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数学是一种语言,这种语言与日常语言不同,“日常语言是习俗的产物,也是社会和政治运动的产物,而数学语言则是慎重地、有意地而且经常是精心设计的”, “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而语言的学习是离不开阅读的,所以,数学学习不能离开数学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会自学的前提条件和重要支点。

一、在数学阅读中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必须认识阅读材料中的有关数学术语和符号,并能正确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达到对材料的本真理解,形成知识结构,这中间用到的逻辑推理思维特别多。例如,当学生阅读这样一段材料“梯形的上底是下底的3倍,如果将梯形的下底延长6厘米,就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求梯形的上底和下底”时,就要通过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进行推理:(1)“梯形的上底是下底的3倍”,说明梯形的上底长,下底短,如果把下底的长度看作1份,上底就有这样的3份;(2)“如果将梯形的下底延长6厘米,就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说明当梯形的下底延长6厘米后,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就一样长了(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不仅互相平行而且相等)……由此可见,数学阅读过程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的认知过程。

二、在数学阅读中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阅读应是一种主动式的阅读,要求学生手脑结合,能在适当的地方,通过思维或推演主动预测或概括下文将要给出的结论,而不是直接去阅读结论。阅读时,如果从上一步到下一步推演的跨度较大,常需纸笔演算来“架桥铺路”,以便顺利阅读。例如。学习“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教材在“试一试”中直接出现了两道算式,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

(1)23×15×2 (2)5×37×2

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自己去尝试进行简便计算,并且能结合计算的过程,写出简便计算的依据。这样的阅读就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不仅能够培养探究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形成在阅读中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在数学阅读中提高语言转换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语言通常是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表语言的交融。数学阅读重在理解,即把阅读的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如,把一个抽象表述的问题转化成具体形象的问题,把用符号形式或图表表示的关系转化为言语的形式表述,把一些用言语形式表述的概念转化成用直观的图形形式表述,等。例如,“∠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学生阅读完这个材料,头脑中首先要浮现出相关的知识点:(1)三角形内角和是180°;(2)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直角。接下来,就要通过数学内部语言之间的转换来完成对这个材料的理解:即把“∠1和∠2是直角三角形中的两个锐角”的文字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语言“∠1+∠2=90°,∠1=90°-∠2,∠2=90°﹣∠1。”数学阅读能力的核心是语言的转换能力,这正是数学阅读有别于其他阅读最主要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