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卫卢沟桥(保卫卢沟桥1.291攻略)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守卫卢沟桥(保卫卢沟桥1.291攻略)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七七事变大汉奸竟然是一个老太太!她虽然其貌不扬,但竟然受到过日本亲王的接待。就是这个老太太,在丈夫被杀后也要帮助日本侵略者。
这个老太太的丈夫姓郝,村里人都称她为郝老太太。不过郝老太太虽然姓郝,但她的想法、做的事一点也不好,让所有人唾弃。
因为她是一个十足的汉奸。抗战胜利后,整个华北的人民纷纷声讨她,骂她是日本人的走狗。
恶人终有恶报,郝老太最后的结局也是让人唏嘘。
1937年,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拉开了全面侵华的序幕。当天,日军就进入了郝老太太所在的村子。
村里人全都吓坏了,只有郝老太太非常热情。她带着丈夫夹道欢迎,还为日军送水做饭,不要任何报酬。
日军一看,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自己费尽心思想找一个美化侵略的中国代言人,这下不用找了。
日军对郝老太说,只要和皇军合作,就是良民,皇军保证你们家人的安全。而就在刚刚不久,日军还屠杀了中国第29军,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团3营的战士们壮烈牺牲。
村里人都劝郝老太,日本人是侵略者,不能相信他们的话。可郝老太像是着了魔,谁说的也不听。
此后他们两个老人就负责给日军送水送饭,救治伤员。
日军对她们很满意,送给她们一家很多钱财。还派军官和郝老太合影,制造“中日友好”的假象。
当时日本的画报上还刊登了郝老太给日军送饭的照片,这让她在日军里出了名。郝老太更加相信日军,卖力地讨好日本人。
在1937年9月,郝老太还在自己家中藏了一个日本兵,躲过了我军的追捕。事后,郝老太还热情款待了这个日本鬼子。
但是日本人其实只拿她做一枚棋子。在一次送饭的途中,郝老太的丈夫被日军的炮火炸死了,而日军根本没打算给她一家一个说法。
按照常人的思路,肯定会和日军反目成仇。但是郝老太没有怪罪日本人,反而说老伴自己不小心被炮弹砸中丧命的,不干日本人的事。
村民发现郝老太已经无药可救,再也不劝她了。而郝老太在日军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成了“中日友好”的形象大使。
在卢沟桥事变6周年之际,日本崇仁亲王亲自接见了她,郝老太当时热泪盈眶。之后日本《大东亚战争画报》大篇幅地报道了接见的整个过程,妄图借此向全世界掩盖侵略地暴行。
此后郝老太继续帮助日军,甚至不惜变卖自己的家产,也要让他们吃上饭,穿的暖。
不过郝老太的好日子没多久就到头了。抗战胜利后,日本无条件投降,撤出了中华大地。
人民欢欣鼓舞,在庆祝之余,开始清算汉奸。而郝老太是首当其冲,被冠上了“七七事变第一汉奸”的罪名,人人得而诛之。
人们纷纷寻找郝老太的下落,却发现她不见了踪影!
有人猜测她病死了,毕竟她岁数不小了。也有人猜测她被日军杀害了,因为郝老太知道许多日本人的秘密,所以不能留着她。
不过郝老太死后却免除了人民的审判,可人们至今也不理解为什么郝老太心甘情愿为日本人卖命,都怀疑她是不是脑袋坏了。
请你欣赏关注评论分享
岁月点唱机
30年代抗战歌曲,《保卫卢沟桥》,铿锵有力,绝不失去每一寸土地
02:12
抗战人物故事:“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宛平和卢沟桥就是我的坟墓!”29军三营营长金振中在回答代军长冯治安打来的电话时奋力说出的一句话,冯治安为之动容。
1937年7月6日,日寇全面侵华的前一天晚上,卢沟桥下着大雨,一个老农却站在雨中,他扛着铁锹,全神贯注地盯着远处正在演练的日寇。这位老农就是负责镇守宛平和卢沟桥的29军三营营长金振中。
