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结尾的几种形式
安徽省芜湖县陶辛镇中心小学 陈永贵
邮编0553——241112

古人说写文章要“凤头、熊腰、豹尾”,其实课堂教学也是如此。在平常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难发现很多教师课堂导入的十分精彩,教学过程设计的也很好,可结尾不太讲究。大多以布置作为结束教学。其实,在一堂课快结束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要精心设计一个精彩的结尾不仅巩固旧知,而且使整节课虽已结束,但余犹未尽的效果。因此,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要注重结尾。好的结尾,起到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在数学课堂上如何做出精彩的结尾呢?我在教学实践中常采用以下几种形式。
一、对话式结尾
在全课总结时,教师一般以你问我答的方式结束新课。通常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或感受?这样的问答,实际上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应用对话的方式将新知识进行归纳,不仅可以加深对学生所学内容的理解,而且可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如:在教学《用比例解决问题》时,我是这样帮助学生总结概括的: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应用题?
生: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应用题。师:他的解答步骤是怎样的呢?
生:1、分析判断;2、找出列比列式所需的相等关系;3、设未知数列等式;4、求解;5、检验写答语。
这样不仅避免老师唱独角戏,同时使大部分学生都参与了总结,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游戏式结尾
为了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练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可采用游戏的方法做结尾,让学生在玩中学。如:在教学《2、3的特征》时,我是这样设计结尾的。请25名同学排一行,从左往右依次报数:1,2,3,……,25。为了变换队形,我说:报数是2的倍数的同学向前迈一步,报数是3的倍数的同学向前迈两步,报数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的同学向前迈三步,其余同学原地不动。原地不动的有几名同学,为什么?做错的同学罚唱一首歌。此时,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对数学会更加感兴趣。又如:《用字母表示数》的结尾,用扑克牌游戏算“24点”。要求:1、每次4张牌算点,其中至少要有一张含有字母表示数的牌;2、算出“24点”后,要写出含有字母的算式。
三、应用式结尾
课的结尾设计应把所讲的知识延伸到课外,为课后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条件,从而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求平均数》的结尾时,这样设计的:如果让你给老师打一打分,你觉得老师今天这节课能得多少分?生1:92分;生2:88分;生3:91分;生4:94分。师:请你们算一算,老师今天这节课的平均分是多少?
又如:在教学完《长方形的面积》的结尾时,可采用应用式结尾,让学生测量自己书桌的长和宽,给书桌配一块玻璃,需配多大?
这两节课的结尾,既巩固了刚学的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延伸拓展式结尾
学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后,不是马上结束,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拓展,使之成为第二课堂的纽带。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本节课内容有深层次的理解,又能把所学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如:在教学《抽屉原理》结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结尾:从54张扑克牌中,至少要摸出多少张才能保证4种花色都有?请同学们课后在本节课的基础上加以拓展,相信大家定会得出答案。这样的结束语,使学生运用已知去获取新知。
五、欣赏式结尾
这种方式就是通过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关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和谐之美。在美的享受中结束一节新课的学习。如教学《圆的认识》的课的结尾,可以让学生通过大屏幕欣赏圆形花坛、喷泉、水井盖等,使学生感受圆形物体的美,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六、习题式结尾
设计开放发展的习题式结尾,诱发学生创造探究的欲望。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和乐于表现自我的心理特点,我根据本节课教材的内容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意义的习题。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结尾时,出示了一个铅锤,想一想,讨论:怎样计算这个铅锤的体积?学生们纷纷动脑,想出解决的办法,有的同学说:在量杯中放些水,并把铅锤浸入水中,不许其中的水溢出,读出放入铅锤前后量杯中水面的刻度,算出差,就是铅锤的体积。有的同学说:在长方形容器里放一些水,并把铅锤浸入水中,不许其中的水溢出,再根据容器的长与宽和放入铅锤后水面升高的高度求出铅锤的体积。有的同学说:在任意容器中放满水,将铅锤浸入水中,再用一个量杯接住溢出的水,溢出的水的体积就是铅锤的体积。
精彩的结尾多种多样,但课的结尾在教学设计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们只要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心理活动的结尾,这样使整节课变得鲜活起来.,使学生真正投入到本节课中来,使学生感受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