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友邦成长基金净值(友邦增长组合投资账户)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两天市场有一个热门...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友邦成长基金净值(友邦增长组合投资账户)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两天市场有一个热门话题,就是公募基金离开了A股白马抱团,开始大规模转移南下。

2021年元旦过后恒生指数就持续上涨,南下资金每天都是上百亿净流入,尤其最近几天,连续突破200亿+,市场的热度确实已经起来。

大概是受这个氛围影响,这几天咨询港股开户和港股ETF投资的网友明显变多了,一个个心急火燎的恨不能跑步进场抢钱。

可我想提醒诸位,港股的钱没那么好挣的,我有大几百万在港股炒了也有两三年,可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那边的情况。

香港股市现存大概有250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比A股小了接近一半。港股也有头部抱团的现象,而且比A股要严重的多。港股流通市值44.6万亿,其中规模最大的前25家公司加起来就有21万亿。

1%的公司,占了总规模的47%。

其中腾讯一家就是6万亿,占了港股的1/7。

港股看起来便宜,其实也是结构性的,热门公司腾讯、美团、友邦、港交所等,就像A股的白马股一样,年年上涨,估值绝对不低。至于其余超过95%以上的港股,就是规模惊人的粪坑家族,跌起来没底线的。

市盈率5倍可以跌到3倍,市净率0.8可以跌到0.5,过去几年在港股玩低估值抄底的,钱没多挣,屎没少吃。

简单总结,就是在港股很便宜的那些股,在A股也很便宜,在A股很贵的那一类股,在港股也很贵。腾讯、美团、友邦、港交所这几天刚刚都刷新了历史新高。

以前听说过腰斩抄底,膝斩抄底,这波学习了天灵盖抄底。

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在资金的推动下港股有可能短线还能继续涨,但诸位不要误会港股就是闭眼抢钱,事实上过去几年我中、港、美三地炒股,感觉港股挣钱是最难的。

……

有个风险说一下,这几天场内和港股有关的ETF普遍出现了高溢价。

我截个513550的分时图,能看到图中有两条线,紫线是基金的净值走势,白线是股价走势。正常情况下白线应该贴着紫线,但今天却出现了10%以上的偏离。

通常ETF溢价不会太高,因为溢价高就有人套利。但港股ETF有外汇管制,场内炒的太热,基金公司外汇买光的时候,就会出现无法套利,短时间内溢价乱飙的乱象。

之前纳指ETF就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一度炒出了20%的溢价,不明情况的股民买入吃了大亏。总之一些中小规模的ETF投资还是要警惕溢价风险,或者简单一些,不懂的就不买。

……

 白马股今天进一步回调,茅20指数-1.98%,从市场上资金表现来看,短线调整还没结束。这几天是钝刀子割肉,没有暴跌,但每天都跌一点。我刚看了一下自己的持仓组合K线,2021年赚的钱都吐回去了。

有不少网友留言问现在能不能买入上车,我建议再等等,左侧下跌的时候不接刀子是交易习惯,这几天陆续有人下车,那就让它们卖舒服了再说。等到什么时候组合表现重新强于市场平均表现了,再考虑出手捞。

还有要注意的就是别看哪个跌的多就想买,其实跌的多反而说明问题大,比如洋河最近的表现就很失常,本来我琢磨它200以上稳住了是不是能加点,结果直接给尿到了190,这我反而不想买了。

我的经验是回调时抗跌的股票,后面涨起来反而更厉害。回调超预期的股票,不要贪这便宜。

……

1、宝钢宣布计划不超过40亿回购股份,回购价格上限是8.09元人民币。宝钢勉强也算是个“茅”,但问题是它这个赛道太传统,实在缺乏想象力。8.09元的回购上限定的其实不算高,也就20%空间。

2、东财子公司东财证券2020年营收45.95亿,增长77%,利润28.93亿,增长104%。

3、境外基金欧亚成长基金减持了其持有的茅台股份5.9%份额,3季度末持有7611804股,最新持仓7161704股。很多媒体都报道了这个新闻,但我刚算了一下,这减持的金额不是才9亿么...?

