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锣鼓巷,西望钟鼓楼、什刹海,东倚安定门内大街,长长的巷子被鼓楼东大街东西贯穿,由是便分了南北——南面为“南锣鼓巷”,北面为“北锣鼓...

锣鼓巷,西望钟鼓楼、什刹海,东倚安定门内大街,长长的巷子被鼓楼东大街东西贯穿,由是便分了南北——南面为“南锣鼓巷”,北面为“北锣鼓巷”。“南锣”“北锣”,形似孪生兄弟,可老街坊口中的哥俩啊,“脾气秉性”却大相径庭——一热闹,一沉静。 在南锣鼓巷巷口,同行的京味民俗画家杨信,打开手机里的电子地图,指给记者:“你瞧,这巷子的东西两侧,各有8条胡同,两两相对,看上去像不像条大蜈蚣?整个街区中间高、四周低,像驼着背,所以又叫‘罗锅巷’……”直到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绘制《京城全图》时,“罗锅巷”这个俗称才被“雅化”为“南锣鼓巷”,它的对面,自然就成了“北锣鼓巷”。 难怪,这里被年轻人奉为“游北京必到的打卡地”!“‘南锣’繁盛,与元大都‘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设计格局有关,‘南锣’就是‘后市’的一部分。商贾云集,百业汇聚,吸引官宦贵胄、社会名流纷纷来此居住……”新中国成立后,“南锣”起起伏伏,经历了几次“大变身”——改革开放之前,这里有着和众多老胡同一样的家常光景,一座座四合院岁月留痕,街巷上时常回荡着换蜂窝煤、磨剪子的吆喝声;1990年,“南锣”被列为北京市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进行了多次整修和环境综合整治,齐白石旧居纪念馆、茅盾故居、僧王府……

来源:TOOM舆情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