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2底耶沙高地(激战2底耶沙高地白兰度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激战2底耶沙高地(激战2底耶沙高地白兰度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乌格列达尔激战:乌72旅播放战斗视频,此前有消息称该旅临阵脱逃,但各种迹象:乌军仍然牢牢地控制该处要点!】
近日,俄罗斯第155独立海军陆战旅进攻乌格列达尔,与其正面对抗的是乌克兰第72机械化步兵旅,早前有消息称,该旅士兵临阵脱逃。
可是1月28日,乌克兰第72旅发布了作战视频:宽阔的平原上,俄军装甲突击车在前进,但是遭遇乌军即精准炮火打击,在士兵放弃车辆徒步进攻时,该俄军突击分队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乌格列达尔处于平原中的一块高地,居高临下,以炮火可以控制方圆30公里的范围,易守难攻,而乌克兰南方作战司令部发言人称,当下乌军的主要作战任务就是杀伤俄有生力量。
从昨天网络上同时传出的乌格列达尔镇内并未破损严重,安静的视频,可以判断:乌克兰第72机械化步兵旅,还牢牢的控制该处战略要点。
1980年中越法卡山激战。为争夺阵地,双方罕见进行了白刃战。我方12勇士全部牺牲,班长至死咬住越军的耳朵,英勇的场景令人动容。
法卡山位于广西省凭祥市,是中越边界山峰,共有5个高地。1980年初,越南突然发动猛烈攻击,抢占我国的法卡山多处阵地。我军某团五连快速集合赶战场,由于前线3、4、5号阵地面积过于狭窄,我方只能以排为单位反击。
五连长邱潭安决定率领战斗意志最强烈的三排率先进入阵地。其中三班负责防守3号阵地,七班负责守5号阵地,而九班负责坚守4号阵地,年轻的战士们知道此去将可能将血染疆场,但谁都没有意料到战况会如此惨烈。
三班的将士们还没有来得及修筑工事就遭到越军的首轮火力覆盖,多人受伤,仍顽强的顶住对方猛烈进攻。随着越军重炮的多轮打击和占人数优势的持续冲锋,负责指挥作战的苏开华排长不幸壮烈牺牲,他的腹部被炮弹的碎片炸开,肠子流了出来。大家发誓要报仇雪恨。
我军负责其它阵地的战士们情况也不容乐观。恼羞成怒的敌人几十分钟向狭小法卡山的主峰阵地倾泻了1000多枚榴弹炮弹,空气中弥漫着碎石粉末与滚滚硝烟。由于通信的电话线路被炸断,无线设备又受到敌人干扰,五连一时得不到增援,只剩下三分之一人员。邱连长受重伤仍不下火线,下令增援处于最前沿的5号阵地。
在越军数轮重炮的覆盖下,5号阵地伤亡十分惨重。七班和火箭筒班两个班,包括轻重伤员在内只剩下12人。他们顽强击退越军近10次进攻。直到最后弹药全部耗尽。班长看了看倒在身边的战友,坚定地对剩下的战士们喊到:“同志们,我们绝对不投降,要拼到最后一人。”
于是他们将身边可用的铁锹、刺刀甚至石块都用作战的武器,与越军展开了肉搏。这批平均年龄只有20岁左右的新兵面对人数众多的越军以命相拼,没有后退一步,直到12名勇士全部献出了生命。其中班长至死都咬住越军耳朵。
由于我军战士英勇奋战,数年的法卡山战斗最后以我国胜利而告终。后来,两国谈判签署了边界协定。由于我军作战中实际控制的优势,法卡山3号主峰重新竖起新勘定的界碑,法卡山的1、2、3号高地归中国,4、5号高地归越南,划界结果优于1979年的对半平分的状况。
事实上,对越自卫反击战分为两个阶段:前期是自卫反击战,也就是1979年的战斗,我军迅速形成了威逼河内态势。后来是越南的反扑,双方在老山、者阴山和法卡山等地区一直对峙到1989年。期间我军总共牺牲1589人,负伤3014人。越军伤亡人数在30695人。
