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征战录 那时英雄 隋唐战史)
8月科学教育网小李来为大家讲解下。隋唐征战录,那时英雄,隋唐战史)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隋唐十八猛将排名,李元霸能打后面十七个。
18、单雄信,战斗力125
秦琼母亲的寿宴上,程咬金故意多说了几句,罗成就瞧着单雄信不顺眼。罗成走到单雄信身边,故意把肩头一撞,就把单雄信撞得人仰马翻。单雄信飞起一脚踢去,被罗成接住,像提小孩一般,丢了出去,之后便将单雄信按倒在地。
17、尉迟恭,战斗力150
柏壁关大战,秦叔宝和尉迟恭大战三百回合都没有分出胜负,再打下去也毫无意义。尉迟恭就提了个建议:两人轮流在对方身上猛砸,谁先受不了就算谁输,比谁更抗揍!
16、秦琼,战斗力155
秦琼本身的武功在《隋唐》里并不算高,哪怕是魏文通都能打得秦琼落荒而逃,抱头鼠窜。秦琼真正的影响力不在于武功的高低,而在于他重情重义,交友赛孟尝!谁都会给秦琼点面子。
15、梁师泰,战斗力250
隋唐八大锤,铁锤梁师泰,大锤八十,小锤四十!梁师泰的铁锤重达三百二十斤!纸捶大将齐国远来到挂锤庄装X,不料被梁师泰识破,差点要了齐国远的小命!
14、韩擒虎,战斗力280
韩擒虎之前不叫韩擒虎,他叫韩擒豹,后来因为打虎便叫韩擒虎了。韩擒虎武艺超群力大无穷,是杨林麾下的大将。在罗艺手下支撑二十多个回合败走了。如果韩擒虎抓住了蜜獾,他应该叫什么?
13、伍建章,战斗力320
伍建章是伍云召的父亲,也是开隋九老之一。他曾与罗艺大战五十多个回合。杨林被围困之时,伍建章率三百人奋勇冲杀,打出罗艺的重兵包围圈,成功将救兵请来。
12、新文礼,战斗力350
新文礼是总兵新永丰的儿子,从小就受到了父亲的严格教导。新永丰重视力量,不太重视招式,故而新文礼一直在不间断的练力气。到了十五六岁时,新文礼就能单手举起门口的大石狮子。二十岁出头的新文礼,一发狠就推倒了八匹战马,让他得到了八马将的外号。
11、秦用,战斗力380
隋唐八大锤,秦用是铜锤!秦用的兵器名为“黄铜倭瓜锤”,在一些版本里,秦用大锤的重量,甚至超过了元霸的八棱紫金锤!总体来说,秦用跟杨林、魏文通等人一个级别,可以完败秦琼、程咬金等人。可惜秦用英年早逝,不然的话,他能追赶裴元庆!
10、尚师徒,战斗力400
别的隋唐好汉拼实力,尚师徒拼的是装备。夜明盔,可以晃花敌人的眼睛,让敌将暂时失去视力;唐猊铠,不惧刀剑,堪称《隋唐》里的荆棘之甲;坐骑呼雷豹,可不是普通的战马,这家伙一旦嘶吼起来,敌将战马立刻腿软,根本跑不动;他的提炉枪更是输出神器,扎上敌人,不管是不是致命伤,都能放血。
9、魏文通,战斗力420
隋唐十八好汉里,仅有一位猛将以大刀作为兵器,他就是“花刀将”魏文通。而且,魏文通还喜欢蔻丝蒲磊,他蔻丝蒲磊的是关羽,又用刀为兵器,故而人们将其称为“赛关爷”。而魏文通的确颇具关二爷的气质,对大隋忠心耿耿。像秦琼、单雄信这样的,魏文通打四五个问题也不大,就是害怕王伯当这种暗地里放冷箭的!
8、杨林,战斗力450
杨林出场时,已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了。拖着年迈之躯,杨林还在为隋朝的四处征战,可以说他是隋朝的“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年轻时候的杨林,收拾罗成不成问题。不管罗成从哪里学来的技巧,打赢一个爷爷辈的高手,都不是值得骄傲的。
7、罗成,战斗力480
程咬金的三板斧爆发力很高,很多好汉都顶不住程咬金的前三斧。而罗成完全无视程咬金三板斧的威力!老程劈出两斧,罗成毫无压力,反而打出两招让程咬金负伤而走。从这一点看,罗成比魏文通等人高了一个级别。
6、伍天锡,战斗力570
伍天锡身高一丈,腰大十围,红脸黄须,使一柄混金铛,重有二百多斤,有万夫不当之勇。咱就这么说吧,伍天锡打罗成,毫无压力!
