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存款准备金调整历史)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2014年3月25日...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存款准备金调整历史)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 2014年3月25日基准存款准备金率从3.0%下调至2.75%,银行间贷款利率随之改变,此举主要目的在于降低贷款成本,增加金融机构的流动性,支持企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

2. 2016年10月24日发生了第二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2.75%下调至2.5%,此次下调的预期目的在于有效缓解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刺激实体经济发展,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

3. 2018年5月18日,这是存款准备金率第三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2.5%下调至2.25%,其意图是降低银行的贷款成本,实现企业融资的更安全和更低的成本,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4. 2019年3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重大经济政策会议上宣布,将基准存款准备金率再度下调,从2.25%降至2.0%;预期此次下调能够夯实实体经济和金融稳定基础,满足信用狂欢的增量需求。

5. 2020年8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2.0%降至1.75%;此次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旨在帮助企业及实体经济抵御疫情冲击,促进经济稳定发展,适时调节宏观调控力度。

一、存款准备金率简介

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各银行为弥补流动性不足,将现金或支付结算系统指定金融机构的受益账户、现汇或同业拆借的存款额,以一定的比例存入中央银行中,中央银行充当准备金管理者,负责保管和使用这一资金,这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二、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

1. 1951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首次颁布《存款准备金率命令》,规定银行每季度存入存款准备金的比率要有3%、4%、5%、6%或7%之一,以此限制非存款的放贷活动。

2. 1958年4月,该政策停止实施,总行暂停颁布存款准备金率。

3. 1997年,国家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银行形成贷款资产负债表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矛盾。改革后,存款准备金率被重新实施,即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共同颁布《关于重新实施存款准备金率管理的指导意见》。

4. 2001年4月起,中国人民银行严格实施“存款准备金率调剂”机制,对跨月的季度存款准备金率实行调整。同时,适时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使存款准备金率成为金融市场的一种常规工具,以保证金融机构的流动性稳定。

5. 2006年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存款准备金率修订暂行办法》,以综合考虑存款准备金率与央行缩表之间的关系,将存款准备金率范围调整为3%-9%。

6. 2007年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新版《存款准备金率暂行办法》,此次修订中加入了由央行控制存款准备金率的技术手段,即引入流动性补充量和Reserve Upper Bound(RUB)的概念,并规定了存款准备金率不低于4.5%,最高不超过15.5%。

8. 2013年12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即将存款准备金率调整范围从5.5%-7.5%调整为6%-7.5%,调整后的存款准备金率机制有利于建立更加清晰稳定的宏观货币期制,推进银行结构的调整完善,支持社会经济稳定发展。

9. 2017年3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将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上限,以增加实体经济的货币投放,激发投资活力;从6%-7.5%调整为7.2%-8.2%,调整后的存款准备金率以进一步提高银行放贷能力为目标,帮助实体企业拿到更多发展资金,以实现实体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本文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存款准备金调整历史)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