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听课评课记录(1)

科目:语文 听课人:黄静芬

上课老师:鸿都小学 巫小娜老师

课题:文天祥

时间:第十二周星期五上午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在黑板上出现一个人的名字,请学生一齐轻声呼喊。(板书:文天祥)

2.“你了解这个人吗?小组交流收集的资料。”(学生查找的资料详略不一,学生汇报时有的胆量大,表达比较流利。)

3.小组汇报。(名句、文章等)

二、品读课文

“刚才,同学们从不同侧面了解了文天,现在让我们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去细细体味,与文天祥零距离接触。”

(一)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词语。(教师能抓住读得不准的地方纠正。如:“凛然”)

2.朗读文章。(小组轮流读)

“哪个小组愿意读哪个段落?”

(二)小组合作学习,体会文天祥的炽热的爱国情怀。

1.默读2-8自然段,用——划出描写文天祥语言的句子,并读一读,再在小组内交流感受。

2.汇报:

读完以后,你觉得文天祥是怎样的人,找出文中可以描述的语句读。

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呢?(学生有较好的默读习惯。汇报的学生比较少。)

(汇报形式:组长汇报——组长点名组员补充——组员可以要求其余学生跟读。)(学生有合作精神。)

生:我还找到了……

师:建议你可以邀请其他同学一起读。(读的形式比较多。)

师:“张弘范想让文天祥写劝降书,他却以《过零丁洋》作答。谁收集有《过零丁洋》全诗的?小组内先读一读。”

师: “读了这首诗,有什么感想体会?”(小组汇报)

师: “文天祥虽然牺牲了,但是他的精神长存于我们心中。请读最后一段。”

- 听课评课记录(1)_希望风帆黄静芬
三、总结。

1.这篇课文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文天祥的爱国精神的?(板书:通过具体事——组织勤王军、多次拒绝劝降、为国捐躯。)

2.文章的第一段与最后一段以及中间部分是什么关系?(总——分——总)

四、拓展。

1.你能用几句话概括一个民族英雄的故事或爱国名人的故事吗?要求:听同学说故事的时候,能联想到哪些成语,在小组内写出来。(投影、带读。)

2.小组内交流收集到的爱国名言。

3.读



板书: 18文天祥

组织勤王军 炽热的爱国精神

多次拒绝劝降 崇高的民族气节

为国捐躯



归纳点评:

1.本节课由导入——检查汇报——品文——总结——拓展这些环节组成。老师能抓住文中文天祥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这条主线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找出有关的语句,品读、感悟体会人物的性格与品质。教学思路清晰明朗。

2.整节课培养目标明确,在教师的引导下,按照教学预设完成教学目标,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得到展示。

3.学生前置性作业完成得比较好。(这节课的前置性作业有: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收集文天祥的故事、名言、收集爱国故事等。)

4.构建了比较成功的小组学习模式。

5.大部分学生能倾听老师和同学的发言,参与到讨论中去,但是发言的学生还是比较局限。

6.学生的探究能力、质疑能力还有待提高。

7.朗读的指导还可以加强。

探讨:

1.学困生不能完成前置性作业的,在课堂上教师该作怎么样的引导?

2.在阅读课文教学中,教师有没有必要牵着学生去一段又一段地品味文本?可不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品味?

3.品文、鉴赏应该建立在读懂的基础上,这篇课文的语言中有些是比较难理解的。我们发现对这些难点,教师的态度是“一带而过”,学生是不是懂了?教师有没有必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对比较难理解的词句的检查这一环节? 听课评课记录(2)

科目:语文 听课人:黄静芬

上课老师:作新小学 钟春燕老师

课题:寻找名人的足迹(语文大课堂)

时间:第十六周星期三上午第二节

教学过程:

(课前齐背诵:《新三字经》节选)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中华名人?

生:叶剑英……

师:他们就像颗颗璀璨的星辰,装点着民族历史的天空。在我们的家乡的历史和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名人,他们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寻找名人的足迹。

(板书:寻找名人的足迹)

二、小组交流

师:前几天,我布置同学们收集了名人资料。现在,请大家把自己收集到的资料拿出来,在小组内交流。

出示交流内容:

1.互相了解各自搜集到的名人资料,说一说搜集这些资料的途径和方法。

2.确定介绍的重点与顺序。

师:请学生汇报收集资料的途径。

生:汇报。

师:总结方法并告知学生收集资料是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三、小组汇报,全班互动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相信同学们对名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现在请同学们上来介绍。

-
1. 汇报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语言表达要流畅。

2. 听同学介绍时要注意认真倾听。

生:共有两个小组上台汇报。

第一小组:介绍的是宋湘。有宋湘的简介、老家的图片、照片和诗,还谈了看图后的感受。其他小组的同学有补充介绍。

第二小组:介绍的是毛泽东。有毛泽东的简介、工作和生活中的照片、毛泽东的故事和名言。

(学生介绍时,其他同学大部分能认真倾听。发言的同学做到语言流畅,但是却语气平淡,毫无感情。从展示的资料来看,存在很多的错误。)

老师鼓励学生把自己了解到的名人向听课的老师介绍。

四、总结

师:通过收集资料、交流,我们了解了名人,相信有一定的收获和感想。学生谈感想。

五、作业

整理资料,写成文章。将进行“中华名人展”。

评课:

优点:

1.本节课,教师能按照新大纲的要求,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交流、展示、表现的舞台,使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去认识名人、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2.构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能有序地进行交流和展示活动。

3.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表现欲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不足之处:

1.学生汇报时,采用的方式不够多。学生只宣读了自己收集的资料和简单地谈了一些感受,不免使人有只为收集资料而收集资料,对名人的了解不只停留在表面的想法。

2.老师教学中提出的要求:“确定介绍的重点与顺序。”在后来的教学中没有落实。

3.教师的点拨和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到位。如:学生收集的资料和汇报时出现的错误,老师没有发现并进行有效的引导。

探讨:

1.“语文大课堂”这种既包含综合实践又有口语交际性质的课,应以什么形式去进行?

2.在“语文大课堂”中,老师怎样做好引导者?

3.在合作学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