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文章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作文教学,需要有效、高效的课堂,这需要有效、科学的指导。要使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视作文为乐事,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精心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引导学生掌握观察情境的方法,培养学生依据情境展开想象的能力。

关键词:情境;动机;方法;能力

小学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工具性的重要基础学科。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从某种角度来说,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独立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过程,是学生个体思想的一种创作过程,是学生创造力的体现。

然而在传统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指导轻练笔”“重共性轻个性”的现象。许多教师当堂布置文题,接着做一些指导,最后留一段很长的时间让学生作文。在这种模式的长期压制下,学生视作文为烦事、苦事,把作文寄希望于老师的讲授、课外作文选的参考和自己的凭空想象,写出来的文章既不表“情”,又不表“理”。一个学期下来,把他们的作文拿来比较,基本上还是原地踏步,收效甚微。这样的习作教学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何才能让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视作文为乐事,并因此而喜欢上作文课,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写作练习呢?我认为,教师要在作文教学中精心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引导学生掌握观察情境的方法,培养学生依据情境展开想象的能力,凭借情境,开心作文。

一、巧设情境,激发动机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写作的真正逻辑起点是从写作动机的产生开始的。“情动于衷而行于言”。所以,诱导学生进入写作情境,让他们产生乐此不疲,产生非写好不可的毅力,是帮助学生写好作文、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

情境,往往具体生动,栩栩如生。学生观察、体验这样的情境,容易引起对类似生活经验的回忆、想象,容易产生写作的欲望。

1.精心创设活动情境。

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其基本思路之一是“强调丰富学生的生活,培养学生获得并积累生活经验的能力”。为此,我们应根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各项活动,如游戏性活动、竞赛性活动、表演性活动等,以获得一定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触发写作灵感,使作文成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倾吐情感的过程。

(1)游戏性活动。

所有的孩子天生渴望游戏。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福鲁培尔指出,游戏是儿童将来一切活动的幼芽,它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重要工具,它发展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实际上,便于教师组织的游戏性活动也有很多,如踩影子、钓瓶子、画鼻子、丢手绢、捉迷藏、踢毽子等,这些游戏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产生强烈的参与、表达的欲望。

我在指导学生写《画鼻子》一文时,首先利用课间时间在黑板上画了一幅漫画,一个人的面部,但没有鼻子。学生看了奇怪不已,议论纷纷。开始上课了,我微笑着说:“大家看到黑板上的这幅画了吗?这个人脸上缺了一个……”学生齐声说道:“鼻子!”我接着问:“你们能帮他添上鼻子吗?”“能!”学生的回答中充满了兴奋与自信,个个跃跃欲试。在接下来的画鼻子过程中,上黑板画的学生高高兴兴,而他们的种种表现又让其他的同学笑声不断。最后,我问大家:“这么有趣的游戏,你们想不想把它写下来呀?”学生异口同声:“想!”于是,下面的指导和习作水到渠成。可见,在作文教学中创设新奇、变化、刺激的游戏情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习作兴趣,激发思维潜能。 

(2)比赛性活动。

儿童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喜欢表现自己,有一种强烈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他们希望自己能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扬。作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儿童的这种需求和渴望,有意识地创设一些比赛情境。

我在指导学生写《左手夹豆比赛》一文时,提前布置学生带黄豆、碗、筷子等用具,但没说明要用来做什么。上课时,先告诉学生要举行一次左手夹豆比赛,并说明先是同位置比,看谁在两分钟内夹的豆子多,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报名到讲台前进行全班比赛,决出班级的冠军、亚军、季军。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被充分调动起来。在随后的比赛过程中,学生们又是紧张,又是激动。尤其是全班比赛时,选手们认真、谨慎,组员则组成了“啦啦队”,为他们助威、叫好。教师还可以组织碰蛋比赛、掰手腕比赛、拔河比赛等。在这充满挑战的竞赛情景中,学生不仅感受到比赛本身的趣味和奥妙,更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自然产生表达的欲望。