40多年过去了,战火纷飞的硝烟早已经散尽,但是英烈们流血牺牲的地方仍然是飘着五星红旗的我国神圣的领土。一个个刻在墓碑上的英雄名字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模糊,但是他们的事迹将永远被祖国和人民所铭记。
有机会去广西、云南边境时,千万不要忘了去烈士陵园看看。如今的繁华盛世来之不易。
#头条创作挑战赛#砥平里之战导致麦克阿瑟被解除职务,也迫使美国政府走向了谈判桌
1951年4月11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以麦克阿瑟未能全力支持美国和联合国的政策为由解除了他的“联合国”司令的职务,美国陆军副参谋长李奇微接替了他的职务。杜鲁门将桀骜不驯的麦克阿瑟除了他“目无君王”之外,很关键一点就是在砥平里之战中,美国在战略上的惨败。
1951年,“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时年70岁,62岁封帅(五星上将)。
1951年,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时年53岁,57岁封帅。
麦克阿瑟毕业于世界著名军事院校西点军校,彭德怀毕业于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名不见经传湖南陆军军官讲武堂因彭德怀名垂青史。
砥平里之战是在第四次战役中,志愿军与美军发生的一场规模并不大的战斗,地点在朝鲜京畿道杨平郡砥平里(今属韩国)。时间是1951年2月13日至2月15日。
其过程是志愿军8个团奉命进攻由美军第2步兵师三个营和与法军的一个营驻守的砥平里,结局是志愿军撤退,联合国军获胜。美军称此役为“朝鲜战争中的葛底斯堡战役”。实际却是美军取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战略上美国却彻底输了。
被我军围困在砥平里的美法军总数统计为5千余人,志愿军进攻部队总计八个团(其中四个团不满员)总计约1.5万余人。
1951年2月12日,全权负责第四次战役的邓华认为,砥平里的美军有南逃迹象,因此必须将这股美军截击歼灭,趁机夺取砥平里,由志愿军第119师师长徐国夫实施统一指挥。以116师、115师和126师部分兵力包围打援。随即,徐国夫召集担任主攻的几个团的领导参加开战前作战会议。会议决定,参战各部队定于2月13日下午4时半开始进攻。
美军具体负责防守的第23团团长弗里曼上校接到军部情报后,将军队聚拢,组成了一个直径只有1.6公里的环形防御阵地固守待援,实际上砥平里地处低处,其实并不适合防御,然而美军有空中支援和装甲火力加持,最重要的是志愿军缺乏火炮和装甲部队。美军是完全有条件驻守,美军阵地全长只有约5公里,一共12个连阵地,平均每米有近1名美军士兵,火力密度达到了恐怖的地步。
我军的经过两昼夜激战,砥平里外围高地虽然均被志愿军攻占,但核心阵地始终没有攻破,联合国军收缩兵力在不到两平方千米的起伏地带,凭借房屋,据点式工事及强大炮火与坦克支援顽强固守。至2月15日拂晓,进攻方与守军形成了对峙。此时徐国夫接到邓华的命令,求进攻砥平里的部队立即撤出战斗。原来邓华认为我军以现有兵力火力难以攻下,并且联合国军增援部队也抵近砥平里。判明上述情况后,邓华做出撤出战斗的命令。此战役后,23团和法国营获得美国总统的优异服役部队嘉奖令。此战导致美军法联军51人死亡、250人受伤、42人被俘。