5、伍云召,战斗力580
伍云召爆发力很高,两招秒了汜水关总兵何伦,又接连挑了围上来的十几位隋将。麻叔谋到来后,伍云召三四回合打得麻叔谋大叫手下帮忙。
4、雄阔海,战斗力590
所谓“一力降十会”,在隋唐的世界里,力量大就是碾压的优势!雄阔海之所以排在伍云召跟伍天锡之上,就是因为他双臂有万斤之力!力气大不要紧,千万不能四处装X。雄阔海在宇文成都面前装,差点玩脱了!
3、裴元庆,战斗力880
四明山大战,元霸来到阵前耀武扬威,无人敢迎战。裴元庆刚打败力竭状态下的宇文成都,自信心爆棚,觉得元霸也未必是自己的对手,于是出场应战。结果,接了元霸三锤之后,裴元庆差点饮恨西北!但是,接住元霸三锤,宇文成都都做不到!
2、宇文成都,战斗力900
宇文成都使用的凤翅镏金镗重达四百斤,也是力大无穷。宇文成都在南阳关之战,在负伤的情况下,力挫伍云召、伍天锡、雄阔海的联手进攻,威震天下。罗成这样的,在宇文成都面前,接一招都很费劲。
1、李元霸,战斗力6000
元霸的战斗力,应该跟超级赛亚人一差不多,能打得赢佛利萨,估计不如超赛二。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民变四起,李渊在太原起兵时,势力并不强,手下的将领,兵马也不多,李世民一路随李渊四处征战,后来追随李世民的大将们,不少都是在战争中的降将,其中就包括了尉迟恭。
尉迟恭投降李世民时,李世民当即就任命尉迟恭为右一府统军,并让他继续统领八千旧部,李世民的部将们都不放心尉迟恭,也不满李世民重用一个降将,都暗中提醒李世民,务必提防尉迟恭。
这并不影响李世民重用尉迟恭,在后来的战争中,李世民手下有不少降将叛逃,将领们担心尉迟恭也会叛逃,竟然偷偷的囚禁了尉迟恭,李世民知道后,亲自释放了尉迟恭,还将他单独请到了自己的卧房,李世民取出一盘黄金,对尉迟恭说道:“男子汉大丈夫讲究的是意气相投,希望你不要因为这些小恩怨而记恨,如果你要离开,这些金子就给你当盘缠了!”
尉迟恭并没有说什么,而是默默回到军营,继续追随着李世民,不久后,唐军和王世充展开了决战,一天李世民带着尉迟恭和几个随从出去侦查地形,结果却和敌军遭遇了,李世民一群人被包围,一名敌军将领提着枪冲向李世民,尉迟恭挡在李世民面前,一枪将那人挑下马,又一路护着李世民突围出来。
至此之后,李世民的部将没有一人再怀疑尉迟恭,而李世民对尉迟恭也是加封不断,尉迟恭成为了李世民最信赖,最器重的部将之一。
2.汉成帝执政时期,富平侯张放是汉成帝的姑表兄弟,妻子是汉成帝皇后许氏的妹妹,所以张放也很受宠信,巴结他的人也不少。
张放依仗着汉成帝对他的宠信,经常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一些正直的官员就向朝廷举报了张放,但是朝中竟然没有一个人敢管这事,有人还去找张放解释:“侯爷行事端正,竟然遭到小人无端诬告,侯爷别误会,我们不会管的。”
张放对大臣们说道:“这种小事不足挂齿,怎么惩治诬告我的人你们看着办吧!”
大臣们不敢得罪张放,这之后遇到类似的事情,他们都会严惩状告张放的人,这一切都被张放的妻子看在眼中,她十分的担忧,便劝谏张放道:“如今皇帝关心你,大臣们才会谄媚你,但他们都是见风使舵的人,你不得不提防啊,如果哪天皇上对你不满,这些人恐怕就是最早弹劾你的人!”
张放不以为然,说道:“我身为富平侯,就算犯了点小错又能怎样呢,他们替我说好话,这是他们识趣,再说我有皇上撑腰,何须担忧?”
