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经验问答 >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出处

2025-08-13 03:41:55

问题描述: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出处,时间紧迫,求直接说步骤!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3 03:41:55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的出处】“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句话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它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关于“大丈夫”人格的重要表述,强调了一个人在面对强权和压力时,应保持坚定的意志与道德操守,不为外力所动摇。

一、原文背景

《孟子·滕文公下》是《孟子》一书中的篇章之一,主要记录了孟子与弟子之间的对话,探讨仁政、礼义、人格修养等主题。其中,“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出现在孟子对“大丈夫”定义的论述中。

原文如下:

>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这段话表达了孟子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应坚守正道,不被外界的诱惑或压迫所动摇。

二、逐句解析

原文 解析
居天下之广居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所,比喻拥有仁德之心,胸怀天下
立天下之正位 站在天下最正直的位置,象征秉持正义、公正
行天下之大道 走天下最光明的道路,即践行仁义之道
得志,与民由之 如果实现抱负,就与百姓一同前行,体现仁政思想
不得志,独行其道 如果未能实现理想,也要独自坚持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淫 富贵不能使人心志迷乱,强调节操
贫贱不能移 贫穷卑贱不能改变人的志向,强调坚韧
威武不能屈 强权暴力不能使人屈服,突出气节
此之谓大丈夫 这就是所谓的大丈夫

三、总结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士人精神”的深刻诠释。这句话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压迫甚至威胁时,依然保持独立人格与道德信念,成为真正的“大丈夫”。

四、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
原文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含义 面对强权不屈服,是真正有气节的人
背景 孟子对“大丈夫”人格的定义
核心思想 坚守正道、不为外力所动
现代意义 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保持尊严与信念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句话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对现代人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