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闻:谈小学生情感冷淡与对策
来源:
2021-08-04 20:38:51
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谈小学生情感冷淡与对策新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目标,把情感教育提到了与知识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应该知道感恩,孝敬父母,尊重长者”。然而,当前在我们的小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情感令人痛心和警醒。为此,了解小学生情感意识现状并加强小学生的情感教育是当前教育的当务之急
一、什么是情感冷淡
心理学对冷漠是这样界定的:“冷漠,指青少年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对引起挫折的对象无法攻击,又无适当的替代对象可借攻击时,则强压愤怒情绪,表现了一种表面的冷淡和失去喜怒哀乐的表情,同时表现出一种对事物无动于衷的态度,是青少年学生受挫折直接反应的一种情境。表现在他们受挫折后,虽然内心焦虑不安,却不关心也不去寻找克服挫折的办法,麻木茫然地适应产生痛苦的情境。”
显然,冷漠是孩子面对挫折的一种应激反应,它首先来自于外界(包括身边所有的人、事、物),而且是保护自我不受伤害的应激反应。因此,孩子的冷漠成因源于外界,是外界作用力对内因的产物。换而言之,在孩子冷漠现状的背后,一定蕴藏着各种诱因,这些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二、造成情感冷淡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方面原因
1. 孩子监护权的缺失。由于父母双方长期在外,孩子通常留在家中让老人照顾,但是由于大部分老人基本上文化水平低,体弱多病,监护权行使不力。在加上大部分老人对小孩溺爱有加,教育方法不当,代沟明显,交流困难。老一辈的价值观念落后于时代,很难与孩子们形成共鸣,小孩与爷爷奶奶没有共同语言,即使孩子的正当权益受到伤害,他们也不愿意与老人进行交流。同时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成为受伤害的对象。
2.众所周知,独生子女是我国特殊国情下的产物,现在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享受到的爱多了,父母对他们的爱那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对他们关怀备至,宠爱有加。这些“小皇帝”们心安理得地享受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只会索取,却一点也不懂得感恩。除了不断地要求父母满足自己的要求,从来没想过怎么体贴父母,心灵变得狭隘起来,表现出更多的自私和没有爱心,因此,他们更不知道去体谅别人的难处,不会与别人进行有效的交往,除了吃喝玩乐,他们几乎没有真正的朋友。渐渐地,他们变得自私,冷漠,甚至残酷……
本班的杨某就是这样,他父亲去世,母亲抚养他,由于母亲体弱多病,每年都有三次到贵阳大医院去治疗,而且一去就是一个月,在这段时间,他就和自己的爷爷奶奶在一起。老人由于失去了独生儿子,就把所有的爱倾注在他身上,要什么给什么,他喜欢到那个学校就想办法让他到那个学校读书。这种溺爱,导致他对同学、老师及母亲情感冷淡,特别是对母亲的情感,好像就没有母亲一样,只要一有时间,就泡在网吧。
3.父母教养观的偏差。有些父母在教养孩子方面存在着过重的补偿心理,总是带着“望子成龙”心切,把自已未曾实现的理想完全寄托在孩子身上,一旦目标不能达到,就“恨铁不成钢”,用尖刻的语言奚落、讽刺、挖苦孩子,伤害了孩子的心灵,与孩子的情感日渐冷淡。笔者曾在班上作了一个调查,80%的进城务工子女承认被家长体罚或变相体罚过,30%的学生对父母有意见,15%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自己不喜欢父母。由此可见体罚的结果是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使自己与子女的关系紧张。长期以往,孩子怎么会不冷漠?
(二)学校教育的原因
学校是学生全面发展和道德品质培养的主要场所,在当前的教育中,学校没有给予情感教育足够的重视,普遍只抓学生的成绩。尽管素质教育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但是评价学校、学生的尺度根本上没有改变——分数决定一切。每学年不定期的抽测和定期的测查使得学校、教师高度紧张。为了不让学校教育质量滑坡,领导不得不施压于老师,老师不得不施压于学生。评优评先当然也首选学习成绩,这样一层加一层的施压和成绩至上的评价体制让学生感受到了重大的压力,使他们认为成绩才是一切,德育、体育等都不重要。这样的导向之下,孩子除了成绩对周围的一切冷漠。同时,由于学校德育方法简单死板,大多以灌输代替自我内化,加上有的教师违背学生心理规律,缺乏用心理学知识科学地开展心理疏导,导致这些学生心理出现“畸形发展”。 再也是学生情感意识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三)社会的原因
现在,孩子生活环境优越,缺乏苦难经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家庭的收人不断增加,购买力日益增强,孩子的物质需要得到了极大满足。因而,许多家庭中的孩子缺乏接触艰苦环境和艰苦教育的机会,难以体验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所以,他们不知道珍惜所拥有的一切,对于所得到的也不予感激。
同时,社会上一些人鼠目寸光、唯利是图、损人利已、忘恩负义。这些给小学生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文化的转型,人员的流动性日益频繁,人际交往日益打破血缘关系和地域关系的束缚,人际关系日益“陌生化”。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情感的交流日益减少,变得逐渐疏远和冷没。这些都对小学生情感意识的形成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对策探讨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他曾将大众平民教育比作蟠桃园。他立志彻底改造蟠桃园,要把爱蟠桃的心推广出去,使全国的蟠桃都得到他们应得的爱护。我们教师要根据学生呈现的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的教育和辅导,多渠道、全方位给他们以关爱,积极引导孩子矫正自身的心理偏差,并采用适当的方法施教,才能使学生摆脱冷漠心态,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1、引导小学生学会识恩、知恩、感恩