张放并未收敛,反而还开始带着皇帝享乐,皇太后王政君见汉成帝贪图享乐十分担忧,王氏外戚直接向王政君告状,说张放整天带着皇上淫乐,于是王政君便逼着汉成帝放逐了张放。
张放突然间失势了,朝野一片哗然,大臣们纷纷上奏举报张放的恶行,不少人坚持要汉成帝处死张放,汉成帝怒道:“你们这些人原来可是常给我张放是个好人啊,怎么同一个人就让你们态度变化这么大了?”
大臣们哑口无言,很久后才有人唯唯诺诺的说道:“张放被皇上放逐了,这自然说明张放是个奸臣,臣等怎么还有犹豫,自然是要拥护皇上的。”
李密的征战之路可谓艰难
追证京商纪录片版权官方账号 影视领域创作者
洛水河畔对战王世充,痛失谋士的李密赢得艰难…#瓦岗往事 #历史 #战争 #历史故事 #唐朝 #隋朝
02:04
隋朝末年,薛举,李渊先后称帝,为了夺取天下,双方征战不断,公元618年,薛举的儿子薛仁杲率领大军包围李渊的势力范围泾州,大败泾州守军,斩守将刘感,李渊得到求援报告后,派儿子李世民率兵去救援。
李世民进入泾州城,他的第一道命令是坚守不出,为了诱使泾州城的唐军出战,薛仁派出手下去挑战,并在城下百般辱骂,李世民的一些手下听不下去,要想出战,就对李世民说:“如今我们兵强马壮,而敌军如此轻侮我们,让我们和他们决一死战。”
李世民听了摇摇头,说道:“我军刚刚打了败仗,士气不振,贼军接连取胜,士气旺盛,如果贸然出兵,必败无疑,为今之计,唯有坚守城门,以逸待劳。如此下去,贼军必然狂妄,必然因为骄傲滋生出惰性,待我军士气逐渐恢复,到时候再寻求战机,必然大获全胜。”
几位将领听了,自然是一百个一千个不愿意的,他们还想出战,建功立业,不过,未等他们多说,李世民就把话说死了,他说:“从现在开始,谁要再敢言战,斩!”
自那以后,任凭薛仁杲的军队如此挑衅,唐军就是坚守不出。
就这样,时间飞逝,如同白驹过隙,眨眼间,两个月过去了,薛仁杲的军队开始减粮了,加上薛军将领对官兵严苛,动辄鞭打,辱骂,薛军的士兵们士气一落千丈,又过了几天,薛军的一些将士偷偷溜到李世民营中投降,要吃的,再过几天,成群结队的薛军士兵在偏将的率领下来投降李世民。
李世民意识到战机到了,他派出庞玉在无险可守的浅水原南边布阵,吸引薛军主力去进攻,自己亲率大军从薛军背后发起偷袭,薛军遭到前后夹击,一败涂地,李世民乘胜追击,将薛仁杲包围在高土庶城内。当时的薛军早就断粮了,加上前方败仗,所以,薛军士兵纷纷在夜晚爬下城头,向李世民投降,薛仁杲见大势已去,也只得投降。
现代很多人质疑李世民的军事才华,但从上面这段话,看得出,李世民绝对是杰出的军事将领,只不过,他后来皇帝的身份掩盖了这些,在这次战役中,李世民可谓将兵法运用得出神入化。
他明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所以,在敌军士气正盛的时候,选择避战,以逸待劳,薛仁为逼迫唐军出战,就在城下辱骂,但李世民和司马懿一样,任凭对方如何辱骂,就是坚守不出,为的是消耗贼军的粮草和士气。
果然,两个月后,贼军出现了断粮,士气不振,李世民知道此时是贼军最虚弱的时候,于是,主动出击,在战斗中,他采用了韩信在井陉之战之中的技巧,让一部分军队背水而战,同时率军抄贼军后路,双面夹击,背水而战的唐军,在绝境中爆发出惊人的战力,加上李世民的抄后路,士气不振的贼军一败涂地是板上钉钉的。
隋朝灭亡的原因和秦朝,乃至元朝灭亡,原因极其相似:都是对外征战。