虽然砥平里之战我军没有达到作战目的,但为第四次战役赢得时间,在整个第四次战役期间,志愿军在非常艰难的条件下,历时87天,取得了毙伤俘敌7.8万余人(其中志愿军伤亡4.2万余人),完成防御任务,为进行第五次战役创造了有利条件。
至于麦克阿瑟本人他的军事能力实在不敢恭维,整个朝鲜战争除了仁川登陆是亮点,多数时候表现平庸,也不擅于用人,美军陆军史上最大的败仗、最多的投降人数(1942年菲律宾3万美军投降)就是麦克阿瑟指挥的,第四次战役结束的前十天他被解除职务,“联合国”军迎来了他的第二任司令官,时年66岁的李奇微。
李奇微的到来让前线的“联合国”军明确了在朝鲜战场的战略目标,他的磁性战术,使得同样的兵力火力产生了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就是李奇微作为一名优秀指挥官的本领。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我在战争中唯一的一张照片,是我们分队在400高地的合影照
【原创】作者 老K
这是战争的第四天。
时间:1979年2月19日。
地点:越南谅山省禄平县支马地区的400高地。
战争开始前的头一天(2月16日)傍晚时分,我们从广西宁明县的峙浪公社靠近边境的夹颈附近出发,翻越了海拔800米的大岭(我国境内)和海拔1357米的公母山(中越边境界山)。攀悬崖、过峭壁、跨越人迹罕至的深涧,经过12个小时的连夜奔袭,2月17日凌晨5点左右到达了敌人纵深的作战位置。
三天来,经过激战连续夺取了612高地、540高地等敌人的控制要点。消灭了敌人的一个公安团部——龙头村的守敌。
战争的第四天,进入了阵地防御和清剿残敌的阶段。
这天,战场上偶尔有枪声从远处传来,阵地上难得的一派和平气氛。
团部的宣传干事到我们分队防御的一线阵地400高地来采访。我们有了这个机会,战友们拍了一张战场上的合影。当时条件下,这是很难得的一张珍贵的合影照。
这张照片一共13人。其中有3个连排干部,有通信兵、号目、卫生员、军医、医助。有给我们带路的向导,还有一个越语翻译,这个越语翻译四年前曾是越军北方部队的士兵。
号目手榴弹袋里的手榴弹,几天后的深夜在执行一次侦察任务中派上了用场。
这个照片中少了两位战友,他们在前一天的战斗中牺牲了。一位是通信班长徐汝杰烈士,牺牲时21岁,河南太康人。一位是步谈机报务员肖铭昌烈士,河南商城人,牺牲时19岁。
42年前,一张照片,难得的合影,永远的纪念!
图一 1979年2月19日在越南谅山省禄平县支马地区龙头村附近400高地合影。
图二 照片的拍摄地是越南谅山省禄平县的支马地区的400高地。从五万分之一的军用地图上可以看出,400高地扼守敌公安团部所在龙头村和敌123团团直和3营据守的班快村公路经过之处,位置险要。
#我和祖国在一起##战场装备#
1937 年8月,日军用飞机轰炸作掩护,2000多人由苏林口潜入,抄袭居庸关的后方阵地。关键时刻,汤恩伯发布了一道悬赏令:凡参加反攻的部队,如果能先行攻下羊圈子和河西高地两点中之任何一处,赏国币一万元。
这个悬赏令一发出来,顿时军心大振,我军喊杀震天,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终于夺下了河西高地,这一战杀死日寇630多人,遏制了日寇疯狂的攻势。
不过最终因为孤立无援,南口还是失陷了,随后日寇又进入了八达岭。
看这群日军得意洋洋的样子,好像他们吃定了我们一样,据说日军当时号称三个月内结束大陆战争。
口气不小!
最后的事实证明,日本鬼子打错了算盘!
