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闻:教研文章分享 对小学数学课堂差异性的思考
来源:
2021-08-02 13:27:34
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高段与低段的课堂差异很大,从课堂氛围来说,由于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课程的难易程度、课程的趣味性等方面影响,低段的课堂呈现出来学生的参与度明显会高出很多。学生思维发展是具象到抽象的过程,课程的设置亦是如此,知识难了,更加抽象了,便也和实际生活离得远了,那么从表象来看,积极程度或许降低了。但通过思考,我逐渐感受到这种积极性低只是看上去是这样,其实之前听高年级的课教师的设计都很精彩,孩子也在积极,只不过是安静的思考罢了。这其实更接近数学的本质,带给人一种冰冷的美丽。思维的碰撞从显性到隐性,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在思考,是否有收获,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任庆涛老师曾执教的五年级下册《确定位置一》一课,学生在辩证分析位置如何表示的过程中,通过任老师精彩的引导发挥,孩子在辩证分析问题,在不断创新中得出了不同的表述方法,学生看起来很安静,但思考很丰富,收获也是多样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上低年级课的老师设计的都很精彩,活动丰富且有作用,贴合实际且有趣,学生在一个接一个有趣的活动或者在他们看来是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了知识,获取了能力。低年级的课程在鼓励孩子用数学的眼光审视世界,发现数学的美,从几节课例我着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这是精彩的数学课堂。毛均莹老师曾执教的二年级下册《1分有多长》是一节精彩的课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节课一个接一个的活动,这节课复习与讲授新知的过程看起来很短,但我想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真的切实掌握了一分有多长,或许不是简单的概念叙述,而是他形成了对一分的具体感觉。这节课毛老师通过各式各样的活动有层次、有递进的让学生在感受——修正的过程中理解1分的实际时长,从估计与准确两方面完美诠释了这节课,好课不怕乱,只要执教者对课有准确的判断就好。值得一提的是,表象呈现出来的趣味性、活动性等方面并不能与这节课的成败划等号,在课堂中学生到底获得了多少,是否由模糊不清的概念达到了准确的理解,是否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才是一节课背后需要思考与分析的问题。
再换一个角度来看,教师的执教风格也对学生的积极性产生很大的影响。记得在农科路小学第一次观议张彤虹《观察物体》一课时,我很喜欢张老师的执教风格,清风淡雅,波澜不惊,但这节课很快被很多老师指出了教学不够积极热情的问题,当时我不太理解,但后来再听张老师讲这节课时,看到学生的课堂表现,我改变了这种看法。特别对于刚才所说高年级的课堂,教师更需要充满激情的进入课堂,学生都有向师性,可以说学生无时无刻不在被老师的一举一动影响,激情的老师可以带起整个课堂的氛围与学生积极性,哪怕这节课比较枯燥,这里指的也许是像抽象、难理解的知识,但学生愿意思考、愿意跟随老师的脚步的话,这节课不同的执教风格或者说态度可能会造成截然不同的结果。
没有参与备课的过程,其实对于某些地方的设计都是自我推断、思考不周的,每位老师的侧重点不同,学生差异,呈现的方式与地点不同,都会影响教师的教学设计。充分理解整个小学课程的结构及某节课在该知识体系中的位置与作用,深入研究该节课概念的出发点及形成过程,仔细思考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过程、层次及手段,做到对学生认知这节课所有问题的预设及引导,将该部分内容形成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通过课堂活动交给学生探索,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获、习有所成,是一个教师应该全面思考的内容。共勉。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