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韵,获得主持人大赛冠军后鲜有露面,最近在忙什么?
01
时隔一年多,谈起来那场比赛,现场情景依然历历在目。一路赛事,邹韵现场表现超稳,最终凭借 98.312 的优异成绩夺得新闻类冠军。把国际范儿和中国味儿完美结合,把大家想听的融入到自己的故事当中。
对于邹韵来说,这当然是个好的成绩,也是阶段性的人生答卷。我们一直感兴趣的是她好表现背后的底气。这种底气我们能从舞台上清晰地感受到。她自信笃定,完全按照自己的节奏把握着一切。
十年沉淀,勇夺金奖。不得不说,她的每一次出场亮相都引人关注,更令人赞叹的是她掷地有声的评述。
虽然她自言,她的底气来自于她业务的努力和积累,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一个事实就是那张烫手的剑桥大学文凭和她性格中的知性一面,以及看似不经意的聪明。
其实,邹韵最初的职业愿望是做一名翻译,具体点是翻译中的最牛级同声传译。可是这个愿望因参加了2009年一次央视主办的全国英语演讲比赛而中途变道。
央视看好她的英语能力,是一名不可多得的驻外记者,而这一职业,也被搜寻理想的邹韵所接受,其实这也是她的喜欢。这一干就干了十年。2009 年加入记者行列,负责旅游战线采访工作,以记者身份奔波在国内外,是 CCTV 北美分台记者。
邹韵的成长经历踏实沉稳,真可谓一步一个脚印。对她而言,不是幸运突然造访,而是经年如愿以偿。
02
想提及一个话题,学历不是护身符,但接受了优质教育的人的确是不一样,即便是当下眼前没有那个看起来顺当和耀眼的职业,也很难不在某一个恰巧的时点迸发。
读书真的有用。
当然不是名校的光环让她成为了冠军,更不是大赛把学历当指标,真正藏在背后的是获得学历背后的读书量,知识储备量,眼界甚至口才。
还有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
如果仔细看,你能看到邹韵选择的背后一些东西,她其实很明显地倾向于商科,有把知识转化为财富的愿景。有时候短期的选择是一个职业和技能,而对于整个人生来说,思维的走向,价值观的建立往往更重要,更使得你的人生有弹性。
《奇葩说》第6季中,获得了BBKing的是哈佛才女詹青云。大家也都知道了她借钱100万读书的事情,而让你惊讶的可能是还没等上岗工作,100万已经还的差不多了。这是知识和积累的力量。
03
对于邹韵而言,获得一个更好的平台和锻炼的机会,或许更重要。北美分台驻地记者这样的身份可以给她带来更好的资讯营养,带来新闻人宽广的社会接触面,丰富她的见识和人脉。同时某些时候能够代表国家发声,提升格局和视野。这无疑不算差的选择。
当然,翻译作为邹韵纯纯的一个梦想,一直在伴随着她。并没有因为中途的一些变化而有丝毫减轻。这已经成为了一个美好的理想,住在心中。而其实她的工作何时又离开过翻译?
不管是记者型主持人,还是主持型记者,其实本身就很难分很清的。央视本身的容量也足够大不是,就算是同声传译也有发挥的舞台。大家可以知道邹韵在大赛后没有在央视露面的缘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