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动态:2014年最美教师杨建国事迹材料
来源:
2021-07-24 16:07:09
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为学生挑水摔断了腿 在内蒙古南部与山西交界的崇山峻岭中,有一所乡村小学,天天为喝水发愁."吃水贵如油,饮水天天愁",这里人畜饮水主要靠集雨水,或者化雪水, 十年九旱,水成了当地最珍贵的东西.特别是学校,人多嘴多,同宿舍的同学们几十个人只能共用一盆水洗脸洗手,洗澡更是奢望."挑水扁担"是这里必备的生存 工具.杨建国教书26年,为学生挑了26年的水. 杨建国露出肩膀,厚厚的硬茧像石头般坚硬.从沟底到学校,3公里的"挑水小道",是村里和学校的"生命通道". 杨老师几乎每天都要和高年级的孩子们去山下挑水抬说,崎岖的山路上挑水队伍浩浩荡荡.路难走,边走边洒,太浪费.杨老师就弄来一只空油桶,改装成水桶,绑在手推车上,出去拉水. 2009年4月,杨老师又带着孩子们去拉水.他在前面拉,孩子们在后面助推或刹车.山高坡陡,孩子们一使劲,刹车的绳子"嘣"一声,断了.四五 百斤的水车快速往前窜,孩子们追着、喊着.此时,山路上迎面过来一辆摩托车,情况十分危险.这时杨老师大喊道:"同学们不要过来!"他使劲把水车推向路 边,水车翻了,杨老师重重地摔在山路上,当场昏了过去.送到医院一检查:左腿骨折,额头硌开一道3公分的口子,里面有四五颗小石子.住院20多天,他拄着 拐杖又站在讲台上. 为了解决吃水问题,杨建国发动老师利用课余时间掏"水窖".孔老师在井下掏,他在上面拉.淤泥特别沉,他背着绳,弓着腰,四脚着地,吃力地一步 一步往前爬.两眼"水窖"掏好了,冬天偶有大雪,杨建国和全校师生像抢宝贝一样,把雪一筐筐往"水窖"里倒;夏天夜晚偶有大雨,杨建国一手提着锹,一手握 着手电筒,向"水窖"跑去,他要拨开水道,好让雨水流进"水窖".二十多年来,他不知道多少次忙碌在大雨大雪中,来收集老天爷恩赐给孩子们的生命之源. 一个也不能少 1994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杨建国被任命为单台子小学校长."我这个校长不是什么领导,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我是领头雁,在后勤管理工作中我是勤务员." 为了改善办学条件,他带着学生到山上捡石块铺花池、铺通道、修宿舍、修菜窖、修厕所、建伙房;自己动手修理桌凳、垒砖砌墙、自制教具、粉刷教室、油漆门窗、栽树种花. 作为校长,杨建国最担心的是孩子们能不能上学.2003年8月,两个特殊的孩子来到学校.一位是刚刚被艾滋病夺走妈妈的孩子——王丹,要升到单台子小 学读五年级;另一位是因患乙肝休学看病的吕永强到五年级复学.当时家长们反应很强烈,都拒绝接受.正好杨老师的儿子也是要升五年级,他果断地决定:"另设 一个五年级班,把这两个孩子跟我的孩子安排到一起,我教他们.他们失去了很多,再不能失去上学的机会."两年后,他们顺利毕业. 最令杨建国牵肠挂肚的是学生石世雄.2007年6月14日,杨老师接到石世雄的家长的电话,称石世雄的爷爷去世了,让他回家,并约好下午回去. 这个孩子已经16岁了,父亲残疾,母亲离婚,是他爷爷抚养大的.孩子学习成绩差,前一年转到单台子小学读四年级,杨老师看他可怜,经常接济他,光是伙食费 就给他500元,家长也表示很感谢. 但石世雄这一走再没回来.从2007年到2010年,三年来杨老师跑遍了周边各地,行程上万公里,想尽各种方法,用尽各种手段寻找自己的学生, 但杳无音信.