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经验问答 >

文心雕龙情采原文及翻译

2025-09-30 09:51:14

问题描述:

文心雕龙情采原文及翻译,在线等,求大佬翻我牌子!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30 09:51:14

文心雕龙情采原文及翻译】《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所著的一部系统论述文学创作与批评的理论著作,其中“情采”篇是探讨文学作品情感表达与辞采运用的重要篇章。本文将对《文心雕龙·情采》的原文进行整理,并附上简明翻译,便于读者理解其核心思想。

一、原文

> 情采

> 夫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则纬成,理定而辞畅。故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若水之激石,则有声;若风之动竹,则有音。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生。盖五色令人目明,五音令人耳聪,情采令人心悦。

>

> 然则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非情无以立言,非辞无以表意。故曰:情采为文之本也。

>

> 夫情者,志气之华也;辞者,文章之表也。志气不存,则辞藻无华;辞藻无华,则文章不美。

>

> 故曰:情采相须,辞理并重。情为主,辞为辅;辞为用,情为体。体用兼备,文乃大成。

二、翻译

原文 翻译
夫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 情感是文章的主线,辞藻是道理的辅助。主线端正,辅助才能形成;道理明确,辞藻才能流畅。
经正则纬成,理定而辞畅。 主线正确,辅助才能成立;道理清晰,辞藻才能通顺。
故情以物迁,辞以情发。 所以情感随着外物的变化而变化,辞藻因情感而产生。
若水之激石,则有声;若风之动竹,则有音。 就像水流冲击石头就会发出声音,风吹动竹子就会发出声响一样。
情动而言形,理发而文生。 情感触动后,语言才得以表现;道理明确后,文章才得以生成。
盖五色令人目明,五音令人耳聪,情采令人心悦。 五彩的颜色让人眼睛明亮,五音的旋律让人耳朵聪敏,情感和辞采让人心情愉悦。
然则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非情无以立言,非辞无以表意。 所以情感随外物而变,辞藻因情感而生。没有情感就无法立言,没有辞藻就无法表达意思。
故曰:情采为文之本也。 所以说,情感和辞采是文章的根本。
夫情者,志气之华也;辞者,文章之表也。 情感是志向和气质的精华;辞藻是文章的外表。
志气不存,则辞藻无华;辞藻无华,则文章不美。 如果志气不存在,辞藻就没有光彩;辞藻没有光彩,文章就不美。
故曰:情采相须,辞理并重。 所以说,情感和辞藻相辅相成,辞藻与道理同样重要。
情为主,辞为辅;辞为用,情为体。 情感为主导,辞藻为辅助;辞藻是手段,情感是根本。
体用兼备,文乃大成。 根本与手段都具备,文章才能达到完美。

三、总结

《文心雕龙·情采》强调了情感与辞采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刘勰认为,情感是文章的核心,辞藻是表达的工具,二者缺一不可。他指出,情感随着外界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辞藻则是由情感引发的产物。因此,文章的美感不仅来自辞藻的华丽,更源于情感的真实与充沛。

通过本篇内容可以看出,刘勰主张“情采相须”,即情感与辞采要相互配合,才能成就一篇优秀的文章。这一观点对后世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表格总结:

内容 说明
作者 刘勰
出处 《文心雕龙》
核心观点 情感与辞采相辅相成,情为主,辞为辅
文章结构 引出主题 → 分析情与辞的关系 → 强调情采结合的重要性
翻译方式 古文逐句对应现代汉语解释
文学价值 对后世文学创作与批评具有指导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文心雕龙》其他篇章,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