他只身一人,乔装打扮,冒死来打探的他看到敌人的演练,心中隐隐有种担心。
在此之前,北平已被日伪政权三面包围,只有西南方向的宛平城和卢沟桥还保留着北平地区与华北的联系通道。
全国上下掀起抗日的热潮,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
1936年春天,金振中率部进驻宛平城,也就是卢沟桥的一线。
为激励官兵守土抗敌之志,要求全营官兵吃饭前、睡觉前都要高喊"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二十九军口号。
从1937年开始,日本驻屯军就在丰台道路,周桥一带频繁演习。
1937年7月7日晚7点半,日军开始演习。
晚上十点多,日军声称演习地带传来枪声,并有一名士兵失踪,要进城搜查,遭到219团拒绝。
事实上,这名叫做志村菊次郎的士兵刚入伍没多久,他只是去解手时迷路,20分钟后就自行回归部队。
上级得知消息称失踪士兵已被找到,但是日军联队长牟田口廉也选择隐瞒,并且上报消息称有一名士兵失踪,只为进入宛平城内进行搜查,继续向宛平城的29军挑衅滋事。
当天晚上11时,战争随之打响。
震天动地的枪炮声响起,宛平城和卢沟桥同时遭到突袭。
日寇如潮水般地向我阵地涌来,守卫卢沟桥和宛平城的第219军团第3营在团长吉星文和营长金振中的指挥下奋起反抗。
金振中下令,只要进入我阵地前100尺内,以猛烈火力消灭之,决不放他生还。
七七事变就这样爆发了,战斗异常激烈,三营营部遭到炮击,金振中的随身侍卫两死一伤,可他却依然身先士卒,穿越枪林弹雨,奔走在几个阵地之间,不停高喊着“宁为战死鬼,不当亡国奴”两句誓言激励部下奋勇杀敌。
7月8日,日寇见久攻不下,便派遣樱井德太郎等四人前来谈判,可樱井竟想用武力压服金振中。
“只要你升起白旗,将卢沟桥和宛平献给黄军,我就保你活命。”
听闻此言,金振中大怒,一枪将日寇通一关艾泽击毙。
当他正想继续处决樱井等人时,被部下拦住,刚才还不可一世的樱井已被吓得屁滚尿流。不久,日寇的进攻又开始了。
金阵中将樱井三人绑到城头来羞辱日寇,并顶着敌人密集的炮火,亲率九连,十连增援敌人重点进攻的铁桥阵地。
目睹营长亲自上阵杀敌,守卫铁桥的战士们群情激愤,不畏牺牲,经过两小时的血战,终于将日寇击退。
9日,日寇以十数辆坦克掩护其步兵再次向我城墙扑来。激战中,我军右翼即将被撕开。危急时刻,12连官兵用血肉堵住了缺口,与数倍于己的鬼子展开了白刃战。
金振中立刻命令迫击炮连集中火力消灭敌军坦克,并率领部下绕到敌人左后方突袭日军。日寇大队长一木清直被击毙,鬼子狼狈逃窜。
然而一天后,日寇更加猛烈的炮火铺天盖地地袭来。伤亡惨重的三营将士面对增加了数倍兵力的日寇,却依然宁死不退。
金振中更是率领战士们手举大刀在铁桥上与鬼子反复肉搏,可血战五小时,日寇却越杀越多,最终铁桥东端陷入敌手。
国民革命军29军代军长冯治安打来电话询问战况时,金振中喊出了那句“宛平和卢沟桥就是我的坟墓”的豪言。
冯治安动容,立刻将二营700多人也给了他。
当晚,金振中向二营、三营将士们下达了誓死夺回铁桥的命令。
听到这个命令,许多士兵竟激动地哭了起来,因为七七事变后,大家一直被动挨打,委曲求全,实在太憋屈了。这次终于能主动进攻了。
凌晨2点,战斗打响,11连攻敌正面,9连杀向敌人右后方,12连直插敌人左后方,二营斩断敌人增援之兵,金振中带领6连,10连痛击敌人。身后枪炮声慢慢转为了刺刀拼杀之声,将士们将之前的憋屈用大刀全部发泄在了鬼子身上。
经过奋战,终于夺回了铁桥。
可欢呼中,金振中却倒下了,一名隐藏在黑暗中的鬼子偷袭了他,金振中的左腿被手雷炸断,紧接着又有一颗子弹从他左耳旁钻进右耳下打出,重伤的他立刻被送到了医院。金振中伤好后立刻前往汉口保卫武汉。
三个月的血战,白刃战近百次,可武汉还是没能守住。
之后,他转战数敌,坚持抗战,直到胜利。
金振中被何基沛将军称其为“真正的抗日民族英雄”。
如今国泰民安,国家也强大起来,不会再有人敢轻易来冒犯。但我们不能忘记,正是那些英雄们为保卫国家所作出的努力和牺牲,才有今天的和平生活。
勿忘历史,吾辈自强。
