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教研室 李素环
  主持人(紫风铃响了):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案例。孔子一生从事教育事业,成功地把因材施教的方法运用于教学实践。他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教学,不用千篇一律的说教,因此,孔子的学生各有所长。读完案例我深受启发:在作文教学中也应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施教啊!下面请各位老师就“作文教学中怎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教”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做法。


傅建林:作文分层教学是客观遵从“学生之间存在不同差异”的具体表现。在平时作文教学中,可以通过相同题目,不同要求这一策略得到实现。



每次习作,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习作要求。如人教版实验教科书第七单元,要求写一位令你难忘的人。对优等生,我不但要求他们认真审题,抓住“难忘”这个字眼。仿照写人的方法,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特点,通过一两件较典型的事例把人物写生动,把句子写通顺。还要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突出“难忘”这一中心。对中等生,我则只要求他们依照写人的方法,把内容写具体,句子写通顺,少写错别字。对待学困生,我只要求能依照写人的方法,把内容写得较具体,句子尽量写通顺,能清楚表达意思。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尽量少写错别字。不但习作前是这样要求的,批改时也是按此标准来定级的(只要能达到这样的标准都能得优)。这样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个新的起点,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



吴希胜:一个班级学生的作文水平肯定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就不能整齐划一,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确定不同的目标要求作为最近发展区,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学生的作文水平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那么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要求可定为写新、写顺、写通三级目标。在教师心中,应该有一个班级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规划图。每次作文,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了相应的目标要求,就是好作文,就值得表扬。这样,整体推进,逐级上升,让全班学生在快乐作文中健康成长。



好的作文讲评方法也能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习作水平。比如:“二次作文”。即一次作文后,教师从全班的学生作文中选出一部分有明显写作缺陷、在原文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修改提高的作文,提出具体修改建议,引导学生重温此次作文的要求,在原文基础上再次修改成文。学生认识到了自己习作中存在的问题,修改起来有的放矢,得心应手,修改后的习作水平提高明显。学生乐意为之,实际效果会很好。



雷正宇:所谓“人与人不同,花开两样红”学生的情况肯定是千差万别的,这是正常情况。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除了极少有智力障碍的孩子和天才、神童之外,绝大多数的孩子只存在智力特点的区别,而不存在智力高低的差别。所以,作为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正视并尊重这种差别。



在作文教学中怎样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施教呢?我想,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是要给孩子说话的权利。每一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在说话的过程中,孩子能发展自己的口语能力,学会与人交往。但审视我们的课堂,或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这个权利。有时,在课堂上,我们听到的是:“你不要辩解了,这没用!”“闭上你的嘴!”当一个人觉得委屈时,那这节课也就与他无关了。作文教学应该遵循由说到写,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是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绝大多数孩子在出生时,基点是一样的。但因为家庭及生活环境的不同,在入学后存在有一定的差别。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立适合他们的一个目标。有的孩子不能一下子写出很美的文字,那就把要求定为能写流利、通畅的文字。如果这个要求也达不到,那就写一两句通顺连贯的句子。总之,尊重个体差异,加强纵向比较,能比较好的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三是让孩子喜欢上阅读。不管习作层次的孩子如何,他们对阅读都会产生浓厚的兴趣。阅读的过程,其实也是习作能力积累的过程。当一个个让他们感动,让他们兴奋的句子留在他们记忆中的时候,习作能力也必然得到提高。



四是学着把回忆变成文字。很多学生不爱写作文,只是因为这题目并没有走到他的内心里去,不知道该写什么——努力去模仿别人是痛苦的事!有时候,需要把学生的回忆挖掘出来,并帮助他把这些回忆变成文字。当学生了解到原来这就是习作的时候,就会缩小我们所认为的那种差距。



五是让习作无处不在。倘若我们所认为习作差的学生还不能写出文字来,那么再降低要求吧,或者可以采用摘录或推荐的形式,要不就让他讲故事吧。



总之,如果教师能尊重学生的天赋,并巧妙利用学生的特长,所谓的层次的坚冰,一定可以打破。



主持人(紫风铃响了):听着老师们侃侃而谈,我感受到了你们的拳拳爱心。是啊,每个孩子都有每个孩子的特点,我们只有深入到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们的真正需求,尊重孩子们的个性差异,遵循习作的规律,向孔夫子学习,注意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进行因材施教,孩子们的习作水平就一定能提高上去!就像雷老师说的所谓学生层次的坚冰,一定可以打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