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师在使用统一的新教材时必须注意这三个问题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的文章,是每个家庭非常重要的一环。许多家庭煞费苦心地为孩子争取更好的教育,但可能得不到结果。这才是真正的担心。孩子出门时的一言一行,就能看出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怎样的。有句老话叫鱼开始发臭了,课外教育也很重要。现在边肖为朋友们收集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能帮忙。
关于教学案例的思考
(一)编写教材的问题并不难
最近有老师反映三年级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卷难。针对这个问题,我曾经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培训班上问过参与的老师,“初三学生学这篇课文难吗?”他们认为“不难”。
为什么农村学生学习不难?参与的老师给出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学生喜欢读这个童话。认为这篇课文难的老师有没有研究过什么是“难”,即从教学的角度去理解和对待所选教材,还是从孩子学习的角度去理解所选教材?你清楚地理解和掌握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了吗?如果学生喜欢阅读和学习一篇课文,没有必要讨论它是否困难。
从这个角度来看,理解和把握教材的问题,大多是教学观念的问题。在教学之前,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想法,跟上他们的发展需求,认清教学目标,彻底了解统一教材的编写理念和编排意图。
(二)工具性和人文性问题
一位老师教二年级,卷《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如下:
首先,课前创设情境介绍。课件播放歌曲《学习雷锋好榜样》,展示毛主席题词和雷锋照片。教师激情介绍: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是唱着这首歌长大的,听着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从中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力量。3月5日是全国学雷锋日。在三月份,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单位组织的学雷锋活动。今天我们还将开展一项活动(课件展示活动logo:雷锋精神代代相传——学雷锋诗词朗诵会)。
其次,分组排练,全班汇报表演。
最后,为表彰奖励,我们评选出“优秀读者”、“最佳合作组”和“最具创意组”。
从上面可以看出,这个班基本没有语言训练,也没有语文课。情境介绍的一大段完全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我们经常能在三月看到”可能会让学生误以为学雷锋只是在三月。其实学雷锋是一个人日常的自觉行为,“各个单元”的语言表达并不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
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思想性要以文本为基础,注重文本的教学价值,体现在语言训练的过程中。同时也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这样才能触到学生的真实感受,明白他们在想什么。
来自重庆的郭磊老师在此次观摩交流活动中讲授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由于课堂在工具、人文、意识形态等方面处理得当,得到了参与教师的普遍认可。我认为这是基于两个方面:第一,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条件来考虑他们学习这篇课文的困难;二是充分了解小学语文成套教材、年代特点、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和本文的编排意图,能够准确把握本文的教学目标。
(三)统一教材的完整性
教材是一个整体,是——个单元的整体,是年级的整体,是年份的整体,是整套教材的整体。
我们可以这样想:教高年级的老师会认真阅读初、中年级的课本吗?中学老师知道低年级和高年级的课本吗?有小te
要用好统一教材,就要了解整套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安排的系统性、能力培养的层次性和发展性,从而提升整体教学观,实现教学中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交流平台》回顾总结了小学六年所学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比如,根据文章标题,找出文章中的关键句子来把握主要内容,通过阐明事情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来把握主要内容,链接文章各部分的主要意思来把握主要内容。比如在阅读提纲、写出各部分内容并衔接起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同时,不同的文章可以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把握主要内容。教师在教学时,需要了解以往教材的相关内容是如何编排的,不同年级的学生掌握了哪些掌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相关能力的发展水平如何,避免六年级语文教学目标模糊,教学内容泛化。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交流平台”回顾总结了小学阶段需要培养的语文学习习惯。比如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边阅读边思考,使用注释和写读书笔记。再比如复习的习惯,查找资料的习惯,经常询问检查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都需要在前几个年级的语文学习中逐一培养和落实。习惯是一种养成教育,不能一下子养成。学生刚入学时要求从1.1滴开始,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后关键期。如果学生在高三之前,也就是五年级之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来就很难改变学生的这种状况。因此,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培养学生中低年级的良好习惯尤为重要,等到六年级才注重培养习惯,为时已晚。
