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闻:新课导入走在语文的路上
来源:
2021-08-08 11:14:27
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语文课导入策略谈浙江省建德市新安江第二小学 黄月芬 李林山
新课导入五花八门,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追求新、奇、趣的老师借助声、光、电,用美丽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冲击学生的感官,当老师希望借此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时,有可能学生还沉浸其中;喜欢稳打稳扎的老师,常会借助课题,让学生进行N次的质问而不顾问题价值有几何……毋庸置疑,这些新课导入的方式,但总觉得少了一点滋味──语文味。语文教学姓‘语’,应是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宗旨。作为语文课教学的起始环节──新课导入,也不应例外,教师要更多的从姓“语”的角度去预设和展开其教学环节。简单的说,新课导入主要应运用语文的方式去行进和展开。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有心尝试和探索以“语文的方式”来导课,增添了语文课堂的魅力。
一、组词说话添韵味。
(案例一:人教社二上《清澈的湖水》导课)
师:(板书“清”)你会给“清”找哪些词语朋友?
生:清楚、清新、清水、清洁、清澈……
师:(板书“澈”)你发现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点?
生:它们的部首相同,都是三点水旁。
生:它们的意思都应该和水有关。
生:“清”和“澈”的意思相同,都表示清清的。
师:请你读读“清的湖水”和“清澈的湖水”,你有什么感觉?
生:“清澈的湖水”好像比“清的湖水”更清一些。
生:读着“清澈的湖水”,我好像看到了水底的石头。
生:读着“清澈的湖水”,我似乎看到湖面像镜子一样,能照出人的影子来。
生:读着“清澈的湖水”,我好像闻到了香香的味道。
师:小朋友的体会真棒!那就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读课题。
生:(齐读)清澈的湖水
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房子,那么文章的题目就是“窗户”。透过这扇窗户,我们能很快地直抵文本。抓住“题眼”为切入口,也成了老师阅读教学常用的策略。题目是作品的凝练,每个字都值得细细玩味。本片断中,教师让学生给“清”字找朋友,乍一看是简单的组词练习,其实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这样的组词练习使学生加深对“清”字的理解和运用。接着在字形上比较“清”和“澈”的异同、从朗读中体会“清”和“澈”的区别。特别是教师巧妙地让学生读“清的湖水”和“清澈的湖水”,启发他们体会感觉有什么不同。学生的想象说话赋予了“清澈的湖水”有了诗一般的韵味,再到课文中品读清澈的湖水带来的美景也就水到渠成了。这绝不是简单的词语辨析所能达到的效果。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想象,在朗读比较中品味,不知不觉中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语文味儿”当然自在其中了。
二、解字质疑增情趣
(案例二:人教社二下《最大的“书”》导课)
师:小朋友,请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书”字。(师生一起书写。)关于“书”,你知道有什么特点吗?
生:书是一页页的,里面有字,有画。
生:我从书里读到许多精彩的故事。
生:书能教我们道理。
生:书能让我们懂得知识。
师:(教师板书完整课题,请学生齐读)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书”为什么加引号?
生:这本书指的是什么呢?
生:“最大的”到底有多大?
生:“最大的‘书’”告诉我们什么知识呢?
师:(把学生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那我们就到课文中去找到答案吧。
因为学习的内容来自自己的问题,因此对课题质疑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问什么,从哪些地方发问,每篇课文都不尽相同。在本片断中,教师引导学生写“书”,看似多此一举,其实不然。书是学生最熟悉的,课文中所说的岩石与书有许多相似之处,理解书的特点为下文理解“这就是一本书啊”设下铺垫,也是打破了学生对“书”的思维定势,更好地理解“岩石也是一本书,一本自然之书”的理念。而后引导学生对“最大的‘书’”质疑,从文字及表入里,造成认知上的冲突,产生悬念,收到了先声夺人的教学效果。正是这种“语文味”激起了学生学习新课文的强烈兴趣。
三、以学致用促积累
(案例三:人教社四上《长城》导课)
师:(板书课题《长城》,齐读课题。)今天我们要说两句与长城有关的话,第一句是:不到长城非好汉。(生跟老师齐说次句)
师:你知道长城在哪里吗?
生1:长城在北京。
生2:长城在八达岭。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介绍长城的地理位置。)
师:我们再说第二句话。这次要同学们动动脑筋,我说前半句,请同学们接后半句。如果到北京没有到长城,──。
生:等于没到过北京。
师:你说得真好。你能把这句话完整地说一遍吗?
生:如果到北京没有到长城,就等于没到过北京。
师:说得真好,你对语文很有感觉,表扬。(学生鼓掌表扬)请你教同学们学说这句话,好吗?
(此生带领同学学说两遍。)
师:学了这两句话,你懂这两句话的意思吗?
生1:长城是伟大的建筑。
生2:长城是古代劳动人民留下来的,许多人都回去游玩。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介绍长城的意义,并板书:伟大、世界遗产)
师:你知道“遗”的意思吗?
生1:留下的。
师:从课文中看,“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生2:留下的长城是有价值的。
生3:长城是无价之宝。
师:长城不愧是世界遗产。听了这么多的介绍,同学们对长城肯定有了新的认识。这时候,你最想做什么?
生1:我想快点读课文,看看长城究竟是怎么样的。
生2:我很想知道课文是怎样介绍长城的。
语言既要注重积累,更要重视运用。从表面看,教师只是想让学生对长城有个大致的了解,为下文的学习作好情感上的铺垫。这本是一个普通的环节,但可贵的是教师相机行事,随生而教,使简单的导入熠熠生辉,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比如,教师在介绍第二句熟语的时候,并不是出示一句完整的句子,而是分三步走:补充句子──说完整句──带领大家学习。循序渐进的引导,既注重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也使学生拥有了学、用结合的机会。教师给学生留下了充分的语言实践时间,在谈话中养成了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意识。对于“遗”的理解,执教者也处置得十分到位,与语文特性相吻合。执教者并未将教学停留在字面意思上,而是将其与课文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再次说说“遗”的含义,从单纯的工具性走向语文性。
四、扩词联意强语感
(案例四──人教版二上《风娃娃》导课)
师:(板书“风”),你知道有哪些风?
生:大风、狂风、台风、微风、龙卷风……
师:现在正是秋天,拂面而来的是微风,这样的风吹来你有什么感觉?(很凉爽、很舒服)有一个词语正是形容这种感觉的?你知道吗?(学生一时语塞,师板书:秋风送爽,齐读)
师:(板书“娃娃”,补充完课题),“风”和“娃娃”联系在一起,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让我想到了这样的风是小小的。
生:这样的风很可爱。
生:这样的风像孩子似的很调皮,爱捣乱。
生:这样的风很文气。
师:你想和这样的风娃娃交朋友吗?带着自己的感受,向风娃娃打个招呼吧。(生带着体会读课题)
课堂教学要因“生”而教,顺应学生的情感需求。教师让学生说说“风”有哪些,意在连接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从具体的感受中把“风”的概念具象化。但教师并不囿于此层面,而是再以“风和娃娃联系在一起,让你想到什么”这个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就把“风”与自己联系在了一起,“风”也就有了和孩子一样的特点:可爱、调皮、文气等。这时的“风”不再是孤零零的一个字,而是一个调皮的精灵,把学生、文本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正是关注了语文教学的儿童特点,关注学生语言学习的特点,他们才会思维活跃,语出惊人。
新课的导入方法有很多,联系旧知、介绍作者……只要我们平时多多留意,行走在语文的路上,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注重语文课的“语文味”,语文教学也将越来越美丽。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