期间,家长态度大变,三番五次到家里打闹,索要40万.警方介入调查,了解情况后,安慰杨老师没有多少责任,放下包袱,好好工作.但是,孩子 在哪里,情况如何,莫非真的向人们所说是遇害了?杨建国总是放心不下.好多次梦中惊醒,彻夜难眠.焦虑、担忧、劳累,杨老师渐渐消瘦,头发也大量脱落. "不管是谁的责任,我必须要找到他,再见他一面,这个可怜的孩子." 2010年6月的一天,一位老乡给杨老师打过电话来,说他在呼和浩特的一家饭店见到石世雄了.杨老师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差点流下泪来.第二天 一大早,他就乘班车赶到呼市,打车直奔石世雄打工的饭店.果然是石世雄,师生两人抱头痛哭.经过了解,孩子确实是厌恶回家.老板说,这孩子以前的一些坏毛 病,现在改了,干得不错.石世雄也表示这里待遇好,不打算再念书了.杨老师想了想,也好,这可能是他最好的出路了.19岁了,就让他去创造他的幸福生活 吧.此时三年来的一切烦恼、疑惑、痛苦、懊悔,以及劳累一下化为乌有.杨建国说:"那一天,是我有生以来最轻松的一天." 两间窑洞里的坚守 杨建国刚分配到单台子学校,就主动承担起了学校从未开展过的音乐、美术课,还有四年级语文课.每周三十多节课,他没有叫苦喊累,只是尽其所能,一心想让孩子们学有所获,走出大山. 王飞同学想报考乌盟师范学校音乐班,韩永彪、孔秀荣想考美术班,他主动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免费辅导补课.经过半年的训练,王飞同学顺利考取了乌 盟师范,其他两位同学专业考试也顺利通过.王飞同学拿到录取通知书以后的一天,捧着两盒当地最好的"钢花烟"来感谢他.看着孩子满脸的真诚,他只好收下. 现在,王飞是清水河县很有名头的音乐老师和歌手. 26年来,杨老师给学生们补了多少课,他已经记不清了,但是他从来没有收过补课费.杨老师教过的学生已经毕业的有400多人,其中,考上大学、中专的有将近100人,硕士研究生有9人,博士1人.他们都走出了大山,放飞着自己的梦想. 现如今,学校年轻教师纷纷调走,剩下的14个教职工有10个接近退休,学生也由300多人减少到36人,但班级从学前班到小学六年级配备齐全.杨老师也从一个朝气蓬勃的青年人,变为了两鬓斑白的老教师,但他仍然是学校最年轻的老师. 学校旁边200多米,就是杨建国校长的家,两间15平方米的窑洞."挑水扁担和水桶"就立在门边.爱人没有工作,夫妻俩节衣缩食,为了学生却慷慨大方. 杨建国说:"看着这36个天真而又略显怯懦的孩子,尽管多次有进城的机会,但我不忍放弃.他们都是特困、单亲、残疾、留守儿童,他们的家庭没有能力走进城里,我要留在这里加倍关心爱护他们." 杨老师经常到这些孩子们的家里进行家访,对他们的情况了如指掌.白星明穿38号、韩圣穿42号、高志强、高志国穿37号,杨老师经常给他们买 鞋、买衣服、买书籍、学习用品.王静、武敏、石鑫等常常因每学期600元的伙食费交不起而为难,为了避免伤害孩子们自尊心,杨老师直接把钱悄悄交给伙食老 师,或者把现金交给家长,让家长交来.此外,他还多方呼吁,积极联系一些单位、爱心人士对他们帮扶.现在已有15个孩子受到结对子救助,每年有1000元 的救助金按时给他们打到卡上. 采访结束返回的路上,记者站在山顶回望单台子小学,突然发现,周围零零散散的村庄,正是因为有了这所学校的存在,显得有了生气活力;而那些留守的孩子们,正是有了像杨建国这样的老师们的坚守,梦想之火才没有熄灭.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