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闻:寻找语文教学的那份灵动——记一次小学语文教学经验交流的发言稿
来源:
2021-07-28 21:10:11
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接教研室领导的通知,让我把实际的教育教学的做法跟大家交流一下,我想这有点为难,一方面各位都是行家,在此一谈,很担心浪费了大家宝贵的时间,另一方面也确实从没有细心地梳理过自己的做法,见识浅陋,谈不上经验交流。在此只是把自己教学中感受最深的几点做法给大家汇报一下,不对之处,请各位大方之家指正。我准备从四个方面去谈:一、集体永远是智慧的源泉;二、真正让课堂活起来、;三、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四、让学生喜欢写日记,拾取生活中的金子。
一、集体永远是智慧的源泉。
一个人教学的成长与其所处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有很大的关联,而实小正是给了我这样的学习平台。我所在的五年级语文组,有着浓厚的教学研讨氛围。在教研组长沈争的带领下,我们十位成员除了积极参加教研室、学校的教研活动外。在我们的办公室几乎每天都在进行,这里所说的教研活动,并不是刻意的、有组织的,而是随时随地的,比如:有的老师老师正在备课时,有什么想法或有什么疑问提出来;大家就会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有的老师上完一节课有什么感受、或有什么新的发现也会和大家交流;批改学生作业时有争议的题目,那讨论得就更激烈了,有时还争得面红耳赤。就拿前几天来说吧,《伴你学》第三课有一篇阅读短文——《我们把春天吵醒了》,这是冰心1959年2月8日发表于《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散文。短文后的四个问题对于孩子来说确实有点难,就为这四个问题我们几位老师讨论争执了半节课。最后才达成一致。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总之,大家为了孩子、为了教学,集思广益、资源共享。陈楼娟和孙晓林两位老师是上学期刚加入我们的队伍,她们常常深有感慨,实小的老师个个认真负责,相处得又和谐,研讨氛围还这样浓。
二、真正让课堂活起来。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学生去捕获和筛选信息,是让学生在将来的人生之路走得更远的重要课题。因此,在课堂上就要有意识地渗透这种学习思想,交流合作、自主探究,无疑是最重要的教学理念。无论是前几年的“三案六环节”、还是现在的“构建生态式课堂”,其实,它们都有一个共性,都是训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自主的阅读能力。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动脑筋,去学习、去摸索。要想有高效的课堂,必须真正让课堂活起来
首先,上课时,要充满激情,如果老师都没有激情,孩子怎么会有学习的激情。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么会高?教师的语言要富有感染力。其次,让孩子活跃起来,从思想上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探索。从形式上让孩子活跃起来,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时,我从来不限于同桌或前后四人,让学生自由组合,认为自己跟谁和作效果最好,就去找谁,下位也没关系。如我们班刘东兴、陈昊宇两位同学,并不坐在一起,只要到小组交流,合作探究的环节,他们就会跑到一起,而且,效果非常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越高。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我们每个教师只是在寻找着,摸索着,学习着,用最适合自己的方法,传授给学生知识,但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深厚的知识容量,活跃的思维能量,灵活的教授方法,自主的探究模式,只有这些有机地结合,课堂才能真正活跃起来。
三、树立“大语文”教学观。
一本书,一只粉笔的教育时代永远成为了教学过去时。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观”的教学思想,我的实际做法是,阅读教学中,不局限于独立的一篇课文的内容,不为了写汉字而去写汉字,总是在看似枯燥的学习活动中找到乐趣。作为高年级的语文老师,不能死教书本上那点知识,要结合书本内容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因为中高年级的学生需要多积累来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积累并不是光读课外书,在课堂上也是孩子们积累的途径,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要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更多的信息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比如学习《莫高窟》这篇课文,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后,我布置学生课后搜集、了解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对它们包含的历史、民族、绘画等方面知识,有初步的认识。学习《少年王冕》这一课,让孩子了解我国像王冕这样的书画家还有哪些,并了解他们的人格魅力,久而久之,学生的知识含量得到补充,文化底蕴得到增厚,思想情操得到陶冶。
四、让学生喜欢写日记,拾取生活中的金子。
学生作文内容干瘪,一个最大的原因是没有作文素材。积累素材的方法不外乎阅读和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和发现。而生活永远给作文提供了新鲜的血液。因此我把培养学生爱写日记作为习惯来培养。这里要解决的是喜欢写和写什么两个问题。
怎样做到让孩子喜欢写呢?首先引导孩子不光要用眼睛去观察世界,还要用心去感受世界,其次,老师要有示范作用,每个新学期的开始我都会与孩子一起写几篇日记,一是为了教给孩子写日记方法,二是为了激发孩子写日记的兴趣,同时还有鼓励作用。这里有 去年四年级时,我刚接这个班时写的两篇日记。一篇是《新兵“司令”》,另一篇是《孩子,别怕》,当时,我把它们贴在黑板的左下角。学生争先恐后地来看。我的目的达到了。
坚持关于写什么,让学生写身边的事,规定内容和随意写作相结合,如:在学校、在班级、在家中所见、所闻、所感都可以写,逢重大节日,有纪念意义的事发生更值得写,如:春节、端午节、宵节等传统节日,我会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了解节日的由来、习俗等,感兴趣的同学也可写一写。上学期,我们班周凡同学写了一篇与端午节有关的日记,写得非常好。这里给大家念一念(另附稿纸)。
以上的几点做法,确实让我感受到到孩子的成长蕴藏着无限的潜能,我也时刻感受到作为一名老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正是这种感觉,让我更亲近我的学生,真切感受到他们的成长。当然教无定法,相信各位做的比我更好,今天的发言,我确实诚惶诚恐,不当之处,再次恳请予以指正。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