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闻:小学语文老师随笔 浅谈如何提升教师评价素养
来源:
2021-07-23 16:58:39
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学习了宁波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教授郑东辉撰写的《教师评价素养提升建议》,收获颇多。文章中提出了诸多提升教师评价素养的具体而有效的方法手段,如,设计学——教——评一致性方案,改进课堂问答等,这些方法值得我们每个教师或是教育管理者借鉴学习。他山之石,可为我用。个人认为设计学——教——评一致性方案,更有助于提升教师评价素养。提升教师评价素养,需设计学——教——评一致性方案。其实,以前我们也学了不少相关方面的文章,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们也经常强调“学——教——评一致”,但是在日常调研课中,我们仍会发现有些老师在设计教案时,不会合乎规范地叙写目标和设计相应的评价方法。如,学期初下校听课,曾听了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翻看教学设计,其教学目标的第一条这样表述:“运用已有学习基础和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虫、云、山”3个生字。”其相对应的评价任务,老师在教学设计中这样表述:正确读写生字(这是学习目标,而不是评价任务)。在此目标中的“认识”表述就需再具体细化为可操作可检测的,如“正确认读“对、云”等7个生字”,而与之相应的评价任务就可以这样表述:通过个读、小老师领读、分组读、齐读、组词等方式能正确认读“对、云”等7个生字。通过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指导、范写、描红、练习、反馈等能正确、规范、端正、美观书写“虫、云、山”3个生字。评价手段细化了,课堂就容易操作了。反之,就容易让课堂教学无序,从而使教学效果打了折扣。
其实,我们的身边不止一位老师在教学设计中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或目标制定不够清晰,或对目标与评价任务(手段)不理解,或目标与评价不一致等。如此,也势必影响教学过程的预设,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彻底改变这一局面,郑东辉教授就在本文中,给我们指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方法:我们可以基于学习目标设计学——教——评一致性的方案。具体方法就是:一方面,运用课程标准分解技能,正确、具体而清晰地陈述属于教师和所教学生的课堂目标。另一方面,分析每项学习目标的关键词:动词与名词,考虑哪些教与学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达到动词和名词的要求,尽可能做到以动词所体现的不同认知层次来设计相应的评价活动,通过评价方法来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如检测学生的“复述”水平,比较匹配的评价方法有“问答”“同伴评价”等。整合这两方面的内容,就可以形成方案,即对以下四个问题作出一致性回答,一是学生现在在哪里?二是我要带学生到哪里去?三是我怎么知道学生已经到达那里了?四是运用什么方法或设计什么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到达那里?换句话说,教师在开展评价之前,对课堂教学、学习和评价作一个整体的审视和规划,改变过去只重视怎么教、轻视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的做法。
其次,提升教师评价素养更需要改进课堂问答。
课堂问答是一种很好的形成性评价方式,运用得当可以促使学生深度参与教学、发生有意义的学习。然而我们有些教师在课堂上却只重视服务于教的简单的课堂问答模式,忽视发展以评促学的新策略。这方面也特别需要我们教师改变。
前不久听了四年级的一节语文课,我注意到了课堂上师生的问答:
师:下面老师要检测一下同学们读课文的情况。我来挑同学读。谁愿意来读?
生:(举手)
师:这边,某某,你来读。
生:(读文)
师:好,坐下。
师:这边,老师再挑一个。某某,你来读。
……
“好,坐下。“老师再挑一个。某某,你来读。”
如此反复,课堂问答乏味,读的效果可想而知。
而在另一节语文课上,同样是检测读课文,老师则采用了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男生赛读等方式,同时给予奖个小星,送小花,奖励小组积分等,整个一节课,学生始终都是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学习目标达成度也高。
对比来看,一节课质量的高低,我们需要制定有效的学习目标,合理的评价设计,更要重视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
课堂上,教师需善于观察学生课堂学习情形,当教师发现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不佳时,要善于及时反思问题,认真审视自己的教学实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及时改进。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关键需提升教师自我改进评价素养。提升教师评价素养,让我们从“设计学——教——评一致性方案”,“改进课堂问答”等具体而有效的方法做起!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