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里藏针造句大全】“绵里藏针”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形容外表柔和、内心却藏着锋芒或严厉的态度。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某些人看似温和,实则有原则、有底线,甚至在关键时刻展现出强硬的一面。以下是对“绵里藏针”这一成语的总结,并附上一些常见造句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一、成语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绵里藏针 |
拼音 | mián lǐ cáng zhēn |
出处 | 《红楼梦》中常用,后广泛用于现代汉语 |
含义 | 外表柔软,内里尖锐;表面温和,内在坚定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语言或行为方式 |
近义词 | 外柔内刚、外圆内方、含蓄有力 |
反义词 | 表里不一、口是心非、直来直去 |
二、经典造句示例
造句 | 说明 |
他这个人看起来温文尔雅,其实是个绵里藏针的人,表面上笑眯眯,背后却从不轻易让步。 | 描述一个人性格表面温和但内心坚定 |
老师虽然语气柔和,但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真是绵里藏针。 | 形容教育方式既温柔又不失原则 |
她说话总是轻声细语,但每句话都像绵里藏针,让人不得不认真对待。 | 强调语言中的隐含力量 |
这个方案看起来很温和,实则是绵里藏针,暗含了强烈的竞争意图。 | 用于描述策略或计划中的隐藏目的 |
他虽不善言辞,但每次发言都如绵里藏针,直击要害。 | 形容表达方式含蓄但有力 |
三、使用建议
在实际写作或口语中,使用“绵里藏针”时要注意语境的搭配。它更适合用于描写人物性格、表达方式或策略安排等场景。避免在过于直白或情绪化的语境中使用,以免造成理解上的偏差。
此外,可以通过结合具体事例来增强表达效果,比如在叙述某个人的言行举止时,用“绵里藏针”来形容其表面与内心的反差,使语言更具表现力和深度。
通过以上总结与造句示例,可以看出“绵里藏针”不仅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更是一种生活智慧的体现。学会合理运用,能让语言更加生动、细腻,也能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情感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