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经验问答 >

听筝原文及翻译注释

2025-09-28 23:58:11

问题描述:

听筝原文及翻译注释,有没有大佬在?求高手帮忙看看这个!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8 23:58:11

听筝原文及翻译注释】《听筝》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一首描写音乐之美的诗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弹筝时的情景与听者的心境。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原文、翻译、注释以及。

一、原文

听筝

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二、翻译

译文:

弹筝的琴柱如金粟般精致,女子的手指在玉房(指琴房)前轻柔地拨动琴弦。

她希望像当年的周瑜那样,能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常常故意弹错琴弦。

三、注释

词语 解释
鸣筝 指弹奏筝这种乐器,声音清脆悦耳。
金粟柱 筝的弦柱用金制成,比喻其华美。
素手 白皙的手,形容弹筝女子的美貌。
玉房 古代对琴房或弹筝之处的雅称。
周郎 指三国时期的周瑜,以精通音律著称,常用来代指懂得音乐的人。
误拂弦 故意弹错琴弦,以引起他人注意。

四、

《听筝》是一首描写弹筝场景和女子心理的诗作,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鸣筝”、“素手”等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弹筝女子的优雅与聪慧。后两句则点出她的内心情感——她并非真正想弹错,而是希望通过“误拂弦”的方式,吸引他人的目光,表达一种含蓄的情感追求。

全诗虽短,却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用典,传达出一种含蓄而深沉的美感,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常见的婉约风格。

五、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诗题 听筝
作者 李端(唐代)
类型 五言绝句
主题 音乐之美、女子情感、含蓄表达
关键词 鸣筝、金粟柱、素手、周郎、误拂弦
艺术特色 细腻描写、含蓄情感、典故运用
总体风格 婉约、典雅、富有画面感

通过这首诗,我们不仅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也体会到古人对情感表达的含蓄与智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