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超素有大志原文及翻译】一、文章总结
《班超素有大志》是出自《后汉书·班超传》的一段文字,讲述了东汉时期著名外交家和军事家班超年轻时的志向与抱负。文章通过班超与其兄长班固的对话,以及他投笔从戎的决定,展现了他不甘平凡、立志建功立业的精神风貌。
文中不仅体现了班超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也反映了当时士人阶层对功名的追求。通过简短而有力的语言,作者刻画了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英雄形象,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父彪,续《汉书》,不终其业。 | 班超,字仲升,是扶风平陵人。他的父亲班彪,续写《汉书》,但没有完成全部著作。 |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养母。 | 家境贫寒,常常替官府抄书来养活母亲。 |
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处世,当效张骞立功西域,安能久事笔砚乎!” | 曾经放下手中的工作,扔掉笔感叹道:“大丈夫生活在世上,应当像张骞那样在西域建立功业,怎么能一辈子从事抄写文书呢!” |
兄固召还,欲令其代父修史。 | 哥哥班固把他叫回来,想让他接替父亲继续编修史书。 |
超曰:“此非吾所及也。” | 班超说:“这不是我所能胜任的。” |
于是弃其业,投笔从军。 | 于是他放弃了抄书的工作,投身军旅。 |
三、内容分析
这段文字虽短,却极具感染力。班超的形象跃然纸上:他不满足于平凡的生活,敢于打破常规,选择一条更为艰难但充满挑战的道路。这种“投笔从戎”的精神,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学习。
此外,文章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期待与压力。班超的父亲和哥哥都从事文职工作,而他却选择了另一条路,这在当时是一种突破和勇气的表现。
四、结语
《班超素有大志》不仅是历史人物的真实写照,更是一篇激励人心的励志文章。它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出身如何,而在于他是否拥有远大的志向和为之奋斗的决心。班超的故事,至今仍给人以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