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教育要闻 >

袁隆平的励志故事200字左右小学生(袁隆平的励志小故事)

2022-11-09 22:39:45 来源: 用户: 

大家好,雯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袁隆平的励志故事200字左右小学生,袁隆平的励志小故事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解答:

1、 高中毕业后,你会报考哪所大学?这个问题成为袁隆平家人争论的焦点。当时南京政府侨务委员会科长袁兴烈的父亲希望袁隆平自己考上南京重点大学,将来学业有成,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19岁的袁隆平有自己的主见。他想:第一,父亲想报考南京的重点大学,希望他能升官发财。袁隆平对此毫无兴趣。第二,我想去重庆读书。抗战时期的“首都文化”很吸引他。春秋八年的山居生活,让他有了很深的感触。第三,在小学阶段,有一次参观园艺场,他对生机勃勃的花、草、果、树和自然的变化规律产生了兴趣。想到这,他直言不讳地对父母说:“让我报农学院吧!”善良的母亲表达了自己的想法:“龙平,你要认真考虑你父亲的意见。”最后当然是看你自己了!“一个有民主思想的父亲,熟悉隆平的性格。既然他儿子决心学农业,他提出任何反对意见都不好。就这样,袁隆平义无反顾地报考并通过了四川重庆的祥辉学院农业系,高高兴兴地跳进了“农业门”。

2、 1942年初秋,袁隆平从重庆龙门浩小学毕业,进入复兴初级中学。在学习上,袁隆平有一个特点,就是喜欢思考,喜欢提问。一节数学课,讲“有理数”这一章。老师讲了乘法的一个重要规律:同号相乘的数取“”号,绝对值相乘。老师进一步解释,“也就是说,正数乘以正数,负数乘以负数也是正数。”袁隆平一边听一边想。正数乘以正数很好理解。当你乘一个负数时,你必须得到一个正数。为什么?然后他问:“老师,为什么负数乘以负数是正数?”袁隆平虽然没有从老师的回答中得到满意的答案,但却让他对这些抽象的概念产生了兴趣,增强了逻辑思维能力。这些留在脑海里的疑惑,其实是袁隆平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的迹象。他对抽象概念产生了兴趣,动脑子思考,求知欲很强,这让他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