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一、聚焦问题

1.现象描述

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现:诵读教学中不知道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融入,学生的诵读通常情况下处于模仿朗读的境地,情感并不能很好的融入文本诵读,导致一节课下来,表面上看似热闹非凡,实际上并没有达到“以读促悟”的目的。基于此现象,我们要提高课堂诵读体验的有效性,就必须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诵读指导。

2.教学片断

师: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青蛙问小鸟:“你从哪来啊?”这句话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啊?

生:......

师:想象一下,假如说你家突然来了一位客人,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啊?是不是很好奇?

生:是

师:听老师来朗读一下好奇的语气吧。

师:好大家按照老师刚才读的语句读一遍吧。



课堂情况:学生模仿老师的疑问语气朗读。

3.困惑

教师在进行朗读指导的时候直接说出来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教师范读,学生进行模仿朗读,整个过程处于信息单项输出的过程中,教师输出,学生被动接受和模仿。教师如何引导才能让学生情感融入并用自己小小的心灵去诵读文本走进文本呢?

4.原因分析

我们二年级组全体教师围绕本课进行深入剖析,发现以下几点:

(1)纵观我的课堂,学生经常出现丢字添字,读错字,读破句的现象,连最基本的正确也难达成何谈有感情。低年级的课文教学由于学生识字量少,独立通课文也会有很大困难。

(2)教师情感引导不到位,情境创设不到位,导致不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教师对学生模仿诵读的指向性太明显。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充分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一字一句充分体现了小学各个阶段都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充分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一字一句充分体现了小学各个阶段都要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原则。

5.问题确定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以读代讲课堂有效性”,因此我研究的题目定为《坐井观天》已读代讲有效性研究。

二、寻求策略

“以读代讲”,顾名思义就是用教师的读代替过多的讲,以教师的读教会学生如何读。这里的“读”包括朗读、默读、浏览等多种读的形式。

需要指出的是,这个“读”不是盲目地读、漫无目的地读,更不是一味的强调多读。如果读书的层次和指向性都非常的模糊,那么,这样的多读就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而且,如果没有注重通过读进行词语的理解和感悟,只是单纯地强调以读悟情,一再的要求学生读出感情来,这样读出感情只能是虚情假意。

于是针对本节课的问题,初步制定如下策略:纵览全文,示范读;创设情境,激读趣;教师范读,引精读;步步丰富,递进读;角色融入,身临其境;展开想象,拓展读。

三、付诸实践

1.激趣导入,范读引领

师:在我二年级第一课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小蝌蚪的妈妈是一只小青蛙,同学们还记得吗?今天在小青蛙的身上又发生了一件有趣的故事,同学们想跟老师一起去了解一下吗?

生:想......(兴趣浓厚)

师:请大家拿起语文课本,听老师朗读(配乐朗读)全文,边听边用心感受:小鸟和小青蛙共有几次对话?它们在争论什么呢?

课堂伊始,从学生熟悉的角色切入,加之教师示范性诵读,能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诵读欲望。

2.创设情境,激读趣

师:你看,一直小鸟飞来,落在了井沿上,青蛙看到了,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生:你是谁?你从哪来啊?你为什么站在我家门口啊?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那课本上也出现了一句小青蛙问小鸟的话,我们应该怎么读更好呢?

生试读

师:老师从这位同学的朗读中听出了他很好奇这只小鸟怎么无缘无故的停在了我家门前?谁能再朗读一下让同学们听一听?

生试读。

教师在一步步的情景创设和语言引导中让孩子走进文本,身临其境进行诵读训练。

2.教师范读,引精读

在《坐井观天中》的第一次对话中小鸟的话“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教师可先做示范朗读,学生边听边想小鸟飞翔的情景,从而理解小鸟的骄傲和疲累,再带着这种感情去读课文,学生兴趣自然大增。

师:(读)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小鸟飞呀飞,在这一百多里里面,它有可能飞过哪里呢?

