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关键词:读懂教材学生



很多时候,教材对知识的编排与学生的现实并不一致,有效教学要求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回避这种“不一致”,而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读懂教材的同时更要读懂学生,既要读懂学生现时的年龄特征,又要读懂学生现在的学习状态,根据本地、本班学生实际,看懂所教学生已有些什么、想要些什么,以此决定教学内容的详略和取舍,找到教材的知识逻辑与学生的心理逻辑之间的结合点和平衡点,使教学功能达到最大和教学效果达到最佳。

一、教材之“简洁”与学生之“茫然”

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线段的认识》一课是这样安排的:教材呈现的情境是一根线放在桌上,自然的弯曲,用手捏住线的两端拉紧,它就直了。联系这些现象与活动,教材指出: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可见“直”是线段的特征之一,“有限长”是线段的特征之二。对于线段“是直的”这一特征,学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感受“线段是有限长的”,这需要一定的空间观念。如何让学生感受、体验到“线段的有限长”,为进入四年级学习射线、直线的无限长埋下伏笔?如果像教材那样出示表示线段的图形后,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图形中的左右两条短线表示线段的两端,叫做端点”,在后续学生自己画线段的环节,有很多学生漏画端点。也就是说,学生在这个环节仅仅是将端点视为形式的存在,而对其本质内涵即体现了线段的有限长并没有体会。如何让学生借助端点体会线段的有限长?经过讨论与研究,我们创设了七星瓢虫比赛拉毛线的情境:3只七星瓢虫从相同位置的一头开始,分别拉出一条直直的线,到另一头结束。(如图)这里,学生在富有童趣的情境中感悟了“有限长”和“直直的”两个特征。这样的教学改变的不仅仅是一种告诉的方式,也沁入了更丰富的认知含量:端点在实际情境中的作用。“画线段”的环节对于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的特征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线段的有限长,我们在这一环节的处理上也费了一番心思。主要的过程是让学生在白纸上画线段,然后交流各自的画法。有的学生是先画直直的一条线,然后画上左右两个端点;有的学生是先画左边一个端点,然后从这个端点画一条直直的线,再在线的右边画上一个端点;还有的学生是先画两个端点,再用直尺把两个端点连起来,成一条线段。在不同画法的交流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可以利用端点加以表示。随后的练习中,学生画线段就很少出现漏画端点的现象。将端点“数学化”既是对线段特征的深度把握,又尊重了学生认知的特点。教材是教学的凭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在解读教材的同时,我们还要解读学生。二、教材之“体系”与学生之“现实”乘法分配律是运算律中学生最难理解,运用时最易出错,也最容易遗忘的一条规律。以下是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乘法分配律》例题的编排:教材主要是分四步来编排的:第一步,从现实情境中引出数学现象;第二步,通过比较等号两边的算式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乘法分配律的含义;第三步验证这种联系具有普遍性;第四步,用字母来表示规律,揭示规律名称。苏教版教材对于运算律的教学内容都是按这样的“体系”来编排的。从这样的编排体系来看,教材都是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来探究运算律的,重视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观察、体验、感悟、运用运算定律。但是,《乘法分配律》这一内容教过的老师都很清楚,学生不太容易掌握,对于分配律的模型不敏感,尤其是面对乘法分配律的变式如:25×99、31×27+31×72+31等这些题型时学生会显得束手无策,是什么原因造成这一现象的呢?认真阅读教材副主审沈重予老师对于这一教学内容的教材分析,其中有这样一句话:乘法分配律要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理解含义上。仔细推敲沈老的这句话,回顾以往的教学设计,也许我们充分利用了具体情境,注重了乘法分配律外型结构特点的教学,缺少了对乘法分配律内涵本质的把握,我们重视了“是什么”,而缺少了“为什么”的追问。所以,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不敏感,稍做“化妆”就不认识也在情理之中了。如何让学生很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应凸显什么?我们针对学生的错误作业展开了分析与讨论,改进的教学思路在大家的交流中浮出水面:既要充分利用好教材的情境,又要引导学生理解等号两边算式的意义(即乘法分配律的本质内涵:形式变了,但意义没变),从而使学生从“变与不变”中发现并理解规律。这样的教学思路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是可行的。教学中,通过对例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列式计算得出65×5+45×5=(65+45)×5,并通过写算式、算结果、比得数找出一些这样的等式后,教师不急于引导学生用不完全归纳法发现并概括乘法分配律,而是进一步提问:如果不计算,你能用乘法的意义说说等号的左边和右边为什么相等吗?这一问题的用意是引导学生提取已有的知识经验,从乘法意义的角度思考等号两边算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24×9+12×9=(24+12)×9,等号的左边24个9加12个9合起来是36个9,等号的右边也是36个9,等号两边算式的形式变了,但是意义不变,所以结果是相等的。在对一组等式的观察、思考、交流中,学生不仅发现了乘法分配律的“外貌”,而且真正把握了乘法分配律的“内质”。从对学生的后测来看,因为注重了对乘法分配律本质内涵的挖掘,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理解得更深刻了。经历了对“乘法分配律”这一案例的研讨过程,我的体会是:只有对学生在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反思,将自己置于学生的位置上,多问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我们才能依托教材设计出贴近学生的教学。三、教材之“空间”与学生之“障碍”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用替换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安排了如下的例题:这一问题是两种未知量成倍数关系,将一种量替换成另一种量来解决问题,在替换的过程中总量是不变的。随后的 “练一练”出示的却是两种未知量成相差关系,在替换过程中总量会发生变化的问题情境:当我们按照教材的安排来执行教学时,发现学生对于例1是能够理解的,而让学生独立思考“练一练”时,班级学生的正确率仅达25%。从教材设计来看,这样安排给学生提供了运用策略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问题本身的挑战性造成了学生的思维障碍。可见,在例1和例2之间需要搭建一座桥梁,帮助学生“从此岸走向彼岸”。于是,我们在再次教学时增加了过渡性的问题: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大杯和1个小杯。已知大杯的容量比小杯多160毫升,求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学生通过画图、替换等策略解决这一问题后,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比较这两道题目的异同,体会用替换策略解决问题的关键和如何进行替换的思考方法,解除了学生在解决这一类问题中的思维障碍,也使学生灵活地掌握了“替换”策略的解题思路。 教材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素材和各种可能,而无法完全顾及真实状态中学生的水平与能力。教师在读懂教材的同时,还要努力读懂学生,使自己的教学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