图片一《重返卢沟桥》。1945年10月,中国军队于七七事变八年多后重新回到卢沟桥。1945年10月10日,平津地区受降仪式在故宫太和殿广场举行,中国第11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在日军投降书上签字。
驻守卢沟桥的中国军人形象英挺,代表着守土卫国的正义形象,背后的石碑上斑驳的“卢沟晓月”四个字象征着民族历史的沧桑与荣耀。
由此追溯到八年前,那幅壮怀激烈的卢沟桥守军照片以及青年记者方大曾。
图片二为方大曾《卢沟桥抗战记》。1937年8月1日,上海《世界知识》杂志发表了署名“小方”的《卢沟桥抗战记》及数张照片,25岁的北京记者方大曾,采访了奋勇杀敌的二十九军将士,拍下了身背大刀、步枪,守卫在卢沟桥石狮旁的中国军人英姿。
“我站在卢沟桥上浏览过一幅开朗的美景,令人眷恋,北面正浮起一片辽阔的白云,衬托着永定河岸的原野。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
这是方大曾在《卢沟桥抗战记》中作出的预言,这一预言成为现实,而方大曾于1937年9月30日,在《大公报》上发表《平汉线北段的变化》后,再没有人见过他,这个身挎相机在平汉路前线不断突击的年轻身影,就这样消逝在抗战硝烟之中。
贺 电
尊敬的金乡镇领导,陈寿楠主编,林立科先生及父老乡亲们:
大家上午好!
值此《夏野士集》新书出版之际,我们谨向您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强行进攻“卢沟桥”,中国驻军第29军37师奋起迎击,英雄抗战,揭开了全国抗日的序幕。就在此时此刻,出生在浙江省苍南县金乡镇的夏野士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拿起笔连夜创作了独幕话剧《保卫卢沟桥》的小戏,并在民众中快速演出,大大激励了全民抗日的决心和信心。接着夏野士又不断创作了10多部戏剧作品,在全民抗战中产生巨大的反响,成为一位用文艺形式抗日的轻骑兵。
为纪念这位老前辈,弘扬他的革命精神,现有温州著名戏剧专家陈寿楠老师,历时数十年,精心收录了夏野士在一生中创作的戏剧作品和战地通讯、诗词及部分家属、战友、领导对夏野士的点评和十分珍贵的图片,汇编结集成《夏野士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今天与大家见面了。
《夏野士集》的成功出版,可喜可贺。这不但是我们苍南县的骄傲,也是金乡人的光荣。金乡出了一个抗日英雄夏野士,他的精神将永远鼓舞激励我们在新的征程中,不忘初心,奋勇向前!
《夏野士集》的成功出版,也离不开金乡镇领导关怀和支持!您们是金乡人民的父母官,为金乡人民做了一件流芳百世的大事!
在庆祝新书出版之际,我作为这本书的出版策划,特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感谢!
《夏野士集》出版总策划唐根华敬贺!
2022/08/15
1937年,日军攻占河北一农村。不成想,一个老太太却兴高采烈地说:“欢迎皇军,你们就是救世主…”可没过多久,老太太的老伴就被日军轰炸死了……可是这个老太太竟然觉得这事情不怪日本人,只怪老伴运气不好。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开始全面侵华。他们每侵略一个地方当地的百姓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日军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罄竹难书的罪行。
人民的生活犹如在炼狱一般,他们烧杀抢夺,残害手无寸铁的无辜百姓。在抗日前线的官兵誓死守卫卢沟桥,为了人民的安全奋起抗战。敌我双方死伤严重,一眼望去满目疮痍。
而在1939年7月7日,日军为了祭奠在“七七事变”中被中国军队打死的日本士兵,举办了“慰灵祭”。
但放眼望去,在全是日本兵的“慰灵祭”中,竟有一名年近半百的中国老太太。
她是谁?一个中国人怎么会出现在日本人的地盘?大家一定想不到,照片上这个看起来和蔼可亲的老太太,竟然是个大汉奸!