生 1: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草原。
  生 2: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高山。
   生 3: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长城。
   生 4: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大海。
   生 5: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城市。
   生 6:小鸟飞呀飞,它看见了高楼。
师:小朋友们的语言真丰富,小鸟飞过许多地方那为什么要落在井沿上呢?一口气飞一百多里的小鸟身体会感觉怎么样?

生:很疲惫。

师:老师站着上了一上午课也很疲惫了,先给同学们师范朗读一下吧。

师:同学上了一节体育课也很劳累,我们也带着我们的疲惫读一读吧。



教师的示范性朗读能让学生更明确朗读方式,在情感体悟中进行尝试性诵读。

4.步步丰富,递进读

《坐井观天》中每次对话都是不断角色情感和性格不断递进的过程,如第二次和第三次对话中,小鸟分别说了“你弄错了”“你是弄错了”青蛙说了两次“朋友”可通过对比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两次说话过程中角色的不同情感,从而更深刻地感悟角色形象。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投入,小鸟和青蛙的对话更精彩,青蛙相信小鸟说的话了吗?它是怎么说的呢?请看屏幕齐读。(出示第二三次对话)

师:我们现在来做个实验。请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纸,像老师这样卷成圆筒状,然后透过圆孔看天花板,说说现在卷起圆筒看到的天花板与不用圆筒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生 1:不用圆筒看到的天花板很大,现在看到的天花板很小。

生 2:刚才看,天花板有多大,我们就能看到多大,现在透过圆筒看到的天花板只有圆筒口那么大。
  生 3:我们的视线被圆筒挡住,所以看到的天花板只有纸筒那么大。
  师:大家观察很仔细,也善于动脑筋。
  师:小鸟为什么说天无边无际呢?请小朋友观画面,看哪位小朋友看得最仔细,小鸟飞过哪些地方,看到过什么?
  (生观画面,非常兴奋,非常激动,还不时发出感叹。)

师:让我们跟自己的同桌扮演青蛙和小鸟,读一读青蛙和小鸟的第二次和第三次对话吧。

在师生语言互动及学生角色诵读体验中,学生能快速融入角色,体悟情感,诵读内驱力得以驱动。

5.角色融入,身临其境

在《坐井观天》一文中,学生的角色意识是读好这篇文章的关键,分角色朗读不但能很好的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也能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不同主体的观点和立场。此环节可设置角色头环,让学生更深刻地融入角色。

师:我这里有一只小鸟和一只小青蛙头环,让我们找两位同学在对话中争论吧。

生情景表演。

师:这两位同学为争论“天有多大”都据理力争,请你跟你的同桌也来争一争吧。

角色诵读,是低年级诵读中最容易让学生和文本角色发生共鸣的方式,此环节学生参与度明显提升,情感自然融入,诵读效果较好。

6.展开想象,拓展读

在《坐井观天》中,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青蛙跳出井口后看到了什么?它会说些什么或者想些什么?将同学们在课堂的生成整理起来,进行拓展阅读。师:怎样才能让青蛙知道自己错了呢?
  生:让他跳出井口来看一看。
  师:对,眼见为实,让他亲眼瞧一瞧!(播放青蛙跳出井口动画)瞧!青蛙真的跳出了井口,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出示句式: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真的跳出了井口,青蛙。)
  生 1: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真的跳出了井口,青蛙看见天无边无际,说:“哇!天真大呀!”
  生 2: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真的跳出了井口,青蛙看见外面的世界真美丽。
  生 3: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真的跳出了井口,青蛙想,这下可好了,我也能和小鸟一样,到各地去看看。



这样的读,让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的仿写有梯度有创意,促进了思维的扩展与提升。再配以抒情乐曲,课堂上诗意顿生。
四、经验获得

1.学生掌握了诵读方式,在情感的自然融入中诵读文本。在课堂教学精读品读环节能很好做到以读代讲。学生也教容易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情感,并对作品进行再创造。

2.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以读代讲也是开发智力,搞好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3.走在以读代讲的阅读教学时间路上,我有很多收获,也有一些困惑,但更多的是对这一教学理念的不断探索,让朗读成为自己的生活,加强语言的魅力和感染力,做一个永远的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