隋朝一直在对外征战:
大业元年,征林邑。
大业元年,征契丹。
大业四年,征吐谷浑。
大业六年,征流求。
大业八年,一征高句丽。
大业九年,二征高句丽。
大业十年,三征高句丽,未成,撤军。
大业十年,开始农民起义、贵族起兵开始。
隋炀帝在未继位时,就灭了陈国,二次征高句丽若不是杨玄感起兵反叛,隋炀帝绝不会撤军,第三次征高句丽,隋朝的形势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农民起义遍地开花,没有办法只能放弃征战。
隋炀帝一生壮志雄心,比肩的是秦皇汉武。若隋炀帝不是用兵过甚,何至于亡国,几代人的事情,他非要在他自己一代完成。
秦朝灭亡亦是如此:
秦始皇北击匈奴,南征百越。
北击匈奴派兵30万,修长城,征调民夫600万,秦国国力被掏空。
南征百越投入兵力50万,把富庶的巴蜀之地都给打穷了。
秦国总共90万兵马,派出了80万,而且不断的征调劳动力,秦始皇一统天下的雄心可以理解,物极必反啊。
最为凶悍的马背的民族元朝,较秦、隋有过之而无不及,一直在干仗:
1206-1253年为灭西辽、西夏、金国、吐蕃、大理;
1253-1279年为灭南宋;
1280-1284年为镇压复宋起义军;1285-1349年为打日本、缅甸、安南等;
1351-1368则为元末农民起义。
最后的农民起义,若不是惠宗和儿子内部的权利斗争,元朝是不会灭亡的。更是焦点的转移才使起义军不断发展壮大。
都说以史明鉴,这些帝王不看历史吗?
隋唐群雄录:屈突通、屈突盖
单老评书中,张公谨白显道之后,就是屈突通屈突盖。
本文就来说说历史上的屈突通。
屈突通,557到628年,活了七十二岁,复姓屈突,昌黎郡徒何县(今辽宁省锦州市)人氏,鲜卑人,周隋唐三朝名将,出身将门。
屈突通生于京城长安,性格刚直、坚毅,善骑射,好武略,581年,隋建立,他二十四岁。
屈突通为人正直,秉公办事,其弟屈突盖,任京城长安县令,也是以严整而知名。因此民间流传:“宁食三斗艾,不见屈突盖,宁服三斗葱,不逢屈突通。”由此可见人们对他们兄弟严厉执法的敬畏心理。
屈突通虽然貌似刚猛,但一生的特点是,善于表演。
611年,屈突通跟随杨广征高丽,升右光禄大夫、左候卫将军,从三品。
613年,隋炀帝二征高丽,司徒杨素之子杨玄感,举兵造反。屈突通、宇文述、卫文升、来护儿等各路隋军,击败杨玄感,屈突通以战功,升任左骁卫大将军,正三品。
616年,隋炀帝南下江都,令屈突通率部,随代王杨侑,镇守长安。
此时,天下已经大乱,617年,唐国公李渊,建唐国,率甲士三万,于晋阳誓师出发,向长安挺进。
唐军沿汾水一路南下。
代王杨侑派从四品的虎牙郎将宋老生,率精兵二万,驻守霍邑(今山西省霍县),另派屈突通,率骁果数万,驻守河东城(今山西省永济市),与宋老生遥相呼应,阻击李渊。
八月,李渊计诱宋老生出城,两路夹击,大败隋军,斩宋老生,占领霍邑。
李渊率诸军包围河东。但河东城高险峻,加上屈突通又善于守城,难以很快攻下。李渊留一部兵力继续围城,亲率主力渡黄河,打进关中。
屈突通留下正五品的鹰扬郎将尧君素守河东城,自己率部回救长安,至潼关附近,被唐将刘文静部所阻,不得进。
长安空虚,李渊一举攻占长安,屈突通闻长安已失,便自率主力东去,准备去洛阳投越王杨侗。刘文静派副将段志玄等,率精骑追击屈突通。屈突通在稠桑(今河南省灵宝县)为唐军追及。