说起这人就要从1937年开始了,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军攻占了河北的一农村,在日军来到之前,村民们就听到了风声,都纷纷收拾行李逃命,有的往地窖里躲,有的往山上跑。
只是在这个村子里出现了一个特别奇怪的人,她就是郝老太,这位老太太的丈夫姓郝,所以村里人都称她为郝老太。
郝老太与老伴郝大爷这大半辈子都没要自己的孩子,两人携手共度了半生,在当时不要孩子的夫妻还是凤毛麟角,所以在当地的村里几乎都知道他们。
本来村里很同情他们二老的,可是想不到她们面对日本人他们的做法却那么的独特。
日本人是什么人,他们是很残忍的,来中国就是为了霸占中国,他们所到之处几乎是片甲不留的,因此老百姓遇到他们都是唯恐躲避不及的。
当河北沦陷后,河北的大小村庄里的百姓们一时间无处可逃,只求上天保佑,此时,在日军进村的那一刻,显而易见看到路边两旁站着的人们内心有多么的恐惧。
百姓人人自危的同时,却也有少数的人满脸充满了谄媚,在这人群中,郝老太和郝大爷就是这样的人。
郝老太他们还高喊“欢迎皇军进村,你们就是我们的救世主……”这也就是本文开头的一幕。
郝老太这句话一出,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道郝老太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日本人是救世主?这是哪里话呢?他们所到之处一定是浓烟滚滚,几乎是片甲不留了,多少中国无辜的老百姓死在了他们的枪下,有多少人被他们祸害了,怎么在郝老太的眼中他们是救世主了?
其实这件事细细想来也不难想明白,也许这个郝老太其实是想要保护自己吧,毕竟对日本人谄媚他们就不会轻易的伤害自己。
只是没想到这个郝老太做的事情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了。村里人也对他们一家有了重新的认知。
接下来他们做的事情更是让村里人大跌眼镜。郝老太把日本兵全部请进了自己家里,她就和丈夫积极地为日军做饭吃,虽然都是粗茶淡饭,但是日本人吃的不亦乐乎。
郝老太的所作所为可能是日本鬼子自己都想不到,他们会在中国的土地上,遇到像郝老太太这样的良民。这也是日本人的意外收获。
日本人与我军开战的时候,郝老太还不顾死活的给他们去送补给物资,这让日本人对他们更加的信任了。
于是日本人除了经常给郝老太太丰厚的财物,他们还派出官兵跟郝老太太合影,甚至于日本的崇仁亲王还亲自接见了郝老太太,对她以礼相待多方宣传。
日本人一直都在说一套做一套,他们口上说是来中国是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实际上他们的行动早就出卖了他们,他们的心里觉得自己才是世界的统治者,他们把中国人称作支那人,根本不把中国人当人看。
不过他们还是要做做样子的,他们经常会拍那种虚假的照片,来说明他们和中国人多么的友好。
可惜他们制造的这一切中国人都不相信,然而没想到郝老太夫妻两个却是特例,所以日本人对他们夫妻很是欣赏,日本人要把他们夫妻作为典型树立起来。
这样一来郝老太太本人自然是觉得无上荣幸,而侵略者也便于利用郝老太太,营造出中日亲善的假象,给他们在别国烧杀抢掠的种种暴行,蒙上遮羞布。
然而就在郝老太太不余遗力跪舔鬼子的时候,打脸来得猝不及防,跟郝老太太一样不分是非善恶的郝大爷,有次上前线给鬼子运送食物和弹药,结果被鬼子的炮弹炸死。
鬼子根本不会在乎他的,他们明明知道郝大爷已经在路上了,他们还是毫不犹豫的开了炮,在他们眼里郝大爷的命根本不值一提。
这样一来郝老太唯一的陪伴也没有了,她应该是悲伤的,应该认清楚了日本人的嘴脸了吧?可是事实又是很特别的,她不哭不闹,继续为日本人效力。
原来她认为日本人做的没有错,是她的老伴命不好,没看清炮弹的位置,才丢了小命。她这思维逻辑也没谁了,村里人更是对她痛恨不已了。
然而日本人终归战败,郝老太做的事情也一定会受到惩罚的,只要做过日寇快、同胞痛的事,就是可耻的汉奸,跳进黄河都洗不清,到死都翻不了身,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子上!
#头条# 77事变前守卫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
1937年7月7日,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爆发。
1937年7月7日夜晚,日军一部在卢沟桥附近越界演习,向中国驻军寻衅,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这一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日军即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并炮轰宛平城。守卫卢沟桥的29军将士奋起反击。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1940年一天早上,有一个农村妇女领着16岁衣衫不整的女儿来到军营,却找不到侵犯她女儿的人!军长愤怒的让所有士兵都脱掉裤子!
一群村民在村长的带领下在张自忠帐篷里在义正言辞的说着什么?张自忠的脸自始至终都铁青着。
“军长,这事情你可不能不管啊,钱财都是小事,只是这好好的姑娘家,总不能被白白的糟蹋了吧!”
