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江汉大学人文学院老师
8月科学教育网小李来为大家讲解下。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江汉大学人文学院老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设有中国语言文学系、历史学系、新闻传播学系、文化产业系、汉语国际教育系、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开办了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影视文化)、历史学、文化产业管理、广告学、汉语国际教育、播音与主持艺术7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横跨文学、史学、管理学、艺术学四大学科门类,拥有6个硕士学位点:包括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两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学科教学(语文)和学科教学(历史)两个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广播电视领域艺术专业硕士学位点、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下面的文化艺术产品营销与服务学科方向硕士点。学院还成立有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江汉大学城市研究中心、江汉大学武汉抗战研究中心、江汉大学新诗研究所、江汉大学网络传播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拥有江汉大学传播技术试验中心、江汉大学播音与主持演播厅、江汉大学普通话培训与测试中心等实训基地。各类实验实训室20多间600多平方米,实验设备价值600多万元。学院与湖北省电视台、武汉市电视台、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档案馆、武汉博物馆、武汉外国语学校、武汉二中广雅中学等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彭松乔,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江汉大学双一流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湖北省美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生态文艺学、民间叙事诗学和美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先后获文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参与和主持过国家社科基金、武汉市社科基金和湖北省教育厅等项目多项。在《社会科学战线》《民族文学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生态视野与民族情怀》,主编或参编《探索与创新》《新编文学理论教程》《20世纪中国文学生态意识透视》等著作多部。获得过武汉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阮卫,女,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广告传播、广告文化、数字营销传播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在武汉大学获得汉语言文学学士、传播学硕士学位。讲授广告学专业导引、广告学概论、广告文案等课程。主持湖北省社科规划项目、湖北省教育厅教研项目,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出版著作《数字营销公司经营与管理》、《广告文案案例评析》、《广告文化透视》、《现代广告文案写作》;参编教材《广告法规与管理》、《广告经营与管理》;在《国际新闻界》、《武汉大学学报》、《西南大学学报》、《学习与实践》、《新闻界》、《湖北社会科学》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
张明敏,女,1986年10月,湖北荆州。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青年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舞台表演实践、主持艺术技巧、嗓音发声及塑造及学生美育素质的培养。获武汉音乐学院艺术学硕士学位,2008年留校任教至今。先后参与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开放基金项目、江汉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在线课程建设等项目多项。主要讲授《电视节目播音主持》、《主持艺术与技巧》、《播音作品鉴赏》、《声乐基础》、《朗诵与演讲》等课程。在《传播力研究》《传播与版权》《科技视界》《教育现代化》《短篇小说》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获得全国大学生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湖北省大学生戏剧节优秀指导教师、江汉大学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林璐,女,江汉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江汉大学经济学学士,中国传媒大学文学硕士、文学博士。参与文化部、教育部、北京市社科、湖北省社科科研项目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获得湖北省第一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优秀科研成果优秀奖、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摄影大赛铜奖、江汉大学第十届“感动江大人物”(集体)博士服务团、江汉大学优秀实习指导教师、江汉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江汉大学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
方秋梅,笔名方芃,武汉大学分校历史学学士、湖北大学历史学硕士、武汉大学历史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近代史研究所中国近现代史出站博士后,江汉大学中国史学科负责人,人文学院历史系兼江汉大学城市研究中心教授,系主任、专业负责人、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城市史学会理事、湖北省经济史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历史学会理事、中国社会史学会会员等。
教学概况:主要从事中国文化史、中国城市史、史学理论等方面的教学,曾获武汉市优秀青年教师、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江汉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江汉大学教学管理先进个人、江汉大学“优秀‘双带头人’教工党支部书记”等称号,获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优秀论文评选奖(2018)、多次获江汉大学年度教学质量优秀、武汉市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优秀。
主要科研领域:中国近现代、中国城市史、社会史、武汉历史与文化研究。
科研项目、资助与成果: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2009年)、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2012年)及省、市等级别项目近20项,曾获湖北省首届博士后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2012年)、武汉市博士资助(2009年)。出版学术专著2部:《近代汉口市政研究(1861-1949)》(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近代中国城市社会发展进程中民间市政参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参编、合著:《清通鉴》(章开沅主编,2000年版)、《新武汉史记》(2010年)、《武昌首义与武汉城市早期现代化》(2011年)等;在《史学史研究》《光明日报(史学·理论版)》《中国文化研究》《民俗研究》《江汉论坛》《武汉大学学报》《湖北大学学报》《城市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包括教研论文4篇),其中6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科研获奖:湖北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二等奖(2020年)、武汉市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一等奖(2021年)、武汉市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一等奖(2019年)武汉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二等奖(2011年)、第十三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二等奖(2013年)、武汉市第十次、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优秀奖(2009年、2017年)、(台北)《湖北文献》社首届大陆研究生科研成果优等奖(2008年)。
#江汉大学是个什么样的大学# 这是一个很难客观公正评价的问题。尽管我在江大文理工作了八年。现在江大也有我很多的同事在里面工作。所以如果说对它的评价过于客观不令同事们满意的话,也请包涵。
作为武汉市重点扶持的四所高校之一,江大的发展应该是有目共睹的。新江大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畔,风景优美。06年我到江大上班的时候,阳光城的太阳光刺眼让人望而生畏,人文学院工作的师兄,经常出行的时候打了一把黑色的遮阳伞,我还觉得很奇怪。不过太阳是真的厉害,很晒!
因为有四所高校组合而成,所以学校的领导层也自然地变成了四个派系(老江大,华分,职工医学院,教院等,内耗严重)就让江大的管理一直举步不前,能够发展到今天这样大的规模,其实是占了政策的红利,另外就是得了武汉市政府的大力扶持,这样的扶持力度放在湖北省任何其他的普通二本高校都会取得大的发展,所以江大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实在是正常不过了。在招生和就业上面,占尽了武汉这座城市的优势。
本文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江汉大学人文学院老师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