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新版小学《英语》(新标准)教材的学习模块分为两个Unit(单元),Unit1是语言呈现单元,呈现本模块所要学习的主要语言内容;Unit2是语言扩展和语言练习单元,提供若干任务型活动。

活动1【功能】“活动1”为导入活动,内容多为韵句或小对话,通常使用学生已经学过的句型来呈现新词汇或使用学生已学过的词汇来引入新句型,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学习活动2的内容作好铺垫。教师们往往为了能设计一个精彩的导入活动而挖空心思、耗费精力,有时收到良效,有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甚至有时还事与愿违。“活动1”的引入,解决了老师们的燃眉之急,应该说是新版教材内容的最大亮点。【建议】1.不能将“活动1”误认为是新授内容,单独拿一个课时进行课堂教学。2.不宜将“活动1”切掉,直接进入文本教学。导入是教师在进行新教学内容或新教学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教学行为方式(胡帆,2009)。直接进入文本,少了过渡,给人突兀之感,有效的课堂导入活动是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础和起点。另辟途径进入文本教学,既费心耗力,还可能事半功倍,更重要的是,教材“活动1”的动画融文字、声音、情景、语境为一体,有利于学生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听器官,激发其兴趣。3.根据需要也可另辟途径进入文本教学。教材,既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与时代的发展,需要根据课程标准进行修订,那就说明任何一种教材都不是唯一、万能的,都是有待完善的。教材提供的都只是导入的一个素材,因此,如果你觉得教材上的“活动1”不太适合本班学生或者说不够理想,可以另辟途径。如Book5(上)Unit1 Can I have somesweets?中“活动1”,编者是这样设计的(见图1)。从活动1的对话内容可以看出是Module4的内容,这里复习;同时Do you want…?语言结构是表示询问他人的需求,本单元是学习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当自己有所需求时,得先征询他人的同意或允许。
针对该单元为,我们还可以设计另外一条路径进入新课的学习:Unit1是在继上一个模块Module5学习“can”表示能力的用法之后,学习“can”的另一种表征求意愿或允许(做某事)的用法,也可以运用Module5的内容进行复习,作为导入文本的突破口。不过十分 欢迎老师们能自己创新,设计出更好的导入活动来。(4)个别“活动1”的素材不宜更换。如,以Book3 Unit2 What’s your name ?为例(见图2)
从“活动1”呈现的内容可以看出,“Your name,please?”除了呈现询问他人姓名的一种简单方式外,还搭建了一个学习“”的一个梯架,体现由“your name”到“What’s your name?”的过程。我们认真研读“活动1”,紧扣话题、功能与结构,努力挖掘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照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创设传授新知识的契机,简洁快速地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去。导入固然重要,但不能花太多的时间,承前启后,才能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化解新知学习的难度。 活动2【功能】为本单元的主课文,通过真实情境下的对话呈现本单元所要学习的词汇和语言结构。课文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选择具有时代气息的语言材料,深入浅出。通过学习,学生在发展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基础之上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建议】1.别脱离语境教学。很多教师教授完课文中的新单词、新句型,花大量的时间操练巩固,就是不进入文本,或者是让学生跟读一两遍就“over”了。词汇虽然是语言的组成部分,但通常却不孤立的存在,即使同一词汇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一般都表示不同含义或使用不同的语音语调来表情达意。因此,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在语言学习活动中逐渐积累词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赋予词汇具体的含义,否则如果仅仅单独地学习词汇,即使学到再多的词汇也不会运用。语法,是语言学习绕不开的一个坎儿。小学也需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但教师如果孤立的讲解抽象、枯燥的语法知识,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由最初的积极、主动转化为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语法教学更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或故事当中感知与学习,在实践中理解、掌握语法知识与规则规则。“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篇不离境”是学习语言学科应遵循的的基本原则,更要求教师在备案、上课要有篇章整体意识。