村长一开口,其他村民也纷纷随声附和着。
张自忠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情,他真的没有想到自己队伍里竟然会有这种丧心病狂的士兵!
看着面前群情激愤的村民,张自忠立即做出表态,“大家放心,这件事情我一定会给你们一个圆满的交代。”
张自忠前几天才把队伍带到这个地方,想不到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手下有士兵买东西不给钱也就罢了,竟然还有人趁着月黑风高之时糟蹋良家妇女,还是一个16岁的小姑娘,面对村民们张自忠觉得脸都没地方放!
他把村民们安抚了之后就试探着问:“可否让我见见那个小姑娘?”
村民们有些犹豫,小姑娘刚经历那种事情,情绪本来就不稳定,现在如果看到军营的人出现在面前,情绪恐怕会更糟糕。
张自忠看出村民们的犹豫,他连忙说,“若是那姑娘不同意,我也不强求,这件事情我一定会彻查到底。”
村民们听到张自忠这么说,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让张自忠欣慰的是,那个小姑娘愿意见他。
村民们已经把事情捅到他这里,他就必须彻查,知道事情经过就更好查办了。
张自忠见到小姑娘就非常心疼,不过他说什么都没有用,对姑娘的伤害已经成为事实。
张自忠小心翼翼地询问小姑娘那天晚上事情的发生经过,好在小姑娘聪明,把事情前后经过都说给他听。
张自忠听小姑娘说完之后,安抚了小姑娘几句就怒气冲冲的来到军营!
他让士兵们都在操场上集合!在烈日暴晒下的士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个个都惊恐不已!
张自忠终于开口了,“今日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听说了吧?你们是男人吗?是男人你就敢作敢当地给我站出来,我还佩服你是条汉子。”
可是张自忠说完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他看着底下士兵一个个都低着头,心里更生气了。
这都是他一个个亲手带出来的兵,他实在不敢相信自己手里的兵竟然会做出这种事情。
过了好长时间还是没人应答,张自忠生气地怒吼,“既然没有人自首,那就别怪我无情了。小姑娘说,那小子是摸黑翻墙进来的,虽然没有看清他的样子,但是在拼命挣扎的时候抓伤了那家伙的大腿。你们都给我把裤子脱了,自上而下,从我开始,一排一排到房间里相互检查大腿!”
士兵们听到张自忠这么说,明显有些躁动了,他们都在议论纷纷。
“既然检查,我也不例外,从我开始!”张自忠强调说。
只要大检查,那施暴的人肯定藏不住,随着一个个检查,气氛也越来越焦灼了。
张自忠终于发现了腿被抓伤的人,抬头看到站在他面前的人是警卫队队长孙二勇时,他难以置信!
孙二勇是贫苦人家出身,大字不识几个就当了兵,是一路跟着张自忠过来的老人。他不仅抗日有功,还救过张自忠的命。
抗日战争前期的喜峰口战役中,孙二勇更是凭着一身胆量,一口气砍了18头日本鬼子的脑袋,不可谓不勇猛。
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张自忠临危受命在北平当市长时,有人要刺杀他,还是孙二勇冲上去给张自忠挡了子弹。
更何况孙二勇还率一个连的战士死磕日军的一个旅团,拼死守护卢沟桥。
这一桩桩一件件,孙二勇是立了大功的,事后张自忠还亲自为他戴上了大红花,并让他一步步升到了警卫营营长的位置。
孙二勇在战场上能冲锋陷阵,又对张自忠有救命之恩,张自忠对他自然也是很看重的。
如此下来,孙二勇以后定是会大有作为,但他偏偏在张自忠眼皮子底下犯下了这种不可饶恕的死罪。
孙二勇低着头一言不发,他原本以为天黑没有人会发现,没想到事情最终还是暴露了。
张自忠闭上眼睛,他没有想到这个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兄弟竟然会是这种人,他恨,他恨孙二勇,更恨自己没有把他管教好!
“军长……我……”孙二勇的话还没有说完,张自忠便背过身子。
如果是其他人,张自忠会毫不犹豫地处决,可是现在对方是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是他一手提拔上来的人。
内心进行激烈的挣扎之后,张自忠缓缓开口,“你想让我怎么处置你?”
