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经验问答 >

一毛不拔原文翻译

2025-11-02 16:08:52

问题描述:

一毛不拔原文翻译,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2 16:08:52

一毛不拔原文翻译】“一毛不拔”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战国策·齐策》,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吝啬,连一根毛都不愿意拔出来。这个成语常用于批评那些极度小气、不愿付出的人。

一、成语来源与背景

“一毛不拔”最早见于《战国策·齐策》中的一则故事。故事讲述的是齐国的田单在燕国进攻时,为了激励士兵作战,承诺如果能打败敌人,就赏赐他们丰厚的奖赏。但后来他却反悔了,只给了一点点赏赐。有人因此讽刺他说:“你像一毛不拔的公鸡一样,一点好处都不肯给。”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

原文 翻译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齐国有个叫冯谖的人,生活贫困,无法自立,于是托人向孟尝君请求,希望能在他的门下做食客。
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 孟尝君问:“你的客人有什么爱好?”回答说:“没有爱好。”又问:“有什么才能?”回答说:“没有才能。”
孟尝君笑而受之。 孟尝君笑着接受了他。
居数月,冯谖无所事事,弹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过了几个月,冯谖没有什么事情做,便弹着剑唱道:“长铗回来吧!吃不上鱼。”
孟尝君闻之,曰:“客果有能乎?吾负之,未尝见也。” 孟尝君听到后说:“这位客人果然有才能,我亏待了他,从未见过这样的才能。”
乃使食之,比门下之客。 于是让他吃得好一些,和门下的其他宾客一样。
数月,又弹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又过了几个月,他又弹着剑唱道:“长铗回来吧!出门没车坐。”
孟尝君曰:“客果有能乎?吾负之,未尝见也。” 孟尝君又说:“这位客人果然有才能,我亏待了他,从未见过这样的才能。”
乃使以为车右,比门下之客。 于是让他担任车右,和门下的其他宾客一样。
居期年,冯谖复弹剑而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过了一年,冯谖又弹着剑唱道:“长铗回来吧!家里什么都没有。”
孟尝君曰:“此庸人也,不足与计大事。” 孟尝君说:“这个人是个普通人,不值得和他商量大事。”
冯谖曰:“臣窃以为君之廉,不若市井之商贾,一毛不拔。” 冯谖说:“我私下认为您的廉洁,不如市井中的商人,连一根毛都不肯拔。”

三、成语释义与用法

- 含义:形容极度吝啬,不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 用法:多用于批评他人或自我反省,表示对金钱或利益的极端珍惜。

- 近义词:斤斤计较、小气鬼、守财奴

- 反义词:慷慨大方、乐善好施、大度宽容

四、总结

“一毛不拔”源自古代典故,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极端吝啬之人。其背后不仅是对人性的讽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财富与人际关系的看法。成语至今仍被广泛使用,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也要注重人情与道义。

成语 一毛不拔
出处 《战国策·齐策》
含义 极度吝啬,不愿付出
用法 批评或自省
近义词 斤斤计较、小气鬼
反义词 慷慨大方、乐善好施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历史人物或类似成语,可继续查阅《战国策》或相关文学资料。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