唐军对屈突通的部众说:“京师陷落,各位都家住关西,为何还要向东去?”众人闻听此言,纷纷扔掉兵器投降。屈突通见大势已去,遂被迫归降,擒送长安。善于表演的屈突通,使得李渊相信他是大忠臣,于是李渊下令将屈突通释放,封蒋国公。
屈突通归降后,奉命到河东城下招降尧君素,但尧君素态度坚决:“你所乘之马,就是代王赏赐的,你还有什么脸骑着这匹马呢!”屈突通羞愧退走。
唐军围攻河东城,尧君素与守洛阳的越王杨侗取得联系,继续守城。但是,隋炀帝在江都被杀,消息传来,城中军民杀尧君素,献城投降。
李渊在长安,杀代王杨侑,称帝,唐国升级为i唐帝国,八月,李渊命李世民率军进攻西秦薛仁杲,屈突通作为李世民的行军元帅长史,也随军出战。李世民在浅水原大败薛仁杲军,斩首数千级,迫降薛仁杲。
619年四月至九月,在李唐老家河东,刘武周建立汉国,攻城略地,屡败唐军,关中震骇。十一月,李世民率兵征讨刘武周,屈突通随军出征。
620年四月,刘武周军战败,李世民率军追击,数次大败其军,灭汉国。汉军猛将尉迟敬德归降,尉迟敬德作战勇猛,多次击败唐军,李世民对尉迟敬德归降非常高兴。善于表演的屈突通,与尚书殷开山向李世民进言道:“尉迟敬德非常勇猛剽悍,留着他只怕会留下后患,请立即杀了他。”虽然李世民没有杀尉迟敬德,但屈突通表忠心,使他很开心。
唐军征战河东期间,洛阳郑国王世充,趁机夺取了唐在河南的部分州县;河北夏国窦建德,也屡次击败在河北的唐军。
620年七月,李渊命李世民,领八总管二十五将,统兵八万,击王世充。屈突通从征。当时屈突通两个儿子在洛阳,李渊想试探他,善于表演的屈突通回答说:“此战,臣愿作前锋,两个儿子如果因此而死,那是他们的命,臣不会以私妨碍公义。”李渊很感动。
七月底,单雄信突袭李世民,李世民善射,击退单雄信,尉迟敬德护卫李世民杀出重围,屈突通率大队唐军赶到,大败王世充军。
621年正月,王世充率军二万,出城,沿谷水布阵。李世民命屈突通,率步卒五千,渡谷水进击,随后,李世民率骑兵突击。王世充不敌,李世民纵兵追击,斩俘七千人,王世充逃回城中。
窦建德夏军来救郑国,李世民决定,围点打援,命屈突通随齐王李元吉继续围困洛阳,亲率精兵步骑进驻武牢关。
五月,李世民在武牢之战中全歼窦建德夏军,唐军主力旋即回师洛阳,王世充见大势已去,被迫率太子、群臣等两千余人投降。
战后,屈突通以战功,拜陕东大行台右仆射,镇守洛阳。
几年后,李渊召屈突通回朝,任工部尚书,为李世民亲信。
626年六月,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屈突通等,发动玄武门之变,事成后,李世民担心洛阳发生动乱,派老将屈突通镇守洛阳。
627年,屈突通为洛州都督,进左光禄大夫。
628年,屈突通病逝,年七十二岁。唐太宗痛悼,追赠尚书右仆射,谥忠。
643年,唐太宗命人画二十四功臣图于凌烟阁,屈突通名列第十二名。
唐初4大名将都有谁?秦琼没入榜,徐茂公排第三,第一当之无愧
回顾历史每个朝代都有出名的武将,最出名的以三国为首,单是刘备麾下就名将如云,个个是妇孺皆知、耳熟能详;其次就是隋末唐初的名将,在《隋唐演义》中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真实的历史上,唐初四大名将中远近闻名的秦琼都没有入榜,徐茂公排第三,那么唐初四大名将都有谁呢?