#历史# #抗日战争#
一个连挡住美军一个师在城山、芒山等高地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没让美军前进一步,并全身而退。战斗不大,但是其惨烈程度却是在整个抗美援朝期间,屈指可数。39军117师350团1营1连,1952年4月16日奉命接替友邻部队防御作战任务,
此时,敌人将我军190.8高地的防御部队视为眼中钉,肉中刺。5月初,美军第四十五师在334、418、346.6高地集结重兵,多次向我军190.8高地发动进攻。
5月18日9 时。敌人一个班向190.8高地实施侦察。一连五班哨兵发现敌人向我阵地靠近。班长马上命令进入阵地,战士王升哗哗一声拉开枪栓瞄准敌人,班长伸手按住战士王升的枪,告诉大家不要开枪,等敌人靠近点。当敌人接近我阵地战壕约100米的距离时,突然开火毙敌数名。敌人发现我军防御阵地的部队后,紧接着以两个排的兵力,像恶狼一般嚎叫着连续冲击5次,都被五班击退,毙伤敌人30余名。
5月19日天刚蒙蒙亮,敌人以一个连的兵力发动猛烈的攻击,五班在上级部队的炮火支援下,连续打退敌人7次冲击。下午3时许,敌派出8架F——84战斗机,两个排的步兵在十多辆坦克引导掩护下,再次发动猛烈的攻击。五、六班与敌人展开了激战,所有火器全部开火,手榴弹、爆破筒连续投向敌群,打得敌人血肉横飞,哇哇嚎叫败下阵去。这一天激战毙伤敌人50多名,击毁坦克一辆,击伤数辆。
5月21日,五、六班继续与敌人激战。敌人先后4次向190.8高地发动攻击,从早晨战至黄昏。美四十五师遭我军3天连续打击后,伤亡惨重,被迫暂时停止进攻。
6月12日,敌人经过20余天的休整,再次发动更大规模的攻势。首先,敌炮兵群集中远近距离各种口径火炮,向一连阵地轰击,无数的炮弹和炸弹像暴风骤雨般地倾泻在阵地上,炸得地动山摇,树木连根掀起。敌人约一个团的兵力,在52架飞机轮番扫射的掩护下,驱动30余辆坦克,向190.8高地发动最猛烈的攻击。连长陈玉连命令各班排全部进入阵地,英勇顽强与敌激战5小时,打退敌人4次大规模的进攻。敌我双方伤亡很大,毙伤敌人数百名,击毁敌方坦克7辆。10时,因连长牺牲和敌众我寡,190.8高地失守,五、六班被迫转入坚守坑道。
6月13日,敌人两个步兵营,在12架飞机,10辆坦克的掩护下,向190.8高地以北第一无名高地一、三排防御阵地连续冲击6次,战斗到下午2时许,无名高地被敌占领,一、三排退守坑道。敌攻占我防御阵地后,以手榴弹、机关枪向坑道内投掷扫射,用炸药爆破坑道口并施放烟幕毒气等。有些班、排战士退守坑道后,因敌人施放毒气,爆破封闭堵死坑道而壮烈牺牲。六班在班长高云和的率领下,转入坑道,立即组织火力守住坑道口不让敌人接近。敌人向坑道内施放毒气时,命令战士戴上防毒面具,无防毒面具者都用尿、水打湿毛巾捂住口鼻,用大衣被子扇风排毒。半夜听到敌人在坑道13上面挖坑埋炸药,企图爆破坑道口的响声时,立即命令副班长芮朝寿带领3名战士乘夜色敌照明弹之光,迅速冲出坑道,突然开火将敌歼灭,保住了坑道口的安全。
6月14日,敌人以燃烧弹和火焰喷射器向我各坑道攻击。我坚守坑道的部队,在8个炮兵连的炮火支援下,不断出击,将敌驱逐。夜9时许,营命令二连、三连一个排、机枪连一个排,在师团炮火支援下,向190.8高地反击,经激战夺取敌抢占的阵地,三连连长李汉友带领部分人员进入坑道,增强了坚守坑道任务的兵力。
6月15日,敌一个连向第二无名高地一连一排发动最后一次进攻,被我击退,毙伤敌50余名。傍晚,敌约一个营在190.8南北高地构筑工事,设置障碍,企图发动新的大规模进攻。为打击敌人猖狂气焰,师部组织两个团的兵力,在4个炮兵团火力支援下,于晚上10时50分,向占领190.8各高地之敌实施强大的反击。一连坚守坑道各班排乘敌混乱之际,跃出坑道,勇猛杀敌,密切配合反击部队胜利完成任务。在这次战斗中,退守坑道部队从13日起已经缺粮断水。六班把仅有的半壶水,向坑道内22名战友,互相传送,没有一个人喝一口,最后让给伤员喝。有的把自己的尿用杯子装着用来解渴,有的以背贴墙,怀抱手榴弹取凉,有的用牙膏充饥。
