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爵信,爵信家具有限公司)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跟后来一言不合就杀人全家的文字狱相比...

大家好,小宜来为大家讲解下。爵信,爵信家具有限公司)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跟后来一言不合就杀人全家的文字狱相比,满清其实一开始很会做舆论宣传,喜欢站在道德的高地上大小便,明明是入侵大明,非要说是给崇祯帝报仇,软骨头的明代士大夫非常爱这个。

在多尔衮给史可法的信中,这个顺治帝的干爹这么说清军入关,“国家之抚定燕都,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朝也。贼毁明朝之庙主,辱及先人。我国家不惮征缮之劳,悉索敝赋,代为雪耻。孝子仁人,当如何感恩图报!”好家伙,占了大明的地,还要大明对大清感恩戴德。

而反观大明的官僚,几乎是个顶个的废物或者专业拉后腿的,据说当时的明朝官僚如此批判农民起义军,“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往来楚蜀肆猖狂,弄兵潢池无状。

云屯雨骤师集,蛇豕奔突奚藏?许尔军民绑来降,爵赏酬功上上”。这个大明啊,亡得不冤枉。

参考文献:《南明史》

我是蓝白旗帜,如果喜欢我的读书笔记,欢迎关注我!

南明史

上古尧舜之时,不贵爵赏而民劝善,不重刑罚而民不犯,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末世贵爵厚赏而民不劝,深刑重罚而奸不止,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

#爵士大胜湖人# 詹姆斯写给浓眉的一封信。

吾弟敬启:

见信如晤。自吾弟腿疾复发,十天有余,兄甚念之。几近知命,尝闻此时为体弱渐衰之际,吾自感力不从心,近悉数败于网、火、奇、爵,已连四败矣,每念之,思弟愈甚。

尝忆去年此时,吾两意气风发,勇夺三军,乃戒指在手,指点江山。而今敌寇日胜,大有颠覆我朝之嫌,更有网队,组杜、哈、欧三将,吾每思之,辗转不寐!

今春意渐浓,吾盼胜愈烈,千万言,唯四字可明吾意:

吾弟!速归!

兄:阿詹

2020.02.25

圣人孟子,妙语连珠——读《孟子》

一.孟子时代

关于孟子生卒时限。汉人赵岐以为其为鲁国贵族孟孙氏后代,《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认为“受业子思门人”,赵岐以为是子思学生。方勇译注《孟子》认为晚于孔子百年左右。,就是说出生时间晚百年左右,这可能有问题。因为这样,就不是子思学生,而是子思儿子孙子辈的学生。这一问题在《孟子》最后一段已经交待:“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应该是孔子诞辰以来,百余年。

孟轲,引申孔子以恕为核心的儒学,而以仁为道德修行的中心。他憎爱分明,长于辩论,注重礼节,说教引喻往往是妙语连珠。许多我们熟悉的格言嘉语出自《孟子》例如,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认为舍生取义更有意义。

二.孟子妙语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劳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这里的书,就是《尚书》。

学生们就伊尹流放太甲,最终又让他为君王的故事,问孟子看法,孟子说:“有伊尹之志,则可;无伊尹之志则篡”《尽心上》。这里他肯定伊尹的公心与仁。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尽心上》)摩顶,磨破脑袋,走破脚后跟。这里挖苦讽刺杨子赞赏墨子。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孟子《尽心上》)

君子之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同上)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同上《尽心上》)孟子特别重视教育宣化的作用。

“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尽心上》。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也。”(同上)

“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人修天爵而人爵从之”。“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告子上》孟子用爵位来比拟人格是天下第一人。他重视人格的培养。现在许多人为谋官逐利,哪里还讲人格?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告子上》。告诫学生要专心致志。不能一曝十寒。

