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源简历】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1993年12月24日),原名周凤九,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培源在理论物理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学等多个领域都有重要贡献,并长期致力于高等教育事业,为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周培源主要经历总结
项目 | 内容 |
出生日期 | 1902年8月28日 |
出生地 | 江苏省宜兴县 |
教育背景 | 北京大学理科学士(1924)、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硕士(1926)、博士(1928) |
职业身份 | 物理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
主要研究方向 | 理论物理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学 |
曾任职单位 |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 |
社会职务 |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 |
荣誉奖项 | 中国科学院院士(1955)、中国工程院院士(1994) |
逝世时间 | 1993年12月24日 |
学术与教育贡献
周培源早年留学美国,在加州理工学院师从著名物理学家卡尔·安德森,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他长期在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任教,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学者。他在流体力学和相对论方面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尤其在湍流理论方面有重要建树。
此外,周培源在高等教育管理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1952-1966),并参与创建中国科学院,推动了中国科研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社会活动与政治参与
周培源不仅是学术界的代表人物,也积极参与国家政治和社会事务。他曾多次担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务,为国家的科技政策制定和教育改革建言献策。
总结
周培源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学术成就和社会贡献,使其成为中国科学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精神和思想至今仍对中国的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