(4)学生转学
换角色表达感受的问题最近听课时我发现语文教学中较为普遍的一个现象:一篇课文的学习快要结束时,教师总喜欢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主人公发表感言或转变角色谈感受,“假如你是主人公,你会怎么说?”“假如主人公就在你的面前,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好像长期以来就是这么问学生的。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设计这样的问题,教学目标是什么?为什么长期以来,小学语文课堂上喜欢问类似的、脱离学生生活体验的问题呢?由此我们可以反思,学生或者说一部分学生,不太喜欢上语文课的原因是什么了。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有教师问:“此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请对在这样环境中工作的母亲说几句话吧。”学生常常会说:“‘我’非常心疼、震惊、愧疚、感动。”“妈妈,我知道咱家很穷,知道您日复一日辛苦地工作,没想到,您竟然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的!您为了我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叫我怎么张口问您要钱呢!”学生这样说往往“口是心非 ”,说的都是假话、空话,因为他们缺少文章主人公这样的生活体验。
再如,教学五年级上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有的教师又会问:“如果你就是巴迪,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自豪、兴奋、得意。”学生说出了教师想要的答案。
语文教学应提倡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学习,兼顾工具性与人文性。前面讲的这些问题,情境存在了,但不是真实的语言情境。
一次听完六年级上册《在柏林》一课的教学,参加课后座谈交流时,所在学校校长告诉我,高中语文教师往往不赞成最后提“此时此刻你想对故事中的老人说什么”这样的问题,但是小学教师认为不行,觉得没有这样的问题这节语文课好像结束不了。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发现学生说的完全符合教师预设的答案。教师想让学生说“反对战争,珍爱和平”,学生就往这个方向说。我们的小学生太可爱了,尤其是高年级学生,已经知道教师的心思,双方配合得很默契。请想一想,这样的教学预设和流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是否也有过呢?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在哪里?
这不是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才有的问题。1996年根据“适当缩短学制,适当提高程度,适当控制学时,适当增加劳动”的指示精神,语文教材、语文教学开始减少“少、慢、差、费”内容;2000年教育部颁布《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要求克服“繁、难、偏、旧”内容。但是,这些问题好像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希望教师在使用统编语文教材过程中,能够依托统编教材,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变,不断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以上教学案例是我听课时听到的、看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我自己也在思考,如何将语文教师从繁重的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如何让小学生真正爱上语文课。希望统编语文教材的使用,能够使语文课堂的教学面貌有所改变,不敢说大的改变,但至少要有一些改变。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我问过一些教师,拿到一篇课文之后,首先想到的是什么。他们表示首先想到的是怎么教。我们要明确的是: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
按照现在的一些教法,学生学得有点累,教师教得也辛苦,所以语文教学应当轻装前行。语文教学轻装前行,首先要依托教材、研究教材、吃透教材,解决好教学内容的选择,即教什么的问题。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个市级教研活动,全市语文教师的精力都用在研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却不太重视研究统编教材。当前应将研究统编教材放在重要位置。
语文教师应当加强课程标准的学习研究,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颁布已近十年,需要与时俱进。比如,《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在“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二条:“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部分提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明确提出“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概念。高中课程标准的这些新理念、目标要求,已经体现在了统编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之中,如“五位一体”“四个自信”等相关内容的落实。事实上语文教材编写主要的依据是国家课程设置方案、语文课程标准,要全面贯彻新时代我国的教育方针政策,适应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和时代变革需要,要体现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经验与成果,适应学生身心发展要求和教师的知识、能力发展水平。
