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步原来是向前原文(退步原来是向前)
今天小编肥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退步原来是向前原文,退步原来是向前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这是布袋和尚的一首偈子,一首禅诗。
2、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3、”据说,这首《插秧诗》是南北朝时代的布袋和尚在游化民间的时候,曾经和一些插秧的农人在一起,为了度化他们而作。
4、提起布袋和尚,大家应该并不陌生,实际上,“弥勒菩萨”的这种塑像造型就源于南北朝时代的布袋和尚。
5、布袋和尚的法名也叫“契此”,由于他经常背着一个装着经书、钵盂等日常用具的布袋,行脚游化民间,所以人们称他为“布袋和尚”。
6、在他圆寂时,人们才知道他实际上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
7、布袋和尚的这首诗表面上是描写农人插秧时的见闻觉知,而实际上已经将修道时的内在境界和奥秘全部含摄无余。
8、这首诗表面意思是,插秧人手里拿着秧苗,一撮一撮地插满了水田,插秧时低头就可以看到水田中倒映着的蓝蓝的一望无际的天空和朵朵白云,所插的秧苗需要“根须”清净、没有腐烂,将来才能长成“稻(道)”,插秧时表面上是边插边后退,但却是一直向前的。
9、那么,这首诗真正所蕴含的佛理是什么呢? “手把青秧插满田”中的“田”实际上是指我们的心田——也即所有众生本有的犹如虚空一般的如来藏的光明,这句话中的“插秧”动作是指代我们日常生活中身口意的一切所作所为,如睹物闻声、行走坐卧、语默动静等。
10、整句话的意思是,犹如青秧插满水田一样,我们平时的一切思想、行为和语言等都是在犹如虚空般的如来藏的光明中生起和消失,虽然如此,如来藏空性和光明的本性从来就没有动摇和迁变过。
11、“低头便见水中天”中的“低头”比喻息灭所有妄想和杂念,将所有注意力全部收回来观察、觉照自己的身心;“便见水中天”意为“可以领悟到身心和外境世界的真正面目就像一望无际的虚空一样”。
12、当一个人将全部的注意力用来悉心觉照、体验身心的真正面目时就会发现,我们的身心实际上并非通常所感觉的那样——有血有肉、实实在在、具有质地和重量,而是犹如虚空一般通透无碍、无有任何实性。
13、如果一个人在体验到“不知身是何物”的基础上,进一步悉心参究,渐渐火候到时,就会“桶底脱漏”,身心大放光明,体悟到不生不灭的心性。
14、《心经》中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15、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16、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17、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18、”所以,构成我们身心的“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本性是空的、没有任何自性。
19、既然空是诸法的实相,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和外境实实在在地存在呢?原来在我们的心中存在一种极其隐蔽、细微的心念,这种心念将自己的身心和外境的一切执为实有,犹如看电视的人在电视中执著有活人存在一样,这种执著显然不符合事实真相,是对诸法实相的颠倒执著或错误认取。
20、对于凡夫来说,心中这种细微的错误执著从无始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从来没有消失过,所以凡夫一直处在这种对世界的错误认知中,流浪生死,不能认识诸法的实相。
21、“佛”是梵文“布达”的简称,“布达”的意思就是正觉者,所谓正觉即是从凡夫的这种错觉中觉悟的人。
22、吾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后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
23、所以,众生要想成佛,了悟如来的智慧德相,必须断除内心将诸法执为实有的错误心念。
24、“六根清净方为道”中“六根”就是指“眼耳鼻舌身意”。
25、所谓“六根清净”,从比较浅的层次上来说,就是指这六根对“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境时,内心无有“贪嗔痴”等烦恼心念伴随。
26、佛经中常说凡夫“六根不净”,这并不是说凡夫的六根本身有什么不干净,而是指凡夫的六根对境时,意根中必定有贪嗔痴等烦恼心念生起。
27、犹如食物中掺杂毒物,食物就再也无法食用一般。
28、当我们的六根对境时,如果有贪嗔痴等烦恼心念伴随,那么我们就会感受种种痛苦和衰败。
29、如果六根对境时,我们一方面能够做到让六根如明镜一般照了万象,一方面让自己的意根如如不动,无有分别妄想和破立,无有任何贪嗔烦恼,此即六根清净。
30、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六根清净,就是真正的“道人”,此人一定能够渐渐趋入圣流,深刻体验心的本性。
31、凡夫之所以流浪生死,其根本原因即是六根不净。
32、他们的六根对境时,将自身和外境执为实有的愚痴烦恼就会自然生起;如果外境是可意的,则会生起贪心烦恼;如果外境是不可意的,嗔心烦恼就会随之而起。
33、所以,一个道人应当时时“照顾”好自心,在六根对境时,应利用种种手段不让贪嗔烦恼生起,或者用觉照来消融贪嗔痴等烦恼。
34、“退步原来是向前”中的“退步”比喻将平时关注外境的注意力扭转过来,觉照自己的身心。
35、凡夫不能觉悟的原因就是不肯“退步”,只知道“向前”——也即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都投注在外境上,到外境上去攀缘妄想,而对内心所起的种种错误心念也从来不去观察,对身心的究竟真相也不去参究。
36、任何一个人只要肯“低头”、肯“退步”,就一定能渐渐了悟诸法的真相,所以诗中说“退步原来是向前”! 南无阿弥陀佛。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