6月16日晚,坚守坑道5天5夜的部队,奉命突破敌人包围,返回主阵地:在突围撤退前,各班排召开了党团骨干会议,不允许丢失一个伤病员,不给敌人留下一枪一弹。凌晨,天空阴沉,各班、排按照突击分队在前,伤病员在中,掩护分队在后的序列,静悄悄地一个个跃出坑道,按原先预定的路线隐蔽有序地进行转移。全部安全返回主阵地。
在此次战斗中,共歼敌2000多名,击毁敌坦克10余辆,全连荣立集体二等功,二排荣立集体一等功,六班获得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的“战斗英雄班”光荣称号,班长高云和荣立特等功,并被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历史有知识# #历史# #历史真相官#
1979年2月21日,162师485团接到了一个命令,攻占敌244高地。
战斗打响后,由485团长黄秋贵,政委李文友亲自指挥,派出1营和2营对244高地进行攻坚战。
我军为什么非要打244高地不可呢?
244高地紧邻公路,由在地势较高的山上,越军可以用244高地,控制复合县至东溪和高平的交通。
这里是一咽喉要道,越军不惜代价构筑了环形工事,利用山地优势将40多个碉堡连成一片。
如果我军绕过244高地,会增加上百公里的行军距离。
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我军不可能舍近求远。
所以,打244高地势在必得。
战斗正式打响后,485团的战士们兵分三路,对244高地展开了猛攻。
7连连长李东江负伤后不下前线继续代队冲锋。
火箭筒手钟均元为了摧毁越军碉堡,不顾射击位置不佳,将双手烧伤。
战士们没有一个退下来的,全部拿枪冲锋,负伤后依然坚持在前线。
经过2个小时的激战,244高地被我军拿下,越军不甘心失败,派出部队进行反扑,结果无功而返。
这是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的一个小战役,却也体现出了我军的顽强战斗力。
战争结束后,485团团长黄秋贵得到了晋升,最后由军级待遇退休,政委战后晋升为某师政委,其余参战将士们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嘉奖。
对于越南的这次惩戒性质战争,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提及,但这些参战老兵们,不能被人们遗忘。
他们是有功的人,也是国家的忠实保护者,向他们致敬。
瓜岛美军在岐阜高地声东击西从背后拿下27高地,使一直注重正面防守的日军釜底抽薪
瓜岛美军岐阜高地,1月2日6时30分,第132步兵团准时对岐阜高地发起新一轮进攻。在猛烈的炮火和航空火力掩护下,3营从31高地出发,首先向日军5中队展开攻击。激战结果仍和先前一般无二,在日军密集火力打击下,3营连续组织了2次冲锋都没有成功,只得在31高地南面丛林就地固守。当天3营阵亡4人、18人受伤,宣称击毙日军15人。
在3营进攻的同时,美军1营也从29高地和30高地之间的山谷跃出,以C连为先导向西南发起攻击,直插日军6中队和7中队的结合部。当日军集中火力拦阻C连进攻时,跟进的A连突然展开队形,向东南绕过日军防线,然后转向西南,B连紧随其后,进行相同的战术机动。10:00,A连、B连先后抵达岐阜高地东面。随后,C连粉碎了日军狙击,顺利和主力会合。接着,1营在岐阜高地东翼建立新防线,其左翼一直延伸到27高地附近,成功掩护了在27高地2营的展开。当天,1营宣称击毙25名日军,自己仅有2人阵亡、4人负伤。