“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同上。

孟子举例郁郁葱葱的牛山草木丰美,但经不起砍刀斧头的日日凌虐,看到秃山以为原来就是寸草不生。这就好比仁心人人有之,亦即人人可以为尧舜。只是被时事事态所遮蔽、覆压。教导人们不忘初心。

“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同上)。理义,道理,仁与义。刍食草动物,豢食肉动物,狗、猪等。

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孟子•梁惠王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孟子•滕文公上)

“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相率而为伪者也,恶能治国家?”(同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同上)

“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圆);师旷之聪 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离娄上》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同上)

“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同上)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公孙丑上》

“'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孟子•梁惠王上)

“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不至仁,而何其血之流杵。”《尽心下》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尽心下)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

“言无实不祥,不祥之实,蔽贤者当之。”“声闻过情,君子耻之”——《离娄下》(前一实,指实在确实 ;后一实 指结果、影响;情,实情。)

“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 权也。”——《离娄下》

“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滕文公上》

“我善养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公孙丑上》

“春秋无义战。”《尽心下》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得乎诸侯为大夫。”—同上。

@

从1866年到1874年,李鸿章对左宗棠四次陷害。即竹枝词案、协饷与兵变问题、陕西巡抚之争、海防塞防之争。在诸多研究左李二人关系的文章图书中,海防塞防之争研究最多,竹枝词和巡抚之争谈及得最少。在《李鸿章思维,中国崛起的一道坎》中,我对前三次陷害进行了介绍。海防塞防之争,我在2015年到2022年的文章中已经进行不少介绍。

那么,这四次陷害基本上都是李鸿章发动攻击,意图陷害左宗棠。

竹枝词(其实就是一种七言诗)案。左宗棠被调往陕甘任总督,前脚刚到湖北招兵,后脚李鸿章的好朋友吴棠就来到福州,对包括沈葆桢在内的左宗棠留下的福州船政局官员进行打击。在此期间发生“以艺术表现的方式,行打压之举”的竹枝词案。最终搞得在湖北的左宗棠发生慨叹:我的一腔热血不知洒在何处。最终,上奏清廷要求调走闽浙总督吴棠。

那么,有人说李鸿章是洋务派、吴棠是保守派,两个人怎么会合作呢?说这样话的人就好像活在空气里一样。洋务派、保守派都是后人定的,他们都叫官员。既然是官员对待一个问题有不同看法发生嘴上争吵,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吗?只要不像李鸿章对左宗棠那样,当面爵帅爵帅,背后给大哥李翰章等人联络如何陷害要好。就连亲兄弟都骂架呢,但面对共同敌人的时候,亲兄弟一起对敌是大多数。这是常态、人之常情。

通过书信(这些书信都来自于《李鸿章全集》《左宗棠全集》,写作时间我都给了,觉得不服气的李鸿章粉可以自己去找找,看看我诬陷没诬陷李鸿章)等证据我们找不到李鸿章、吴棠的合作证据,正如你拿要求白纸黑字体现李鸿章写贪腐字据一样。正如你不可能保存所有你写过的信一样。

事实是,1866年11月“竹枝词案爆发”,1867年11月在左宗棠强烈要求下,清廷改派吴棠为四川总督。总体上,这场陷害以左宗棠胜利结束。如果李鸿章和吴棠之间关系很一般,他们在1860年前的诗歌唱和,因为时过境迁已经变化了的话。那么,1869年发生的事儿,可以看出:二人的联系应该不少,只不过因为各种原因没有留下来而已。

1869年7月,李鸿章在和大哥李翰章商量如何继续陷害(协饷与军变问题)左宗棠的时候说了两件与本文有关的事儿。

第一:告知大哥李翰章自己的任务:朝廷让我去调查吴棠。

吴棠被云贵总督刘岳昭告发贪污,但吴棠肯定是被冤枉的,他占点儿小便宜的情况可能会有,但贪腐绝对不会。

第二个咱们下个微头条再详细说,也就是李鸿章在私下联络各省督抚延误给左宗棠运送协饷问题。

湖北千年古墓,出土一封墓主给阎王爷的求情信,专家看完忍俊不禁

湖北又被称为荆楚大地,在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的领地。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和历史变迁,形成了一座极具人文历史色彩的古都。当然,它虽然无法与陕西、南京等多朝古都相媲美,可是也拥有十分独特的历史神韵。每当提到颇具历史渊源的地区,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会不会有古墓?

