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闻: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无效劳动表现举例
来源:
2021-08-05 06:02:44
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一直是广大教师关注的焦点,也是难点,更是教师追求的境界。什么是效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工作量。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就是40分钟课堂真正完成的教学任务。有专家调查发现,目前中小学教师的无效劳动大约占50%,这一调查结果虽然有些夸张,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无效劳动的现象普遍存在。最近,笔者到基层学校调研,在听课中发现一些问题,现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无效劳动现象做一简要述评。
1.零敲碎打的提问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略加思考后予以回答,这是教师经常运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可是,有的教师将好端端的整体性课文掰碎提问,以多取胜。他们提的多是表层的问题,字面内容十分浅显,提的问题均是课文的前半句,让学生答后半句,学生随着课文一串就答对了。例如《乌鸦喝水》一课,教师问:“乌鸦看见了什么?”学生回答:“瓶子。”“瓶子里有什么?”教师又问。学生回答:“水。”教师问:“水多不多?”“不多。”学生回答。“瓶口怎么样?”“小。”“喝着没有?”“没有。”……这样的提问,越问越窄,教师用问题牵着学生走,无需动脑,平淡乏味,犹如嚼蜡,课堂气氛怎能不沉闷?
好的课堂提问,能揣摩学生难于领会的问题,抓住关键之处,要言不烦,相机诱导,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2.繁琐无聊的对话
对话亦称问答,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性行为,它由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两个主要的环节构成,在这两个环节中,问题是师生互动行为的焦点。问题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第一是给定。“给定”是指呈现出来的,已经明确知道的,关于问题的各种条件的指述。第二是目标。“目标”是指对问题结论的明确描述,即问题要求的答案。第三是差距。“差距”是指问题的给定与目标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距离。人们必须通过一定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才能找到答案,从而解决问题。有的教师与学生对话针对性不强,语言不准,指向不明,没有启发性。一位教师在教《刘胡兰》时,与学生进行了这么一段对话:
师:这篇文章是写谁的?
生:是写刘胡兰的。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题目就是刘胡兰。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生:1947年1月4日。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第一句话就是这么写的。
师:这个云周西村在什么地方?
(有的学生说是在陕北,有的学生说是在延安。)
师:云周西村在革命根据地。
(课文中,有敌人对刘胡兰说了这么一句话:“你说出一个共产党员给你一百元钱。”)
师:谁知道那时花的是什么钱?
(有学生答是银圆,有学生答是铜板,而另有一位学生则说,那时候的钱中间是有窟窿的。)
教师最后总结说:“反正那时候的钱比现在值钱。”
这是一种典型的表层对话,是毫无价值、毫无意义的对话。这种无聊的对话不能达成教学目标,也绝非教学艺术,纯粹是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
3.浅层庸俗的探究
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探究性学习关键在于“探究”,自己去探索,去辨析,见解独到,而不是人云亦云。这是一节低年级识字课。
师:小朋友,怎样记住“菜”字?
生:菜,上下结构,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采”字,合起来是“菜”字。
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草字头,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辛苦的“苦”去掉“古”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生:菜,上面是“花”去掉“化”字,下面是彩色的“彩”去掉三撇,合起来是“菜”字。
师:很好。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
这是创造性思维训练吗?这样的“讨论”和“启发”有必要吗?这种千篇一律的探究有意义吗?无需探究的问题硬去探究,这样的教学会导致探究的泛化、浅层化和庸俗化。
4.形式主义的合作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对增加教学容量,提高参与广度,发挥个性特点,达到面向全体,增加教学效果极有好处。然而,有些小组合作学习却流于形式,形式上热热闹闹,内容却乱七八糟,该讲的没讲清,该听的没听懂,课堂秩序失控。一位一年级教师执教课文《画家乡》,课文分五段,第一段由教师示范,引导学生朗读,学习生字,理解重点词语,概括段落大意。然后教师说:“现在大家合作学习第二至五段。”学生四人一组,围成一圈,每人都在张嘴,各执一词,叽里呱啦,谁也听不清谁在讲什么。教师在一旁任其“探究”,最后选组汇报,小组代表汇报完,老师刚要总结两句,下课铃就响了。
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和学生之间交流沟通的团队精神。而上述的合作学习却出现了误区:合作之前不思,交流之时不听,放手合作不导。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学生合作之前必先独立自学,交流时要学会倾听,教师应加强巡视,随机点拨,适时评价。
5.有口无心的傻读
有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种强调多读、熟读当今很有市场。于是乎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读”占鳌头,“读”领风骚,课堂上要书声琅琅,“还我读书声”的口号响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有的教师挖空心思,变着法儿追求课堂教学的“读”,绞尽脑汁在教学的环节上加上齐读、个人读、小组读、男生读、女生读……学生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读,没完没了地读,直到把自己读烦为止。比如,“请带着忧伤的感情读”,“请带着高兴的语气读”,“请你重音读这个词”,“哪里读得要快一些?哪里读得要慢一些?”一位教师讲《再见了,亲人》,课堂上,她就是这样要求学生的。诚然,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财富,也是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没有书声是语文教学的悲哀,课堂上出现“小和尚念经”现象也是语文教学理论的退化,是对语文教学的一种作弄。“书声琅琅”,秩序井然的表象往往掩盖了学生思维的贫乏和肤浅,以及才智的消磨。我们提倡多读,但不是傻读。读要有目标,要有层次,要有质量,在读中教师还要说,还要讲,还要训练,还要指导,否则,语文教学就失去存在的意义了。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