(3)表演性活动。

儿童喜欢表演,也喜欢看别人表演。那富有情趣的角色形象,不仅唤起他们的新异感、好奇心,而且对其中的角色语言,行为动作以及思想感情,都会有更真切的理解,其语言表达能力、表现能力也可得到有效的训练。如特级教师于永正在其执教的作文课上,以漫画导入后,又以表演这种形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写作情境。在接下来的两段表演中,于老师先是扮演“丁老师”,请一位女同学扮演“四毛”与他对演。后来又请一位男同学演四毛,于老师系上围裙扮演四毛妈。于老师这种多向多元的调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两段表演都惟妙惟肖,妙趣横生。

表演性的活动提供了形象可感的动态材料,把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感觉动调动起来,看得清、听得真、感觉深,这样创设情境,体现了“从内容入手”的要求,更创造了快乐学习的氛围。

2.善于捕捉生活情境。

(1)善于捕捉身边事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了解学生生活,抓住写作时机,创设写作情境,指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有关事情做及时、客观的报道。一次课间,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学生向我报告,我班王强和李明打起来了。我连忙来到教室,他们二人一看到我,都停了手。我抓住这个机会,准备给学生上一堂作文课。我让他们站在一边,问其他学生:“这件事应该怎么处理?也就是说该怎么调解?如果让你处理,你先怎么办?”学生们有的说:“我先找他们两个人问问事情的经过。”有的说:“先调查一下。”我说:“对,大家想一想,最主要的是把什么调查清楚?”学生们认为,最主要的是要问清楚谁先骂人的,谁先动手的。我肯定了他们的意见,接着问:“调查清楚了再怎么办?”学生们说:“那就要进行调解。”于是,我让学生们想了一会,再来到两个同学前进行调查、调解。这样,学生积极性很高,自然进入写作情境。

(2)善于捕捉自然场景。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到森林、果园、田野、草地、河边去──语言在我手中成为武器,我借助于语言,使孩子们看到周围世界的丰富多彩。”而当条件不允许时,教师就要善于捕捉身边的自然场景,以此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冬季的一天,一节课快要上完时,天空飘起了雪花,不少学生的目光偷偷转向窗外。下课铃响时,雪已下得很大。由于我市冬天极少下这么大的雪,学生们真是又惊又喜。他们全都走出教室,挤在走廊上,欣赏这难得一见的雪景。他们边看边互相议论,兴奋得很。我趁机在一旁指导学生观察。第二节上了一堂作文课,允许学生在教室外边看边想,边议边写,学生兴致极高。

语文源于生活。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他们认识事物总是以直接经验为主,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是他们形成认识、发展思维,产生情感的基础。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敏锐地捕捉生活中的习作资源,巧妙地调动、点拨他们的写作兴趣。

二、观察情境,掌握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以往的作文教学所出现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对观察的指导与重视。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观察是认识的源头,写作的起点。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如果没有学生有效的观察,是达不到预期目的的。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形成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

1.观察要注意顺序。

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自身的顺序,学生若在观察情境时不注意顺序,他们的作文就会杂乱无章。因此,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顺序非常重要。观察的顺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按空间转换顺序观察事物。二是按时间顺序观察事物。三是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为顺序观察事物。

如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执教《于老师印象记》一文时,首先创设了观察情境:回家后家长可能问于老师多大年纪,长的啥模样。然后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边看边想;说的时候,要大胆,实事求是,不要有什么顾虑。在学生猜出他的准确年龄后,于老师及时表扬,并自然过渡到对“长的啥模样”的观察。首先是身材:先猜身高,再看胖瘦,这是从整体进行观察。然后是长相(这是重点):脸型、眼睛、鼻子、嘴、表情,这是从局部进行观察。最后是衣着:上身、下身、鞋子,这是回归到整体。这样,就能准确、细致、完整地认识到于老师“长的啥模样”,并使学生自然掌握观察的顺序。

2.观察要抓住特点。

我们观察事物时,除了要注意事物的相同点以外,更要注意事物的不同特征,突出其特点。因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其各自特点的,绝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我们只有仔细观察,抓住特点,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准确、逼真。

