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处露秋寒霜降即处暑是什么意思】“秋处露秋寒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与秋季相关的部分,常被用来作为记忆节气顺序的口诀。这句话中的“秋”指的是“秋分”,“处”指“处暑”,“露”是“白露”,“秋”再次指“秋分”,“寒”是“寒露”,“霜”是“霜降”。不过,这个说法在实际使用中存在一定的混淆和误解,尤其是“处暑”和“秋分”的位置容易被搞混。
一、原文解析
“秋处露秋寒霜降”这句话,原本是用来帮助人们记住秋季的六个节气: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但原句结构上有些重复和混乱,比如“秋”出现了两次,“露”和“秋”都出现在中间位置,容易让人产生疑惑。
二、正确节气顺序(秋季)
| 序号 | 节气名称 | 时间范围 | 特点说明 |
| 1 | 立秋 | 8月7日左右 | 秋天开始,天气逐渐转凉 |
| 2 | 处暑 | 8月23日左右 | 暑气渐退,天气开始凉爽 |
| 3 | 白露 | 9月7日左右 | 气温下降,早晚有露水 |
| 4 | 秋分 | 9月23日左右 | 昼夜平分,天气转凉 |
| 5 | 寒露 | 10月7日左右 | 气温更低,露水结成霜 |
| 6 | 霜降 | 10月23日左右 | 初霜出现,天气寒冷 |
三、“秋处露秋寒霜降”误用分析
原句“秋处露秋寒霜降”在民间流传时,可能因发音相近或记忆方式而被误读。例如:
- “秋”可能被理解为“秋分”,但“秋分”在节气中并不属于“秋”字开头。
- “处”被明确为“处暑”,但后面又出现“秋”,导致语义重复。
- “露”为“白露”,“寒”为“寒露”,“霜”为“霜降”,这部分基本准确。
因此,正确的节气顺序应为:
立秋 → 处暑 → 白露 → 秋分 → 寒露 → 霜降
四、总结
“秋处露秋寒霜降”是一句用于记忆秋季节气的口诀,但由于结构重复和语义模糊,容易造成误解。实际上,秋季的六个节气应为: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其中,“处暑”是夏季向秋季过渡的重要节点,“秋分”则是昼夜均等的标志。
五、常见疑问解答
| 问题 | 答案 |
| “秋处露秋寒霜降”到底是什么意思? | 这是一个用于记忆秋季节气的口诀,但存在结构上的重复和不准确之处。 |
| “处暑”是不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 不是,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处暑是第二个。 |
| 为什么“秋处露秋寒霜降”会这样写? | 可能是由于方言或口音导致的误记,也可能是为了便于记忆而简化了表达。 |
通过以上整理可以看出,“秋处露秋寒霜降”虽然有助于记忆,但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标准节气顺序来理解。了解这些节气的意义和时间,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季节变化和农事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