因为古墓作为一种极具神秘色彩的历史遗物,不仅可以呈现出当时的社会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习俗。同时,很多有一定规模的古墓中,还会有大量价值连城的文物,对于研究古代历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湖北发现千年古墓,出土墓主写给阎王爷的求情信,内容让人大开眼界,专家看完忍俊不禁。

第一、湖北出土西汉贵族墓

湖北省荆州古城北面,曾是古代东周时期楚国郢都故址。战国时期秦国战神白起攻入郢都,至此结束了延续长达几百年的楚国历史。至此之后这里变成了一片废墟,后来此地成为了贵族墓地,尤以秦汉时期的贵族墓居多。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这里便被当地保护了起来,一直到1973年才开始陆续发掘。1975年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等单位,在发掘168号西汉古墓时,竟然惊奇地发现这座始建于,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的古墓中,有一具五脏俱全、皮肤尚有弹性的古尸。

这座汉代贵族墓中除了有一句保存完好的古尸之外,还出土了竹牍、笔墨、天平衡杆,以及铜器、陶器、丝麻织物、木俑等,多达500多件珍贵文物。专家在查阅、考证这些文物时,于出土的竹牍中发现了墓主人的身份。

第二、西汉贵族墓主人“遂”

竹牍中清晰地记载了墓主人名“遂”,他在西汉位列“五大夫”之位。在秦、汉时期而灌顶了二十等爵,而“五大夫”则是其中的第九级爵位。它高于第五、六、七级的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号为“大夫之尊”。

可见“遂”的爵位不高也不低,应该属于西汉官爵等级中的中等贵族。所以考古专家们发现了这个记载之后,都表现出了十分兴奋的状态。因为按照以往的考古经验来推断,西汉贵族墓中的陪葬品一定非常宝贵,而且数量方面也会达到一定水平。

除此之外竹牍中还有其他相关记载,也引起了考古专家们的注意。经过清理之后竹牍上的字迹终于清晰可见。可是当专家们看到这些文字之后,竟然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原来竹牍上记载的是一封“告地书”,而且上面的内容着实令人很开怀。

第三、“遂”的“告地书”

“告地书”是古代丧葬习俗中,为死者办理迁徙地下的“迁徙文书”。说白了就是活人都在地面上生活,而死了之后要想入土为安,就必须写一封介绍墓主人基本情况的书信,类似于死者到“阎王”管辖处报道的 “介绍信”。

墓主人“遂”的“告地书”内容很有趣,开篇写道:“十三年五月庚辰,江陵丞敢告地下丞”,可翻译成本人已死特地向阎王爷请安,借风水宝地一用以葬吾身。后面紧接着写道本人带了很多财产和奴婢,希望您老可以赏我几分薄面,让我做个一官半职。

看来这位西汉时期的“五大夫”,生前还没有过完官瘾,就算是死后也希望能向阎王求官。“告地书”最后一句话:“可令吏以从事,敢告主。”仿佛让人感受到了“遂”的乐观,因为生前他就是有爵位的官吏,所以死后依然想继续做官,好像对死亡有些许期待。

考古专家后来解释说,秦汉时期向阎王求官,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丧葬习俗,但类似于“遂”这种目张胆贿赂求官的“告地书”,不仅十分罕见而且还很滑稽。正所谓:“临死去只落得孑然一身,赴阴司始问子孙安在;到头来徒留千古骂名,来地府方知万事皆休”。