怎样才能抓住特点进行观察呢?首先,我们应当养成多看细想的好习惯;再有,我们在观察事物时,应当记住事物名称,并与类似的事物进行一下比较。这样,事物的独有特点,自然就会显露出来。如于永正老师在执教看图作文《四毛的故事》时,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站立着的戴红领巾的小男孩,告诉学生小男孩名叫“四毛”,是三毛的弟弟。接着问学生:“四毛和三毛有哪些不同呢?我送你们两个字──比较。只有善于比较才能抓住事物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四毛与三毛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发现四毛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头上有四根头发后,于老师立刻予以肯定,并继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学生还发现了三毛没戴红领巾,四毛戴红领巾,而且穿着比三毛好,并由此联想到这是生长在两个不同社会的孩子。老师夸赞同学们联想得好。老师又接着启发:“再想想,张乐平爷爷画的三毛长得怎么样?四毛又长得怎样?”学生回答后,教师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用词,由“瘦瘦的、胖胖的”到“瘦弱、强壮”再到“面黄肌瘦、又白又胖”。

在这里,教师指导学生观察要抓住人物的特点,并教给学生方法:比较,与相似的人物进行比较,这样,学生就能发现人物的独有特点。

3.观察要突出重点。

情境是由许多部分构成的,我们不能面面俱到,把作文写成流水帐。这就需要我们分清主次,把主要内容写出来。文章中要描述的主要内容,就是写作文的重点,也就是观察中要抓住的重点。

如在指导学生写《拔河比赛》的作文前,可以首先布置好观察任务,让学生既要观察活动、比赛的全过程,又要抓住其中最精彩的一个或几个镜头进行深入观察,还要观察全场观众的反应。而重点就是最精彩的一个或几个镜头,引导学生观察其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这样,作文时就能清楚、有条理、具体地展示活动的精彩场面,抒发个体在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

伟大的作家鲁迅先生很重视观察,他曾经指出:“对于任何事物,必须观察准确,透彻,才好下笔。”当学生掌握了观察的方法,并进行了有效的观察,那么,他们所感受到的情境就可以在作文中自然地反映出来。

三、依据情境,联想想象

面对作文情境,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还要启发学生展开合理而大胆的联想和想象,这是写文章是否形象生动的保证。

1.依据情境,展开联想。

联想,指了解到事物某个特征,由此为出发点,想到许多与之相联系的事物的特征。联想总要以眼前的事物为基础,并且总会与这眼前的事物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种联系可能是相似,可能是接近,可能是相反,也可能是事物的原因或结果。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眼前的情境出发,联想到与之有关联的其他事物,以使作文更加生动形象。如在指导学生写一处自己曾游玩过的名胜古迹时,了解到有的学生去过黄山,我播放了一段展现黄山景色的录像,那美丽壮观的景色勾起了学生的美好回忆,他在作文中写道: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飞流直下的瀑布,像一条银白色的绸带,从天上挂下来,夹带着哗哗的水声,急流奔腾,气势雄伟,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那泉水真清啊!就像一块透明的玻璃,一眼就可以看到水底的沙石。我忍不住把脚伸了进去,呵!冰凉冰凉的泉水给人的感觉真比吃冰棒还凉快!”“近看云海,像一层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得无影无踪,大风一吹,雾气飘走,一个一个的奇妙的景象展现在眼前;远看,朵朵白云又像对对白色的蝴蝶,围绕着山峦,翩翩起舞;登高看,十里间,就像一片望不到边的海洋,把一座座峻山淹没在里面、只露出一个个山尖,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

在这里,学生巧妙地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把黄山的景象描写得生动有趣。尤其是对黄山四绝之一的云海的联想,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2.依据情境,展开想象。

想象是在联想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深化、再造,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可以使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打破时空的界限,使人的心理更为丰富充实。如写看图作文,画面往往“特写式”的,只是反映事物包蕴的某一瞬间,它“含不尽之意于画外”,留有景物和人物的许多空白点,因此,为学生作文创设了能够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在指导学生写看图作文《引路》(一位戴红领巾的小男孩给雨中的盲人引路)时,我引导学生从如下几方面进行想象:从静态的画面中想象动态的过程;从人物的动作想象语言;从神态想象心理;从特写式画面想象全景式的故事。这种情境,学生平时有所感知,有着表象积累,一旦入情入境,便会插上想象的翅膀。

实践证明,教师在作文课上精心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观察情境的方法,培养学生依据情境展开联想与想象的能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完成作文,并提高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