语文教材的编写首先要解决好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其次是怎么教、为什么教,怎么学、为什么学的问题。21 世纪初学术界曾讨论“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其实不管是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上课教师手里必须有一套好的教材,这是前提和基础。如果没有好的教材,就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也会影响到语文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教什么,即教学内容的选择,主要是基于教材层面探讨教学内容的选择,这对“教什么”起着决定性作用。历史上每次课程改革,每次新的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颁布,最终的落脚点都是教材。新的课程标准一颁布,大家就知道要改教材,要用新教材了。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这是反复强调的理念。语文教学改革首先要研究“教什么”的问题。处理、把握一篇课文、一次习作或口语交际,要先考虑“教什么”,其次才考虑“怎么教”,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为什么教”“教到什么程度”。课程是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统整,其本质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如何定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择的教学内容,或者说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定位,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以二年级上册《纸船和风筝》为例。这是一篇传统课文,有位教师是这样确定教学目标的:
1“.读书能力”目标: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
2.“阅读理解”目标: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法,了解“乐坏了”等关键词的意思;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对交朋友有一定的感受,学会交友。
3.“积累拓展”目标:体会“漂哇漂”的表达效果,并仿照说话。
4.“识字写字”目标:认识“扎、抓、折、祝”等生字,并运用形声字识字规律、象形字图文对照、联系生活实际的方法猜读字音,巩固自主识字的方法。通过指导写“折、扎、抓”等字,强化写好左右结构和学习写好横撇、竖撇关键笔画的书写规则。
暂且不谈以上教学目标太多、太杂,仅从目标定位来看,“读书能力”目标中主要讲的是方法,不是能力,方法和能力不是一个概念。“阅读理解”目标中的“学会交友”,交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需要活到老学到老,通过一节课是不能“学会交友”的。“积累拓展”目标中的体会“漂哇漂”的表达效果,属于理解,包含理解思想内容和体会表达方法,就是经常说的阅读教学要走个来回。“识字写字”目标中的“祝”,之前已经认读,本课只是作为要求写的字。
在这里特别提示一下“读书能力”目标中的“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纸船和风筝》思考练习第 1 题是“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统编教材到了中高年级,对默读的速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能够快速地阅读,根据阅读的目的跳读、浏览等,但在低年级就要打好默读的基础,如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嘴唇。
教材第一次提出默读要求是在二年级上册《雪孩子》一课,即“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第二次提出默读要求是在《纸船和风筝》一课,但这时的学生还做不到默读时不出声。这篇课文没有提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也并不是每篇课文都有这样的要求,如统编教材中所有的文言文,都没有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为什么会觉得语文教学累呢?原因就在这里,有些教师总是拔高教学目标或不按照教材的内容开展教学。《纸船和风筝》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训练“默读”上,到了二年级下册《羿射九日》时,教材还会提出“默读课文,不要指读”的要求,体现了能力训练目标的层次性和发展性。
教师要吃透统编教材的编排意图,认清不同文本的目标要求。比如,《小蜗牛》是一年级上册最后一课,虽然文章长度略有增加,但课文以季节变化为线索,部分内容反复出现,段落形式一致,并且配以丰富的插图,只有部分难字注音,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借助插图猜读生字,逐步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教材中不同文本的作用和目的是不一样的,这是教师需要加以注意的。
熟悉、用好统编教材需要一个过程,如果在理解教材、确定教学目标上有困难,可以看一看与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
比如,《纸船和风筝》列出了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要求。第一条有认字、写字、学词,这是低年级常规目标,也是十分重要的目标,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需要扎扎实实地训练。第二条“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识字”,主要落实课后思考练习第 2 题,体现工具性;“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体现人文性。这是低年级教材第一篇全文不注音的课文,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课文这一特点,结合课后练习题,鼓励学生综合运用掌握的识字方法,再结合本学期学习到的部首查字法,自主识字、主动阅读。第三条是“继续学习默读”,为什么是继续学习呢?因为前面的《雪孩子》一课已经提出了“默读课文,试着不出声”的要求。教师教学用书应该作为教师备课的重要参考资料,要充分发挥好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指导价值。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