苏定方父亲就是一员猛将,生前带着乡兵讨伐贼寇维护州郡的治安工作,苏定方一直跟随父亲征战,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表现出了骁勇多力、胆气超群的资质,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能力,父亲去世后他子承父业,大破清河叛军首领张金称和杨公卿,成为了乡亲们的保护神。
630年苏定方跟随李靖袭击东突厥颉利可汗大获全胜,苏定方以战功官拜左卫中郎将;655年苏定方率军讨伐高句丽杀千人大败高丽,“拜右屯卫将军、临清县公”;657年苏定方征讨西突厥打了一个漂亮的以少胜多战役,西突厥自此灭亡。
除了这些大型的战役之外,小型战役也不断,都是凯旋班师。公元667年76岁的老将苏定方病逝于前线,高宗李治得知后悲痛说道:“苏定方于国有功,例合褒赠”, 追赠苏定方为左骁卫大将军,谥号“庄”。生前戎马一生,死后留名千古,他以卓越的战功排名第四。
徐茂公出身富贵人家,在父亲乐善好施的影响下,他也长了一颗救济穷苦百姓之心,隋末农民起义时,他加入了瓦岗军,在他出谋划策的引导之下,瓦岗军日益壮大,当李密成为带头大哥时,徐茂公就已经官拜右武候大将军,而这时的他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
徐茂公可以说是一位全才,文能安邦、武能定国,成为李世民在位期间的肱骨之臣。大概是因为太有才了,李世民怕他功高盖主,临死前贬他外放,之后告诉儿子李治,在他死后再把徐茂公调回来任仆射之职,李治依计行事,果然徐茂公对李治死心塌地效力,在扳倒长孙无忌时、立武则天为后时,徐茂公均是功不可没。
徐茂公死后册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李治登楼送葬,望着灵车痛哭,并模仿卫青、霍去病的陵墓形式为他立坟,以表彰他曾立下的功劳。是以为排名第三。
李孝恭这个名字也许不够熟悉,但提到“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应该人尽皆知。勇力绝人、远近闻名的秦琼在里面排名末尾,长孙无忌以扶龙之功名列第一,而排名第二位的就是这位不显山不露水的凉州都督、河间元王李孝恭。
唐国公李虎是李孝恭与李世民的曾祖父,他们的祖父是亲兄弟,按照亲属关系来讲他俩也算是堂兄弟关系。李渊在晋阳起兵时他就鞍前马后地跟随征战,他与徐茂公一样擅长出谋划策,深得李渊的欣赏,也是一位文武全才的名将。
萧铣是隋末唐初割据群雄之一,也是李渊讨伐的劲敌,李孝恭与李靖合力平灭萧铣,李孝恭被拜为荆州大总管,在他的管辖区内他治理得井井有条,任襄州道行台左仆射时,“岭表尚未悉平。孝恭分遣使人抚慰,岭南四十九州皆来款附”足见其文韬武略。
不仅如此,李孝恭还会明哲保身,害怕被皇帝多疑功高盖主,选择“自甘堕落”,天天在府中吃喝玩乐,如此低调以至于后世之人鲜少知道这位名将。在李孝恭死后,谥曰元,配享高祖庙庭,这是朝臣中极为难得的殊荣,因此而排名第二。
李靖在历史上不仅仅是名将,他还被誉为杰出的军事家。李靖出身于官宦之家,祖父为刺史封永康公、父亲官至太守,李靖算是地道的官二代,在这样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具有文韬武略之才,他的舅舅曾称赞他“可与论孙(孙武)、吴(吴起)之术者,惟斯人矣”,说明李靖在兵法方面也有颇深的造诣。
因此李靖在隋朝时就已经有官职在身,虽然官职不高,但朝臣皆看好他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之后隋末农民起义,李靖辗转投到李渊麾下,之后在南征北战的战役中大放异彩,排名前三位的名将、甚至包括李世民在内的重要战役,均有李靖的身影出现,在战场上他一马当先、在战术上他运筹帷幄,每一次著名的战役都有他的主要功劳。