虽然1营打了个漂亮仗,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2营对27高地的攻击。6:30,2营从东南坡前沿丛林地带跃出,各连呈一字纵列前进。7:30,2营展开队形:E连为左翼、F连为右翼,G连和H连为预备队,从东南向岐阜高地背后的27高地主峰冲击。虽然攀登过程中,各连遇到了不小的地形障碍,但幸运的是没有遭到日军的火力拦阻,在西北坡驻防的日军第8中队的注意力完全被北面所吸引,他们时刻准备着向北增援,却没想到后院起火了。
9:07,美军E连首先登顶。接着,美军2营全营于11:30全部登顶,日军完全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远在重庆的老蒋得知松山激战多日,伤亡数千人仍未攻克,便严令第八军必须在“九一八”前拿下松山,否则正副军长均军法从事。
这时候美国军事顾问就建议,把地道挖到子高地的下面,然后引爆炸药,就可以摧毁子高地上的日军暗堡。李弥采纳了这个建议。
第八军荣誉第一师上校参谋刘华回忆说,第八军当初的打算是,当把地道挖掘到子高地下面后,就放置六吨炸药,六吨炸药足以将子高地摧毁。但是,就在地道挖到一半的时候,远征军发现山上的日军在挖竖井。他们企图用竖井阻止远征军的地道进攻。
当时,子高地上的日军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就是一只蛤蟆也无法从子高地上逃出,而悬崖之下,远征军的工兵在偷偷地挖掘地道,日军又怎么能够知道这个秘密?
唯一的解释就是,日军截取并破译了第八军的电报,这和第20集团军攻打腾冲时,电报被截获如出一辙。
由于日军也在远征军的上方开挖竖井,地道再向前开挖,就会被竖井拦截,于是第八军决定提前炸掉子高地。刘华说,当时地道里只能放置3吨黄色炸药。
8月20日上午,李弥下令引爆。几秒钟后,一声闷响,大地微微抖动,一股黄色的浓烟缓缓上升,久经不散。子高地上的日军除了四名被炸得奄奄一息的日军外,其余的全被炸死,而子高地周边的日军也被震昏。荣三团将士们一呼而上,占领了松山最高峰子高地。
然而,那些没有受到重创的日军阵地,还在负隅顽抗。一直到8月末,松山还没有被完全占领,战争依旧异常激烈。有的阵地白天被远征军占领,而夜晚又被日军夺回。
困兽犹斗的日军此时已经弹尽粮绝。据日本《缅甸作战》记载:“二十九日,断粮第三天,金光少佐下令吃人肉。这项命令被解释为只对敌人有效。于是,像一群野兽一样的日军将刚刚死去或者还没有死去的远征军战士拖进战壕里,燃起火堆,砍下胳膊和大腿,血淋淋地烧烤。
双方的苦斗还在继续。有一个连攻上了日军的阵地,最后只剩下了连长和12名士兵。而在日军的掩体里,发现了二十多具日军的尸体。在掩体内外,双方士兵扭在一起抱打而死的,有六十多对。
刘华说,有一天晚上,荣三团团长赵发毕丢失了主峰阵地,被日军赶了山下。军长何绍周闻讯大怒,要枪毙赵发毕。赵发毕是何绍周的外甥。军部里所有人都替赵发毕求情,何绍周余怒未消,责令赵发毕当天戴罪立功,夺回阵地。
这时候,第八军几乎伤亡殆尽,成建制的部队只剩下了特务营。据《德宏团结报》的文章《松山大战中的李弥将军》记载:夜晚,李弥手持一把冲锋枪,头戴钢盔,身背大刀,带着特务营摸上了被日军占领的主峰阵地。一夜激战后,主峰阵地又回到了第八军手中。天亮,李弥被人从山上扶下来,双眼圆睁,目眦尽裂,满脸血污,负伤多处,毛呢军服变成了碎片,人已经走形了。
当天,炮兵出身的松山战役日军指挥官金光惠次郎,被远征军一发炮弹炸成了碎片。之后,日军烧毁了军旗。第56师团第113联队的番号在日本军队中永远也不会再有了。
