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写作并非难事
──谈儿童的诗性思维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李保春 河南省项城市永丰中心小学 王雪丽
在小学教学中,写作教学长期遭到忽视,因为教师们心中存有偏见,他们认为小学生没有生活经验与文学语言的积累,无法写出成熟的作品。典雅的文学语言,固然远离小学生们,而幼稚儿童特有的诗性心理及其极具个性化的语言表达有时恰是文学作品所需的。本文试从儿童的诗性心理与其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入手,探讨它们对写作教学的积极意义,以期给当前中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带来新的思维与实践操作的可行途径。



一、儿童的诗性心理及其作用



儿童与成人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思维缺乏理性,不会抽象地认识事物,而思维具有模糊性特点,且拥有成人难以企及的形象诗性。这种混沌的诗性思维正是文学的审美根源。研究证明:语言符号、艺术与审美以及人类的发生都是同一个过程。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导源于实物肯定受挫的精神补偿;同时,人类的审美活动是寻找语言符号的过程。这种特性决定了语言与文学的本源的原初诗性。【1】的确,人类早期的思维与语言是充满混沌的诗性。维科在《新科学》中认为原始的人类语言充满诗性,人类的思维的源头是混沌的“诗性智慧”。卡西尔说“人类文化初期,语言的诗和隐喻特征确乎压倒过其逻辑特征和推理特征。”(《语言与神话》)而文学语言恰恰就是一种与之不同的审美语言,具有丰富的隐喻色彩,它永远处于所言指向所指的途中。这“既是语言的本性,也是语言的一种特殊的用法特征”,它“最大程度地突出了语言潜在伸长性”,“具有混整性和整体性”,试图努力回溯到语言的原初诗性状态,重新寻求其情感性、光照性(给人以新的生活体验)关系性(语言存在于人与万物的交往之中)的原初向度。【2】



儿童思维常常是未被理性规限的模糊诗性思维,其突出的混沌诗性让人惊讶。譬如,呀呀学语的儿童,由于理性的欠缺常常根据形象的因素来认识事物。一个孩子会无意识的模仿猫和狗的叫声“咪咪”、“汪汪”,常常用此发音来称呼这两种动物,而不会或不喜欢用“猫”、“狗”这种特定抽象的理性称谓。相比而言,声音对感官的刺激比抽象性名称给人带来更多的想象,前者的隐喻诗性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形象诗性思维用之于文学常取得突出的艺术效果。具体可从直觉诗性思维与陌生化审美思维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直觉诗性思维的开拓



儿童的思维主要靠直觉展开,有时候充满了矛盾,但却在丰富的想象中洋溢着诗性。如:



“爸爸,雪是什么时候升上天上去的?”



“妈!我要睡了!你就关上了窗,不要让雨来打湿了我们的床。你就把我的小雨衣借给雨,不要让雨打湿了雨的衣裳。”



上述例子,前例是作家废名记录的自己五岁的儿子对纷扬的大雪的第一反应。后者则是诗人刘半农把他的女儿小惠所说话进行简单的串联。但两个实例让人惊喜,因为从中可窥见儿童直觉思维本身蕴含的无限诗意性。面对自然现象,儿童的第一感觉则是雪是先升上天空然后再洒落人间,而雨也具有丰富的人情味,而且还有自身特制的衣裳。



再看下例:“一角系一个铃,风吹铃响,真叫小林爱。……不消说,是先生坐在那里大家动也不敢动,铃远远的响起来了。……用了他那黑黑的眼睛望着它响。他并没有出声的,但他仿佛是对着全世界讲话,不知道自己是在倾听了。……他害怕了,探探的转身。”—《桥》



这是废名以儿童直觉心理来描述对铃声的瞬间感觉。汪曾祺评价说,本来丁丁响的是四个屋角挂的铜铃,但是孩子们觉得是万寿宫在丁丁响。这是孩子的直觉。孩子是不大理智的,他们总是直觉地感受这个世界,去“认同”世界。这些孩子是那样纯净,与世界无欲求,无争竞,他们对此世界是那样充满欢喜,他们最充分地体会到人的善良,人的高贵,他们最能把握周围环境的颜色、形体、光和影、声音和寂静,最完美地捕捉住诗。这大概就是周作人所说的“仙境”。(《万寿宫丁丁响──代序》)废名正是以儿童特有的无理却有情的直觉思维进行写作,才而赋予其文字永恒的诗性境界。



(二)陌生化审美思维的突出



“陌生化”是西方形式主义文论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认为“艺术是体验对象的艺术构成的一种方式;而对象本身并不重要”,它力求使文学的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审美感觉的难度与时间长度。儿童对世界充满了陌生的好奇心,在他眼中,平常的事物会以一种炫目的形态与特征呈现出来。而若把这种心理落实于文学创作中,则正好契合陌生化的原理,会极大地彰显作品的审美性。【3】



“春天到了!怎么,你不相信?瞧,到处留下了她的脚印。”──一位小学生习作



“山顶的顶上有一个石头,惟它最高哩,捱了天,──上面什么动?一只鹞鹰!一动,飞在石头之上了,不,飞在天之间,打圈子。青青的天是远在山之上,黑的鹞鹰,黑的石头,都在其间。一刹间随山为界偌大一片没有了那黑而高飞的东西了,石头又与天相接。鹞鹰是飞到山的那边去了,他默默的相信。”──《桥》



前例是一小学生习作语言,短短的话语中充满感叹、疑问,请求语气,从中可看出小作者喜悦、迫切的当下直觉心情。后段话中,废名模仿儿童的思维来观察周围的世界,把本来简单的事实描写成了奇异的视觉经历,正是这种陌生化思维突显了作品的审美效果。前后相比,语气与情感何其相似。儿童的陌生化思维对作家审美趣味的影响于此尽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