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互联网 >

首付贷违反什么法律(购房首付贷违法吗)

2022-09-03 15:06:17 来源: 用户: 

大家好,成成来为小伙伴们解答以上问题,首付贷违反什么法律,购房首付贷违法吗相信这个话题很多人都不知道吧,下面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起底让购房者“疯狂”的首付贷何为首付贷?众所周知,许多大城市的房价高企,其中,北上广深更是领跑全国。因此,不少购房人为了凑够首付不得不向银行、民间借贷等第三方机构借款。然而,即使有第三方借贷,首付的压力仍然不小,于是“首付贷”应运而生。所谓“首付贷”,是指若购房人首付款不足,中介为其提供补助资金拆借、帮助其放大购房杠杆的一项金融业务,可以使实际首付比例降至10%甚至更低。小例子A想要购买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子

根据国家政策规定(《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在不“限购”的城市,居民首次购买普通住房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原则上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5%,各地可向下浮动5个百分点;对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的居民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普通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30%。

也即是说,购买这套房子,A至少需要准备100×25%=25万元的首付房款。但通过“首付贷”这样的金融服务,购房者却可以在只有10多万现金的情况下,同样购买这套房子。关于“首付贷”的这些你知道吗?

谁提供“首付贷”?

房地产中介机构、开发商、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P2P)等都是提供者,二手房中介和P2P平台是主力军。

“首付贷”有哪些特点?

首付低:以深圳为例,首付贷普遍为首付款的50%左右,可使实际首付比例降至10%甚至更低;

风险低:“首付贷”分为有抵押和无抵押,比起经营贷,它的风险不高,主要风险是楼市下周期短:“首付贷”可分为一次性支付和分期支付,周期不长一般为1-5年。

放款快:“首付贷”一般十分容易申请,只要在线填写联系方式,提供身份证、社保卡、公积金卡、半年工资流水等资料,审核后即可放款,放款时间最快仅需1天。

“首付贷”背后酝酿的危机

那么“首付贷”真的辣么好吗?华律网小编告诉你,并非如此!

首先,了解一个名词,何谓首付贷加杠杆?通俗地说,如果你要购买一套100万元的房子,按照银行以往3成首付的要求,你需要首付30万元,现在大型房产中介借鉴P2P模式,引入社会闲散资金来帮你解决首付款。举个例子,如果你或你的直系亲属名下有一套房子可做抵押,可以解决首付款的70%,那就是21万元,相对于你只要拿出9万元自有资金,也就是2.33倍首付贷杠杆,但从总房价来看,就是逾10倍总杠杆。“首付贷”风险有哪些?银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首付贷”的风险不容忽视。首先是有政策风险。中国居民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是由央行统一进行宏观调控的。通过民间二次借贷的方式支付首付,使不符合条件的购房者也能向银行贷款,相当于越过了金融贷款审核的门槛,中间存在一定的骗贷嫌疑,不符合相关政策。其次,增加了银行授权的风险。这类互联网金融“首付贷”产品处于监管的真空区间,央行征信系统对这类贷款亦无数据,这意味着购房者在银行办理抵押贷款时,银行并不清楚是否申请了“首付贷”产品。第三,放大了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一旦有了“首付贷”,购房者杠杆率过高,一旦未来房价下跌,很可能资不抵债,进而引发违约率上升。而且,“首付贷”也可能造成逆向选择问题,导致大量没有购房能力的购房者冲动购房,增加潜在风险,这种现象在深圳等房价上涨预期强烈的地区尤为显著。“首付贷”存风险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深圳市金融办发函到相关互联网金融企业和协会。在这份名为《关于商请提供防范房地产行业金融风险相关材料的函》中,市金融办表示,根据省市主要领导批示精神,针对深圳市房地产交易过热,银行机构、P2P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相继参与“首付贷”、高杠杆放贷,放大金融风险的现状,研究如何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中介纷纷与首付贷“撇清关系”在监管压力下,此前涉足房地产金融的多个中介纷纷站出来,与首付贷“撇清关系”。日前,华律网回应称,此前华律网与银行、小贷、担保公司等合作开展首付贷业务合作已全面暂停。华律网表示,其在2月底便已停止新房首付贷。截至2月,其首付贷累计发放不到3亿元,仅在北京发放,目前在途余额1.2亿元,未对二手房交易提供首付贷服务。前晚,房源网站也发布声明,否认涉足过“首付贷”业务。关于“首付贷”看看他们都咋说?

央行:购房首付贷违法增加房地产市场风险

以上是小保为大家整理出来的,希望看了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