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加强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语文教学当中的实践活动改变了以往过于强调知识灌输的教学弊端,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沟通与合作,从而使语文教学形式更加活泼多样。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实现实践活动由课内向课外的拓展延伸。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更完善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从“学语文”过渡为“用语文”。
一、语文实践活动要突出“新、活、巧”特色
小学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喜爱玩耍,他们期望在学习当中获得更多的乐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灌输。因此在语文实践活动设计中,教师需要主动迎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给学习以更大的思维发散空间,在实际活动中进一步突出“新、活、巧”的特色。
“新”主要指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出新,内容设计要突出新意,避免重复单调的活动设计。活动形式要新颖活泼,富于变化性,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中来。“活”则是指形式灵活,与学生的心理需求与性格特点相契合。在实践活动中关注学生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以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升为目标,避免在目标设定中出现“一刀切”问题。同时还要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力差异,在实践活动中突出灵活的因材施教优势。“巧”则需要教师在活动设计中巧妙有趣,能够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在充分激发学生语文兴趣的同时,引导学生更巧妙地完成活动目标,进而形成生动有序的语文实践活动形式。
二、将语文实践活动融入课堂教学当中
将语文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有利于实践活动开展的日常化和持续化,教师可在每节语文课前抽出3~5分钟进行实践互动,例如:以培养学生朗诵能力的“小小朗读家”活动,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搜集一些优美的散文、诗歌进行朗诵,学生需要在朗诵中声情并茂,富于感情,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评委团”,为朗诵的学生打分。为了充分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评选出“每周之星”或者“月度冠军”,生动有趣的活动形式有利于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
为了提高学生的词汇积累量,教师可以设计“成语接龙”活动,整个接龙时间为3分钟,5秒钟内不能说出接龙成语则为失败,没有接出的学生需要表演一个节目。在充满竞争同时又快乐民主的环境下,学生能够感受到更浓厚的课堂氛围,即使没有接龙成功也不会消极气馁,在增加学生词汇量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健康的竞争心态。
将语文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活动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被充分激发出来,能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技巧,促进学生的“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的转化,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三、利用课外时间拓展语文实践活动空间
例如:习字练习可以和书法课相结合,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开辟习字展览专栏,将学生课余时间写出的优秀习字作品进行展示,将有特点的作品拿出来,组织学生观摩讨论,一方面能够提高学生的习字水平,增加书写的规范性,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书法审美能力,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道德的发展
例如:在“阅读金钥匙”活动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经典的文学读物,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平时读到的一些好书向同学们推荐,将读书、荐书、评书活动结合在一起,不但要鼓励学生们去读,同时还要让学生懂得所读的文章好在哪里,你在阅读中有什么收获。这样才能避免学生为了阅读而阅读,使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这一点对于培养学生终身阅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够从阅读活动中积累更多的人生智慧,以此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总之,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丰富语文教学形式的同时,进一步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学生语文潜能的发掘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从教学理念、活动形式、实践内容、班级互动等多层面出发,使学生真正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受益,拓展学生的语文认知视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