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邻为壑的意思】“以邻为壑”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一种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行为方式。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孟子·尽心下》,原文是:“君子之于物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是以君子有不战而胜,不怒而威。……今夫天下之人,皆知其身之为我,而不为其邻之为我也。故曰:‘以邻为壑’。”意思是说,人们只顾自己,不顾他人,把困难和灾害转嫁给邻居。
在现代语境中,“以邻为壑”多用来批评那些为了自身利益,将问题或责任推给他人、甚至损害他人利益的做法。例如,在经济、政治、环保等领域,某些国家或企业为了自身的短期利益,忽视对周边地区或环境的影响,这种行为就常被称作“以邻为壑”。
“以邻为壑”是指将自身的问题或损失转嫁给邻居或他人,是一种典型的损人利己行为。该成语源于古代典籍,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应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而不是互相推诿、互相伤害。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常用于批评不负责任、缺乏合作精神的行为。
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以邻为壑 |
出处 | 《孟子·尽心下》 |
含义 | 将自身的问题或损失转嫁给他人的行为,带有自私、损人利己的意味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他人的自私行为,尤其是在经济、政治、环保等领域的不负责任行为 |
近义词 | 损人利己、推卸责任、坐享其成 |
反义词 | 共同承担、互助互利、合作共赢 |
现代应用 | 常用于描述国家、企业或个人在面对问题时,选择牺牲他人利益来保全自己 |
警示意义 | 强调人与人之间应有责任感和合作精神,避免因自私导致更大的冲突和损失 |
通过了解“以邻为壑”的含义及其现实意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如何在社会交往中保持公平、正义和责任感,避免陷入狭隘的自我利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