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袂基础解释】在日常交流与写作中,“联袂”是一个常见但容易被误解的词语。它原本源自戏曲术语,指多个演员共同登台演出,后来引申为“共同合作、一起参与”的意思。本文将对“联袂”的基本含义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用法和相关词汇。
一、基础解释总结
“联袂”原意是指两位或多位演员共同演出,现多用于描述人与人之间协同合作的行为,强调的是团队协作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该词常用于正式或半正式语境中,如商业合作、艺术创作、项目推进等场景。
- 核心含义:共同合作、携手共进
- 适用对象:人与人之间、团队与团队之间
- 使用场景:文艺、商业、学术等领域
- 感情色彩:中性偏积极,体现合作精神
二、相关词汇对比表
| 词语 | 含义说明 | 使用场景 | 与“联袂”的关系 |
| 联合 | 两个或多个主体共同行动 | 政治、组织、活动 | 与“联袂”意义相近,但更广泛 |
| 合作 | 互相配合完成工作 | 商业、项目、团队 | 与“联袂”有相似之处 |
| 共同 | 一起参与、共享 | 日常表达、书面语 | 强调共同性,但不强调合作 |
| 搭档 | 长期合作的伙伴 | 娱乐、职业、生活 | 更侧重长期合作关系 |
| 协作 | 相互配合、协调完成任务 | 工作、项目、管理 | 与“联袂”类似,但更强调分工 |
三、使用建议
在实际使用中,“联袂”更适用于较为正式或文艺性的语境,如:
- “两位导演联袂执导这部影片。”
- “知名作家与画家联袂推出新书。”
而在日常口语中,人们更倾向于使用“合作”、“一起”等更通俗的表达方式。
四、结语
“联袂”作为一个具有文化背景的词语,在现代汉语中已逐渐演变为一种表达合作精神的常用词汇。理解其本义与引申义,有助于我们在不同场合中准确运用,提升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