教师不可以把单词一个个全部教完了,嚼碎了,一个个句子翻译了,才进入文本,去教对话或阅读。教师如果把课文肢解得支离破碎,学生接受的都是教师经过加工消化后的知识,被动的听和记,导致学生的语篇能力差。 2.注重文本内涵的挖掘,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版课标之课程性质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二者不可偏废。强调英语教学必须关注“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可以说是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的最大亮点,同时也成了新版《英语》(新标准)教材修订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关注教材中显性资源的使用,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形成必要的技能,又要正确而适度地把握、挖掘文本中隐藏的、积极的思想内涵,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畅游文本,在与文本对话中体会感受文本的内涵与价值;更得带领学生走出文本,运用文本,拓展文本,创新文本,实现自我升华,自我超越。只有这样,才会达到以文“化”人,使人“文”化的目的与境界。如Book3(上)Module 5 Unit 1 How many?的“小兔过马路数数”导入活动(见图3),不但有激趣和预热功能,更有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之价值——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守秩序;又如Book4(上)Module4 Unit2 How much is it?的主动而乐意地帮父母分担家务和购物情景,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感恩教育(如图4)。
当然我们既不能过分强调单词、短语、句型一类的纯知识技能操练,即强调其“工具性”;也不能片面强调“人文性”,即过分关注文化差异、挖掘文本思想教育等对学生进行文化浸染熏陶。我们应当做到:既在教学实践中夯实学生的人性根基,丰厚其人生积淀,增强文化底蕴,端正价值观与世界观,又要注意必要的知识技能(听说读写)学习,使二者合一,高度统一,方能绽放异彩——因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与途径,人文性是工具性的载体与灵魂。 活动3:【功能】为了相应“课标”对教材编写提出的灵活性原则,并充分考虑到城乡和地区差异,教材在“活动3”中提炼了主课文即“活动2”中的重点语言结构,便于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内容作适当取舍。【建议】 “活动3”并不需要教师再次策划时间进行教授或复习,它是编者给教师提炼或梳理出本课学生所需要掌握的重难点,便于教师心中对本单元重点语言结构的把控。对此,建议教材上有习题的地方,对学生进行检测,如三起Book3 (上)M6U2 How old are you?和一起的Book1(上)M7U2 It’s a yellow cat.以及一起Book4(下)M4U2 Will it be hot in Haikou?见图5;如果提供的句型和内容与“活动2”文本中完全一致,可以直接跳过或另外设计练习,如三起Book5(上)M7U1 He can’t see. 和一起Book4(上)M10U1 Go to bed early.见图6;如果“活动3”提供的内容与前面文本稍有出入,可以将其融入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中,而不用另起炉,如三起Book3(上)M4U2 It’s a blackdog.和三起Book3(下)M10U1 Here’s a red hat.,见图7;Book2(上)M5U1 At7,Iget up.

活动4:【功能】为学生提供了对本单元所学重点词汇和语言结构进行操练的机会。【建议】在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注意新旧知识的串联。学生可以通过模仿、游戏、探究、合作等多种形式对语言点进行进一步练习,在真实场景中内化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内容。比如三起Book4(上)M5U1 Can you run fast?中“活动4”不但给出A\B两个人物的对话,还呈现了五组不同的图画,见图8;
Unit2活动1:【功能】 Unit2的活动1与Unit1的活动1的作用是一样的,也属于导入活动,即激活旧知,引入新知,激发兴趣。【建议】区别在于,Unit2的活动1一般都用Unit1的内容导入,如三起Book4(上)M5U2 Can Sam play football?“活动1”Chant内容为“Can you swim? Can you fly a bike? Can youskate? Can you ride a bike?”与M5U1 Can you run fast?相呼应。但也有感知几乎全是新内容的感知,如
