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的故是什么词】一、
在文言文中,“故”是一个常见的多义词,根据语境不同,可以表示“原因”、“旧的”、“故意”、“所以”等意思。在句子“而两狼之并驱如故”中,“故”字的意思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
该句出自《聊斋志异·狼三则》中的第二则,原文为:
>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来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又扔给它骨头,后面的狼停下了,前面的狼又来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两只狼一起追赶(的情形)和以前一样。
在这句话中,“如故”的意思是“像原来一样”,“故”在这里是“原来的、从前的”意思,属于形容词或名词性用法。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出处 | 原文句子 | 含义 | 词性 | 解释 |
故 | 《聊斋志异·狼三则》 |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原来的、从前的 | 形容词/名词 | 表示“像以前一样”,强调状态不变 |
三、补充说明
“故”在古汉语中确实是一个非常灵活的字,常见用法包括:
- 原因:如“故不积跬步”(因此)
- 旧的、原来的:如“故人”(老朋友)、“故地”(旧地)
- 故意:如“故作姿态”
- 所以:如“故曰”(所以说)
但在本句中,“故”是作为“原来、从前”的意思出现的,与“如”构成“如故”,表示“像以前一样”,常用于描述状态或行为没有改变。
四、结语
综上所述,“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的“故”是形容词或名词性用法,意为“原来的、从前的”。理解文言文中的“故”字,关键在于结合上下文分析其具体含义,避免望文生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如故”这一表达在其他文言文中的使用,也可以继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