按照军法,这种事情应当执行枪决,然而张自忠却问出了这句话。
周围的士兵没有一个人敢开口,孙二勇也没有开口说话。
张自忠回过头,眼神里尽是失望,“明日午时,执行枪决。”
一句话决定了孙二勇的生死。
对于张自忠的处置,孙二勇自始至终都没有说一句话。
他知道这件事情是他做错了,他愿意服从命令,接受处罚。
周围的士兵想要开口劝阻,毕竟这个时候大战在即,现在处决孙二勇岂不是灭自己的威风。
可是张自忠却坚持处决孙二勇!他也不想这么做,但是错了就是错了,不管对方的身份是什么,他都应该秉公执法。
第二天,孙二勇被执行枪决的时候,张自忠还托人带话:“我会替你多杀鬼子和照顾你的父母!”
#我来科普# 1937年6月初,第29军加强了对北平市区,郊区的巡逻的守卫,再卢沟桥一带增加了兵力,并对沙岗实行夜间警戒。自1937年6月26日起,第29军对北平实行夜间特别警戒。由第37师师长冯治安负责指挥。
卢沟桥和宛平城的守备更受重视,第29军配置了4个步兵连,并配属重机枪1个连及轻重迫击炮各1个连,共计1400余人。其中将1个步兵连部署于铁路桥东面一带,1个步兵连配置在宛平城西南角河岔一带;第9连驻扎在宛平县城内,第10连作为预备队驻石桥以西大王庙内,重迫击炮连则安排在铁路桥西头,而轻迫击炮连部署于东门内,将重机枪连分拆在城内东南,东北两城角。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挑衅的消息传到了北平市长兼第29军副军长秦德纯处,他急忙派出人员同日方交涉。此时,日方自称失踪士兵已归队,却仍然蛮横地要进城搜查。一面诡称“须明了如何失踪情形,以便谈判”,甚至狂妄要求国军退出宛平西门,待日军进入城东门数十米后,再进行谈判。另一面又增派援军包围宛平。战事一触即发,冀察当局却为防事态扩大,竟同意日方代表前往宛平城作实地调查。翌日晨5时,当谈判代表进入城内不到5分钟,日军即以猛烈炮火轰击宛平县城,并攻占了宛平东北方的沙岗。国军第219团长吉星文忍无可忍,下令还击。卢沟桥事变爆发,拉开了八年抗战序幕。
1937年7月8日晨,日军第1联队第3大队大队长一木清直下令向宛平县城进行攻击,其主力排成4路纵队,向驻守龙王庙及铁路桥的国军猛攻。国军官兵面对占据兵力,火力优势的日军,奋勇拼杀;并冲入敌群展开肉搏战,终因寡不敌众,陷入重围,死伤官兵达180余名。日军也以伤亡百余人的代价占领了龙王庙铁路桥东头。与此同时,日军另一部向宛平县城东门发起强攻,并用猛烈炮火轰击城墙。
卢沟桥的战斗打响后,第29军将领秦德纯,冯治安,张自忠等召开紧急会议(事变后初期,均由张自忠,秦德纯,冯治安等共同决议),并联名致电国民政府,此时表示抗战的决心:“彼方要求须我军撤出卢沟桥城外,方免事态扩大,但我方以国家领土主权所关,未便轻易放弃。倘彼一再压迫,为正当防卫计,不得不与竭力周旋。”
同时,第29军军部发出命令:“卢沟桥即为尔等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秦德纯指示宛平守军:“保卫领土是军人天职,对外战争是我军人的荣誉,务即晓谕全团官兵,牺牲奋斗,坚守阵地,即以宛平城与卢沟桥为吾军坟墓 ,一尺一寸国土,不可轻易让人。”
面对日军以优势兵力向宛平县城大举进犯,国军官兵英勇反击,连续击退日军三次疯狂进攻。激战至1937年7月8日15时50分,日军驻屯军混成第4旅团指挥官河边正三从山海关赶到丰台督战,并增调兵力进关。而第29军官兵继续顽强抵抗,又击退日军几次进攻。日军第1联队第3大队在龙王庙附近渡过永定河,占领西岸,待援军到达后,准备于9日拂晓再攻宛平城。不过8日深夜,吉星文团突然向铁路桥发起夜袭。突击队员分两路秘密接近铁路桥后,从两头夹攻,一举冲入铁路桥阵地,全歼守桥日军。9日凌晨,第29军收复永定河东岸;大大减轻了宛平县城侧后的威胁。#图说军史# #历史真相官# #抗日战争# #国家公祭日#
本文守卫卢沟桥(保卫卢沟桥1.291攻略)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