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拼音(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
您好,今天小花就为大家解答关于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拼音,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意思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在这里,“和”是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2、2、原诗如下:望洞庭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3、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4、3、译文: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
5、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6、遥望洞庭,山青水绿。
7、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8、4、赏析: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9、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
10、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
11、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12、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
13、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
14、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
15、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
16、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
17、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
18、其用词也极精到。
19、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20、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
21、“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22、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23、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24、“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25、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26、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27、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
28、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
29、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30、“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
31、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
32、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
33、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
34、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
35、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36、5、诗人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37、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38、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39、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40、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41、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