活动2:【功能】是对Unit1所学内容的扩展,在语言或情节上与Unit1的内容形成关联。通过复现或扩展Unit1的内容,让学生进一步学习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词汇和语言结构。【建议】不要过于担心Unit1的内容学生没有掌握熟练,就反复地操练,致使后面的课程不但完不成,而且让学生和老师都觉得累与烦,Unit2只是复现或扩展Unit1的内容,还有学习与操练的机会活动3:【功能】对本模块所学的内容进行操练,旨在巩固学生在两个单元中学到的语言知识。让教师根据教材上不同图片的内容引导学生在操练中复习、巩固两个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建议】既是巩固,也是检测,注意查漏补缺。以三起Book4(上)M5U2 Can Sam play football?“活动3”为例,见图10。教师如果单借用教材给出的“Amy can’t run fast.”范例,就只训练了“can’t…”语言结构,教师可以给出A:Can Amy run fast?/B:No, Amy can’t runfast.范例,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图片上的人物进行“A:Can you ruan fast?/B:No,I can’t run fast. ”训练。这样就将本模块的“…can/can’t…”和“Can you/she/he…?”语言知识点进行了整合。
活动4:【功能】通常是歌曲、韵句或小诗,内容与文本模块(Module)学习内容相关。目的是帮助学生逐渐体会到英语语感,降低语言学习的难度,培养学生掌握语言的信心,提高语言的准确性。【建议】1.别着急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朗诵或咏唱不好。教师可以利用上课前播放进行热身或调节情绪,反复几遍,语音、语调、语感等自然水到渠成。比如一起Book1(上)M9U2Happy birthday!中“活动4:Listen and say.Then sing.”的歌曲是“HAPPY BIRTHDAY”,让学生在轻松的欢唱和表演中融合贯通本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点。2.重组。比如一起Book1(上)M8U2 How many pink balls?“活动4”中的歌曲I CAN SING A RAINBOW的内容是与颜色有关的,与本章的话题没有丝毫联系,那么教师可以将该歌曲放到本册M4U2后学习,因为该模块是学习颜色词汇的。活动5:【功能】形式多样的游戏,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为学生创造和谐、有趣、丰富的语言交际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建议】尽量开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生。注意,教材上个别Unit活动4与活动5内容所在位置有调换,或者与其他…)继续以一起Book1(上)M9U2 Happybirthday!中“活动5”为例,见图11。
活动6、7:【功能】综合任务型活动,充分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理念,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将在本模块所学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为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如以三起教材为例,Book3(下)学习字母,Book5学习字母音素音或字母组合音,Book6学习语音语调,均之前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活动,故出现活动6或7,见图11。

【建议】1.提前部署,明确任务。即教师一定要提前明确或分配活动任务,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地学习。以三起Book3(下)M2U2 That man is short.“活动7”为例(见图12),教师可以提前发给每组学生发一张白色卡纸,叫各组学生合作完成动物绘图,每种动物至少画两个并着色,还要体现每个种类高、矮、胖、瘦、大、小的特征。学习该课前,教师再告诉学生,待会每组要进行“脱口秀”比赛。2.前后串联,拓展延伸。还是以That man is short.这课为例,教师给出示范:取出自己准备的动物绘图,找两个学生帮托举,自己指着其中的一个动物(lion)问“What’s this?”,教师肯定到:“Yes,it’s a cat.”;然后指着这类动物(lions)继续问“What are they?”,并示意学生回答;然后,教师再指着另一类动物重复刚才的对话;接下来,教师分别指着lions和monkeys肯定并描述道:“Yes,they lions.They’re big.And they are monkeys.They’re small.”。在示范中,将Unit1和Unit2的语言知识点“tall\short\big\small\fat\thin”和语言结构“What’s this?It’s a…/What’re they? They’re …”。最后让学生模仿、创生并分组展示,比赛一下哪组学生串联的多、说得流利、合作无间。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无意识地将该模块所学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转化为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2.因材施教,降低难度。该套教材虽然系“四川省专用”,但不一定适合四川每个地区的学生,教师就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降低难度系数,尤其是山区的学生。比如三起book3(上)M6U2 How old are you?(见图13),一是可以事先跟美术教师协商,让学生学会制作生日贺卡;二是不必太强调贺卡的精美,因为个别同学的绘画功底不一致。这样才不至于扼杀学生学习英语和用英语做事的兴趣。
结束语:教材只是学习英语的一个载体,掌握语言一种材料,每个教师也都有自己解析与处理教材的方式和达成目标的途径。该文只是笔者的点滴思考,与君分享,欢迎斧正。(作者单位:四川省阆中市教育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