中国军队向最后的阵地发起冲击。309团团长陈永思手执冲锋枪,亲自督战,身负重伤,被抬下阵地。代团长王光伟继续带队冲锋,也身负重伤。撤下阵地的时候,309团仅剩几十名官兵,划归荣誉第三团团长赵发毕指挥。
两天后的9月8日,松山最后一块阵地被攻克。当时,李弥坐在第八军军部外的一块大石头上,全身沐浴在如血的残阳中。当参谋长向李弥报告松山被全部攻克的消息时,李弥僵直地坐着,一言不发,眼泪却一下子滚了出来。
松山激战,前后长达95天,大的攻守多达十次,史称“十战松山”。此役过后,当地人说,松山上的每一把泥土都被战火熏烤过,被鲜血浸泡过。在松山随便抓起一把土,都能找到弹壳。松山已被染成了红色。此役,中国军队投入10个团2万人,伤亡7763人。
而日军守备队1260人被全歼,最后的几十名日军在松山被攻克后,向西面逃跑,结果被悉数击毙。中国军队在日军的掩体里还找到了二十多名勤杂兵和十几名慰安妇。
第11集团军司令黄杰后来在回忆录中写到了松山战役的惨烈:“在松山,没有一颗树上没钻有子弹,没有一片树叶没有弹孔。第八军在这里长眠着六千勇士,终于踏上了松山的山头。”
弹指一挥间,现在还健在地参加过松山战役的抗战老兵已经不多了,希望老人家们都能安享晚年!
活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英雄,万人敬仰!
逝去,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丰碑,永矗人间!#战争风云#
瓜岛美军进攻马坦尼考河以西的高地群和克鲁斯角,在小河河口高地群与日军发生激战
11月18日,美军第182步兵团2营在陆战8团掩护下,在马坦尼考河口600米处渡河,向66高地发动进攻。该营首先爬上第一条山脊线的制高点-75高地,然后向西南推进,迂回66高地距75高地约1800米侧翼。虽然没有遇到日军的抵抗,但该营毫无战斗经验,推进极为缓慢。他们背负满负荷的弹药、粮秣和饮水爬山,直到中午都没能爬到山顶。抵达山顶后,步兵们开始在66高地西面和南面挖掘散兵坑和机枪火力点。兵力部署为G连是左翼,F连是右翼,E连为预备队,H连在营部背后建立迫机炮阵地。
下午,G连的2名军官和30名士兵进入南部河谷地带寻找水源。在57高地的水洞附近和第228步兵联队6中队相遇,1名军官和1名士兵被日军击毙。随后,2营出兵救回了抢水队。
第182步兵团1营,在弗朗西斯·麦克格洛温中校带领下,于11月19日拂晓渡过马坦尼考河。该营沿着北部山地和海岸之间平原推进。其中,陆战8团B连根据塞伯尔的命令,向78高地推进,掩护1营左翼。在河西岸约400码,1营遭到日军猛烈火力拦阻,但没发生大规模战斗。接着,全营小心翼翼地向克鲁斯角推进。
进入克鲁斯角时,美军陆战B连遭到日军第16步兵联队10中队猛烈抵抗,后撤。接着,B连再次出击,但依旧被日军猛烈火力顶死。战至中午,麦克格洛温的1营在克鲁斯角以东停住了脚步,被迫就地掘壕固守,陆战8团B连归建。第182步兵团1营和2营防线之间存在着宽约900米的缺口。接到美军进攻的消息后,第16步兵联队长堺吉嗣大佐决心以建制完整的1中队为先导,3大队跟进,向美军实施反击,保住小河河口一线高地群。11月19日夜到20日凌晨,日军1中队经过急行军从后方突然抵达河口,在1营正面占领了阵地。接着,第2野炮兵联队和第38山炮联队一部以猛烈炮火轰击美军阵地。20日拂晓,日军1中队向美军1营左翼实施反击,将美军击退350米之多。美军塞伯尔将军、作战官加文中校、情报官戴尔少校得知消息后感到极为震惊,严令美军1营立即在飞机和火炮支援下展开反击。
本文激战2底耶沙高地(激战2底耶沙高地白兰度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