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灵澈上人古诗的意思翻译(送灵澈上人 古诗原文及翻译)
您好,今天小花就为大家解答关于送灵澈上人古诗的意思翻译,送灵澈上人 古诗原文及翻译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作者:刘长卿苍苍竹林寺,杳杳(yǎo)钟声晚。
2、荷(hè)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3、注释⑴送灵澈上人:选自《刘随州诗集》(《四部丛刊》本)卷一。
4、灵辙上人,唐代著名僧人,本姓杨,字源澄,会稽(现在浙江绍兴)人,后为云门诗僧。
5、上人,对僧的敬称。
6、⑵苍苍:深青色。
7、⑶竹林寺:在现在江苏丹徒南。
8、⑷杳(yǎo)杳:深远的样子。
9、⑸荷(hè)笠:背着斗笠。
10、荷,背着。
11、译文深青色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你(指友人: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
12、赏析瞑色苍苍的竹林寺,晚钟阵阵,一抹斜阳下,几重青山外,远行人渐行渐远。
13、全诗纯为写景,恍如图画,可谓诗中有画的佳作。
14、灵澈上人大概是中唐时期一位著名诗僧,俗姓杨,字源澄,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家的本寺就在会稽云门山云门寺。
15、竹林寺在润州(今江苏镇江),是灵澈此次游方歇宿的寺院。
16、这首小诗记叙诗人在傍晚送灵澈返竹林寺时的心情,它即景抒情,构思精致,语言精炼,素朴秀美,是唐代山水诗的名篇。
17、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
18、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
19、此二句重在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
20、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
21、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
22、“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
23、“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
24、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
25、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
26、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和作者的寂寞心情。
27、刘长卿和灵澈相遇又离别于润州,大约在公元769—770年(唐代宗大历四、五年)间。
28、刘长卿于公元761年(上元二年)从贬谪南巴(今广东茂名南)归来,一直失意待官,心情郁闷。
29、灵澈此时诗名未著,云游江南,心情也不大得意,在润州逗留后,将返回浙江。
30、一个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在出世入世的问题上,可以殊途同归,同有不遇的体验,共怀淡泊的胸襟。
31、这首小诗表现的就是这样一种境界。
32、精美如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
33、但这帧画不仅以画面上的山水、人物动人,而且以画外的诗人自我形象,令人回味不尽。
34、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触动诗人的思绪;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勾惹诗人的归意。
35、耳闻而目送,心思而神往,正是隐藏在画外的诗人形象。
36、他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而由于同怀淡泊;他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而由于趋归意同。
37、这就是说,这首送别诗的主旨在于寄托。
38、方回评其诗“细淡而不显焕,观者当缓缓味之”;方东树评其诗“多兴在象外,专以此求之,则成句皆有余味不尽之妙矣”。
39、从这首小诗中,也能够体会到这一特色。
40、静景与动景结合巧妙。
41、诗的一、三、四句,写的是静景,二句写的是动景。
42、动、静互相衬托,互相映辉。
43、古寺、斜阳、青山等静物一经渲染,令读者对钟声这一动景印象犹深,仿佛耳旁久久地萦绕着那悠扬的响声;反之钟声从远处传来,更显出郊野的宁静肃穆,而此时,诗中人物的离情别绪更强烈了。
44、这就获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45、写景与抒情妙合无垠。
46、全诗四句,句句写景,也句句写情,尤其是后两句,乍看好像是写郊野向晚的景色,实则蕴含着诗人的无限情思。
47、“荷笠带斜阳”一句,最易误解为纯属自然景物的描写,无甚用意。
48、其实不然。
49、作者写斜阳经天,不是光照山峦火树,而是映现于荷笠者一身,是为了突出“荷笠”这一人物形象和整个画面构图的需要,同时也体现了诗人感情的专注。
50、画面上的光束、景物,是和送别之情紧密相连的,这就不仅是景物的烘染,时序的变换或感情的陪衬,而是对全诗的立意、构图、设色和抒情起着重要的作用。
51、这首诗正是既写景,又抒发胸臆,注意景物选择和人思想感情的协调统一,使客观的景和主观的情和谐合拍,故能把感情表达得更含蓄、更贴切、更完美。
52、这种诗能给人留下欣赏的余地和珍视友谊的启示。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