李世民自身就是一个能文能武的全才,但在李靖面前仍然稍逊一筹,只不过李世民摊上了一个好父亲,而李靖又忠心效命于李唐,因此成就了李唐的一番天下,李靖硕果累累的战功任何人无法替代,而他也被誉为“战神”一样的存在,二十四功臣中李靖名列第八。
李靖去世后,唐太宗册赠他为司徒、陪葬昭陵,谥号为“景武”;之后与太尉长孙无忌、司空杜如晦一同配享太宗庙廷;武成王庙中配享的十位历代名将之一。之后李靖逐渐被“神化”,到后来成为了“托塔天王李靖”,由此可见李靖排名第一当之无愧。
细数唐初名将众说纷纭,诸如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等名将所立下的战功也不在少数,而他们没有入唐初四大名将之榜,其主要原因还是综合素质略逊一筹,虽然以武可以征天下,但更多的时候需要以文治国,而上榜这四位明显是全才之人,因此而成为唐初四大名将。
『回溯历史 以史为鉴』——隋炀帝连年征战、鱼肉百姓、大兴土木、劳民伤财,最后却死在了隋朝军人的手里。隋朝享国三十七年,成为短命的中国朝代。
深夜,男子翻墙进入隋朝权臣杨素府中,和小妾卿卿我我。第二天男子再次翻入,杨素阴沉着脸说:“两条路自己选吧。”男子抬头,杨素惊为天人,改变了主意。
杨素是隋朝第一名将,一生征战无数,从未有过败绩,隋朝功臣没有可以和他比肩的,是隋朝的开国元勋,隋朝立国后,杨素被封王靠山王,地位仅次于杨坚,权势滔天。
虽然功高震主,但杨素并不受杨坚猜疑,反而对他信赖有加。杨素家有悍妻,一次争吵中,杨素对妻子说:“如果我做了皇帝,绝不会封你当皇后。”
杨素妻子也不是省油的灯,立即将这句话告到了杨坚面前,说杨素有不臣之心,杨坚当面说着岂有此理,回头就把这事当笑话讲给了杨素听,并建议他换个妻子。
孤独皇后13岁跟着杨坚,为他生下仅有的5个儿子,杨坚也常说:“前朝皇帝妃子多,孩子为了皇位自相残杀,我的5个孩子都是独孤皇后的,以后不会抢皇位。”
受到杨坚独宠的独孤皇后,不喜欢憨厚老实的长子杨勇,便怂恿杨坚废掉太子,立杨广为太子,可是杨坚每次都是糊弄皇后,不愿意在立嫡立长这件事上妥协。
那时杨广还没露出真面目,的确很受人喜爱,于是独孤皇后找到杨素,请他帮忙劝说杨坚,杨素贬低了下杨勇,又赞扬了下杨广,杨坚没多久就废了杨勇,立杨广为太子。
不仅如此,杨素自己是靠山王,连他没有立功劳的亲戚们,也跟着被封赏,弟弟、叔叔、堂叔都是公卿,几个儿子也都被封为柱国、刺史。
然而,恩宠无比的杨素,在女人缘上却不太好,历史上3个典故都和他的女人有关,分别是破镜重圆、成人之美、红拂私奔。
破镜重圆,讲的是乐昌公主和夫君徐德言逃难时,将一块铜镜一分为二,各携带一块,作为日后联络信物,后来杨素搭救了乐昌公主,并收做了宠妾,宠爱无比。
后来,徐德言找了过来,将自己和乐昌公主的爱情故事讲给了他听,杨素大受感动,将两片铜镜合二为一后,赏赐金银让二人离去,后来这个典故被叫做破镜重圆。
红拂私奔,讲的是杨素姬妾红拂,再见到前来投奔的李靖,立即被他吸引到了,于是深夜来到李靖的客房,要和他私奔。
李靖有些惧怕权势滔天的杨素,却也对红拂女心动,于是留下书信后,两人连夜私奔了,杨素看到书信后,竟没叫人去追,而是任他们离去。
另一个故事则是成人之美。
杨素作为杨坚手下第一红人,且家族势大,府邸也非常豪华,养了家仆几千人,乐妓小妾也有上千人,不过杨素也有几个特别宠爱的小妾,比如乐昌公主、比如红拂女,当然也有另一些小妾。
这天深夜,有下人看见一个黑影进了宠妾房间,于是偷偷地走了过去观察,发现一个年轻男子在和杨素宠妾私会,赶紧告诉了管家,让管家去抓人。
不过管家没有冲动,而是想着这样做会折了杨素面子,还是先报告给杨素好些,由老爷来做决定。
杨素得知后大怒,从宠妾处得知男人还会来,于是第二天夜里设下埋伏,隐藏在宠妾房间,果然没多久,一个黑影又翻进了宠妾房间。
烛光一亮,年轻男人就看到了跪在一旁瑟瑟发抖的宠妾,自知难逃一死,也就认命了,不过在杨素命人砍杀他时,小妾却跪求杨素,要替年轻男人一死。
作为自己的女人,不仅和别的男人偷情,还原因替他而死,让杨素面子很是难堪,不过当他看清年轻男人的英气面孔时,却起了爱才之心。
原来,年轻男人是杨素的同僚之子李百药,一向素有才名,于是杨素借着宠妾的台阶走了下来,命李百药即兴作诗一首,如果能打动他,就饶了年轻男人。