识恩、知恩教育是情感教育的基础、前提。道德认知是对外部规则的建构,情感意识前提是要让学生了解“恩”,体会“恩”。如果一个人不能识恩、知恩,那就不可能感恩了。因此,情感教育首先应让学生认识到他们所获得的一切并非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无论是父母给予他们生命,还是老师教给他们知识,还是朋友给予他们友情以及其他人给予的帮助,这一切都是“恩情”。我们无时不沐浴着恩德的春风,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对此熟视无睹。因此,教师要细心地引导学生去捕捉渗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惠,帮助学生挖掘出大大小小的情感的价值。因为恩情有不同的表达方式,有时是雪中送炭,有时是锦上添花,有时是严厉的批评,有时是纪律的约束。一个认可的点头、一个鼓励的或信任的眼神,都可能给人莫大的力量和信心。恩情就在我们身边的生活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认识、去感受。通过感受恩情,才会发自内心地进行感恩,才会促动他们对爱与恩的奉献。这样,既能培养小学生对生活的感受能力,又能唤起储存于大脑的情绪记忆,调动起丰富的情感,产生出报恩的冲动。
爱已才能爱人,爱父母才会爱国家。通过情感教育,帮助小学生明了父母对他们无私的关爱以及国家和社会对他们的眷顾,帮助他们走出“迷失”的怪圈,更好地审视自已,认识自已,发愤图强,用自已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并回馈社会、报效国家。
2、教师的心理调整
教师本着治病救人的心态,在接受现状的同时宽恕孩子的冷漠,以心灵唤起心灵,以行为感化人。当教师理解孩子,宽容孩子时,孩子的行为就能被理解,不经意间,孩子也就和教师拉近了距离。例如,学生们常常对教室后面的垃圾、身边的垃圾视而不见,笔者就时常走进教室,默默地扫地、倒垃圾,开始学生只是抬起头来看看,渐渐的,他们能主动俯下身子捡起身边的纸屑,然后就能主动地倒垃圾了。当学生为老师作事情时,哪怕是很小很小的事,笔者总是亲切看着学生,对他们说一说“谢谢”。这样,教师的亲历亲为、言传身教改善了师生间的关系,令学生感受到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只会说空话的“指挥者”,而是他们中间的一员,他们有事就会主动与老师沟通、交流,这时,我们的老师如果以诚相待,尽力为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懂得人间的情意。
3、家校结合,转变家长的心态
家庭是孩子的最初课堂,也是最重要的课堂,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父母对子女良好的教育与影响是直抵内心的,是深远的。所以,教师要经常与家长交流,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和传授教育方法,让他们懂得棍棒下出不来人才。老师也可采取邀请家长深入课堂听课,参与亲子游戏等方式,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的一日生活,丰富了孩子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满足孩子虚荣心的同时令家长很好地发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
通过在一次次的交流与沟通,这些外地的家长明白了不良业余爱好的危害,开始抽出时间关注孩子的言行。他们渐渐明白自己在孩子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渐渐明白家庭教育是克服孩子冷漠心理的首要条件;孩子不仅需要呵护,更需要潜移默化的教育引导;家长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来感染、鼓舞和引导孩子,激发孩子“感恩知足”的感激之情,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之心,并且将这种情感用语言和行动表达出来。孩子得到应有的尊重、关怀,心灵受到触动,主动敞开心扉,帮助家长做事、主动关心家长。这,恰似一屡新鲜空气,使人世间最温暖的情意在家长、孩子们心间弥漫开来。
4、在生活中去培养学生的爱心
培养学生的爱心,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爱心比培养学生的成绩更重要.培养学生的爱心是我们的责任!学生的爱心是要在生活中去培养的,教师应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他们充分的指导和鼓励,让学生充满爱心的生活学习。
爱他人,献爱心往往只需举手之劳。比如,在公共汽车上主动为老人让座;在教室楼道里,主动帮老师抱作业本;主动关心生病或有困难的同学;或在路上热情耐心的回答一位外地人的问路等。当别人需要帮助时,主动去帮助别人,自己会感到幸福,也就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在班上召开“伸出我的手!”献爱心活动,其中有一个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捐了1元钱,同学中有人嘲笑他捐的少。我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捐献不在于数目的多少,而是一份爱心。我们国家十三亿人口,每人一元就是十三亿元,可以给灾区人民解决好多问题!
综上所述,情感教育应该坚持长期感化,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习惯的形成是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过程,教育活动容易短期见效,但情感教育目标是个体终身品质的养成,不能只重视短期效果,而需要长期引导、感化,促进教育对象的内省和自律。情感教育应该追求教育实效。感恩离不开外在的、表层的报恩言行,但最终必须是个体发自内心的真实的自觉情感,才能真正成为个体内化的人格和品质,所以情感教育活动绝不能只流于形式,而要注重各种活动的实际效果,真正促进学生内在感恩情怀与外在自觉行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小学生感恩意识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 李红梅
2、《素质教育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爱心》 李少娟
3、《论外来民工子女的心理偏差与对策研究》
小学生, 冷淡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