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手无策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棘手的问题,让人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束手无策”这个词就常常被用来形容一个人面对困难时的无奈状态。那么,“束手无策”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使用场景?下面将对这一成语进行详细解释。
一、词语解释
“束手无策”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把手捆起来,没有一点办法”。它用来形容人在面对复杂或紧急的情况时,感到自己毫无办法,无法采取有效的行动。
- 出处:最早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围宋,宋人告急,晋侯欲救之,荀林父曰:‘臣闻之,兵不厌诈,不如以虚声恐之。’赵衰曰:‘不可,若彼有备,则吾无策矣。’”后世引申为“束手无策”。
- 近义词:无计可施、无能为力、无可奈何
- 反义词:得心应手、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二、使用场景
使用场景 | 说明 |
面对突发状况 | 如遇到意外事件,如停电、设备故障等,无法立即解决。 |
工作压力大 | 在工作中遇到难以处理的问题,感到无力应对。 |
人际关系冲突 | 与他人发生矛盾,不知如何化解,只能被动接受。 |
环境限制 | 受到外部条件限制,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
三、实际应用示例
1. 工作场合
“项目进度严重滞后,主管束手无策,只能向上级求助。”
2. 生活情境
“孩子突然生病,家里没人照顾,我真是束手无策。”
3. 公共事件
“面对突如其来的洪水,当地政府一时之间束手无策。”
四、总结
“束手无策”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它不仅表达了无助的情绪,也反映出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难度。在写作和口语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增强表达的感染力和真实感。
词语 | 含义 | 使用场景 | 近义词 | 反义词 |
束手无策 | 面对困难毫无办法 | 工作、生活、突发事件 | 无计可施、无能为力 | 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束手无策”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成语,更是一种情绪的表达方式。在理解和运用时,要结合具体语境,才能更好地传达其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