#保险# 看一个行业,一定要带着自己的框架和问题,否则越看越迷茫。保险的框架,我写过,就是看负债端(新增保单)和资产端(十年期国债利率+2%)。近期保险股的上涨,主要还是十年期国债利率大幅回升。但新增保单呢,属于一塌糊涂,所以对保险股的分歧核心就是看明年的保单销售情况。

保险是周期行业、偏可选消费,但我国保险深度(人均保费金额等)还很低。所以,这是一个有成长性的周期行业。赛道仍有机会,值得我们去跟踪,下面是天风一个相对乐观的看法,大家可以听听。

纪要:保险行业真的无法走出低谷了吗?

 

总体看法:

市场普遍预期是人身险会长期陷入低谷,原因是人海战术难以持续、互联网保险冲击传统保险,但实际并不是这样,明年有望走出低谷,原因是行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年金险的需求在提升、大公司差异化服务和科技赋能能提升人均产能、疫情后的经济复苏、监管政策在陆续出台。2018-2020年行业已经低迷了三年,积极变化已经出现,健康医疗的服务体系构建的日趋完善,行业发展空间还很大。

 

1、行业格局变化

互联网保险、经纪代理、中小保险公司产品这几年都在扰动格局,但这些因素在收敛,行业格局在优化。巨头的自有平台有天花板,相互宝参保人数已经开始下降,蚂蚁的保险业务极限空间为1100亿元,未来更多还是稳健增长,中小公司当时为了应对现金流平衡,2018年开始价格战销售很多重疾险,2019H2开始逐步退出市场,性价比越来越低,今年趋势延续,赔付比例从30%上升到45%。

 

2、年金险的需求提升

银行理财净值化,基金承接风偏高的资金,居民的理财需求向年金险有所迁移,开门红数据各家都不错,年金险销售向好也会自上而下的带来健康险的销售和代理人的销售意愿,具有共振效应。

 

3、大公司的差异化服务能力增强

差异化服务确实产生了影响,包括健康医疗和养老,平安太保友邦构建的医疗服务体系比较完善,平安2016年就提出产品+服务的概念,但代理人没有充分意识到,太保2019年才开始搭建但可以充分下沉到代理人的团队,会更好的拉动健康险的销售,养老这块泰康做的比较好,太保和平安最近的布局步伐在加快,大公司已经走在前面,形成自己的竞争力之一。太保上周出基本法,导向绩优,大家都在升级基本法,形成机制的保证。

 

4、经济复苏

受疫情影响较大,恢复较慢,滞后于可选消费。

 

5、政策陆续出台

年初出台健康险的政策说2025年商业健康险规模要达到2万亿元,相当于复合增速20%,虽然比较难,但可以期待更多政策落地。12.9国常会提到人身险的扩面指引,比如发展多样化的养老保险等。税收优惠也是有利于保险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可以进一步期待,以及更多政策可能出来鼓励创新保险险种的推出。

 

6、行业空间

寿险深度中国内地不到3%,空间很大。重疾险深度为18%,覆盖的人群并不是很广,所以并不低,还有一倍的空间,跟供给端有很大的关系,下沉市场覆盖率高、中高端客户的服务能力不够,所以供需没有很好的匹配,这今年发展略显低迷。

 

7、明年展望

开门红做的还不错,平安太保基数较低,能做到两位数的增长,未来要观察是否能带来正反馈,带动更多的产品销售。重疾险的销售能提升多少,需要数据逐步验证,双十二数据超预期。新业务价值增速一季度预计平安15%+、太保18%、新华12%,全年预期为平安10%、太保15%、新华10%。资产端,长端利率预期有了积极变化,利差有望扩大,久期缺口不断缩小,利率风险减小。估值上,平安2021年PEV为1.02倍,太保是0.68倍,新华是0.7倍,都相对较低。首推太保,经营风格转向偏积极,长期转型可期,科技和养老社区的布局较快,短期业绩稍微低迷,费用投放也不够,但转型已经在路上,明年值得期待。

本文友邦成长基金净值(友邦增长组合投资账户)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