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企业动态 >

乡试秀才,会试举人,殿试什么(科举考试的四个阶段 乡试(秀才) 会试(举人) 会试(秀才) 殿试()

2022-08-07 18:09:27 来源: 用户: 

您好,今天小花就为大家解答关于乡试秀才,会试举人,殿试什么,科举考试的四个阶段 乡试,秀才 会试,举人 会试,秀才 殿试,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应该是这样的:童生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

2、  二、扩展介绍:  中国封建王朝通过设立各种科目公开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3、科举制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光绪二十七年(1901),武科考试正式废止,历经1300余年。

4、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对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观念和社会风尚有重大影响。

5、  清代科举程序: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

6、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

7、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

8、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

9、这是“功名”的起点。

10、  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

11、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12、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1)乡试,(2)会试,(3)殿试。

13、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

14、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

15、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

16、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17、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

18、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19、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20、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

21、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

22、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23、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

24、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

25、殿试分三甲录取。

26、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27、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28、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本文就讲到这里,希望大家会喜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