李百药眼见有生还的机会,当即作诗一首,杨素听后十分满意,于是命人放开了李百药,想到宠妾对李百药死心塌地,又将宠妾赏赐给了李百药,同时还赏了几十万钱。
后来,杨素又将李百药推荐给了杨坚,让李百药成了杨坚的得力干将,官至礼部员外郎,奉杨坚之命,参与修撰了多部史书典籍。
杨素身为隋文帝手下第一人,战无不胜,立下赫赫战功,却不受皇帝猜忌,连带着家族成员一起腾飞,可以说是非常成功了。
在女人方面,虽然宠妾经常弃他而去,但杨素也愿意成人之美,可见心胸非常广阔,如果没有后来的事,他也可以算一个完人了。
但偏偏他被杨广蒙蔽了,没有看清杨广的真面目,帮助杨广夺取了太子之位,助他登上宝座,却被杨广所猜忌。
虽然表面上,杨广对他礼遇有加,封他为司徒,又封他为楚公,但实际上却对他猜疑很重,在杨素老迈生病时,杨广常派太医去看望杨素,一回来就问太医,生怕杨素不死。
因为年纪大了,也知道自己的功名声望对杨广很不利,不受杨广喜欢,到后来杨素干脆就不吃药了,没多久就病死了。
死后杨素的长子杨玄感继承了他的爵位,后来又起兵失败,整个家族都被诛连了,从此没落了下去。
很多人说杨素是奸臣,因为他帮助了杨广上位,但其实在杨素的前半生,还是隋朝的定海神针,无论是军事还是政务,杨素都处理的很好。
除去他的政治行为,单纯地看他对几位宠妾的处理,作为一个权势滔天的大人物,能够善待背叛自己的弱女子,杨素胸襟还是很广阔的,具有独特的个人魅力。
#点亮真知计划#
公元611年,山东全境发生了大水灾,百姓流离失所,大隋朝再次募兵征高丽。此时窦建德已经升任二百人长。为了响应朝廷的召令,山东漳南县县令不顾百姓死活,在辖区内强行征兵。
县令听闻县里陈安祖骁勇,强行要征召他从军。陈安祖的妻子因为水灾全部饿死,家里只剩下了他一个人。为了逃避征兵令,他借口家贫不接受征调。县令听闻后大怒,命人鞭打陈安祖。
陈安祖被打得皮开肉绽。他趴在地上咬牙切齿,发誓要报仇。几天后县令外出,陈安祖突然从人群中冲出,一刀刺向了县令的胸口,县令当场倒地身亡。
窦建德宿来同陈安祖交好。陈安祖杀人之后趁乱逃到了窦建德处躲避,窦建德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收留了他。
陈安祖这一躲就是几个月。
同年,山东水灾过后又爆发了大饥荒。隋炀帝并没有体恤百姓的意思,仍然决意要进攻高丽。窦建德感觉时机来了,他告诉陈安祖:昔日文帝在时,国家繁荣昌盛,征集上百万大军征伐高丽,最终无功而返,弄得民怨沸腾。现如今山东地区正在闹饥荒,炀帝不体恤百姓,仍然我行我素。国家连年征战,百姓早已经不堪其扰。每次派去征战的人,没有几人能活着回来。大隋朝已经民心大失,轻易就可以动摇它的根本,这是个机遇。你身为男子汉大丈夫整日东躲西藏,不去建功立业。难道就安心这样平庸地死去吗?
陈安祖被窦建德的一席话说动,二人一拍即合。在窦建德的谋划下,他开始在地广人稀的高鸡泊建立了据点。高鸡泊这处据点,窦建德已经留意了很久。这个地方方圆几百里全部茅草,躲藏几万人也没问题,易守难攻。
来到高鸡泊的陈安祖,很快拉起了一支队伍,然后自称将军、摸羊公。陈窦二人相互配合,一个在明一个在暗。窦建德不断鼓动犯法和逃避征兵的平民投奔陈安祖,让陈安祖手里短时间就聚集了数百人。
后来发生的事,正如窦建德分析的那样。隋炀帝的残暴引发了百姓的不满,整个山东地区烽烟四起,各路反隋力量开始崛起。窦建德虽然还在为大隋朝卖命,但在群雄逐鹿的局面中已经占据了先机。
窦建德对陈安祖说的那席话中,分析起天下形势来,丝毫不亚于诸葛亮的隆中对、鲁肃的塌下策。诸葛亮出身望族,自幼博览群书,通晓古今。鲁肃同样生于官宦之家,见多识广。他们二人能够看清天下形势,不算惊奇。而窦建德只是一介农夫,没读过几本书。这样的出身也能看清天下形势,分析得条条是道,可见此人天生并非池中之物。
后来,同时期反隋的高士达等人相继失败,只有窦建德坚持到了最后。这恰恰也说明了窦建德必定有过人之处。
本文隋唐征战录,那时英雄,隋唐战史)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