这不仅体现出了古人“事生如事死”的丧葬风俗,而且也体现出了对荣华富贵的恋恋不舍。其实, 墓主人“遂”给阎王爷写的这封信笺,在当时社会中十分流行,只不过别人很少如此“厚颜无耻”的要官做罢了。

结 语

古代丧葬文化和习俗,早已经被锁在了历史的保险箱中。时至今日人们虽然依然认为人死为大,可是却将丧葬习俗简化成了火葬。而这座出土于湖北的千年古墓中,墓主人给阎王爷写的信笺虽然很搞笑,但是却证实了古人对丧葬的重视程度。

国家的强大靠的不是武器,严刑峻法,而是得民心,敬民,爱民,惠民,以德化民,然后开明,开放,放开思想,尊重个体的独立性,让各路明心的文化跟着无阻自由地蓬勃灿烂发展起来。敬畏祖先的文化,发新经典的文化,让社会有一个百花开放,百家争鸣,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这才是一个国家长久繁荣的稳定剂。

以逐利益,逐虚名,逐妄欲为主要目标的企业,组织迟早要被历史淘汰掉。

只就当下的情况来说,能预测得到的稍微活得长一点的组织,企业也是那种在大时代中懂得舍末归本的企业,以前它们注重管理,营销,利用,控制这些末节,现在有远见一点的渐渐开始懂得了:自身产出的东西有同行无法取代的内在核心品质,自身立起了能拥抱变化,关怀人性的优良制度和文化,——这才是真正能延续自身寿命的良药。

做人,同样是这个道理。

很多人一开始生命过得糊涂,没有方向,是源于他根本就活在一个谋虚逐妄中,在那里面,他从不是因自己真实的内心而活,他要么因外人而活,要么因外在利益和虚荣而活,要么因各种嗜欲而活......总之,就是无法全己本真而活。一个称得上伟大的人,称得上有大德(汉子里面,“德”字最早的写法是上面一个“直”,下面一个“心”,即依真心而活,活得本心澄明)之人,到最后活通透了,无不都是鄙视社交,无惧别人眼光的人,到此时,他已经彻底懂得了,到底什么才是生命的真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率性之谓道,全己之谓本,独立之谓根。自新者大,自胜者强,自化者神,——这些才是生命的真谛。

......

《孟子·告子章句·上》中,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所谓天爵,即是人生来自带的初真,天善,至信,纯诚,所谓人爵,即是天爵澄明后,顺带而来的那些外在的末节东西,诸如名或利。无论是一个国家,组织,还是个人,要想达到真正的长生久视,唯一的途径即是时刻不能忘记夯实自身形而上的根本,砥砺正其心,修其身,固元,强元,否则的话,终究都是烟花泡影,瞎折腾一场。

宁国公主朱英娆的驸马梅殷长得一表人才,极有气度,精通经史,当时的人尊他是“儒宗”,朱元璋这个老丈人,对此女婿是愈看愈有趣。

朱元璋晚年,因为太子早逝,太孙朱允炆又过于软弱,让他放心不下,经常大发脾气。可是,每次见到梅殷夫妇这对璧人,朱元璋就心情宽慰不少。

有一天晚上,翁婿饭后聊天,自用兵谋略谈到古今得失,真是非常畅快,朱元璋忽地长叹一口气道:“我最近体力不继,再撑也撑不了多久了,诸王一个比一个难驯,偏偏允炆又是如此软弱。我走了以后,你可要好好帮助他,看好我的朱家天下!”说着,用手握着梅殷的手。

梅殷用力地点点头:“我会的,我一定会的。”

后来,朱元璋去世,朱允炆命梅殷担任总兵管,镇守淮安。梅殷书读得好,带兵也有一套,号令严明,部下对他十分敬服。

后来,燕王朱棣发动靖难,想借道淮安,以进香为名,拜托梅殷准许军队过境。一向温文儒雅的梅殷,脸一板予以拒绝:“进香一事,先皇早有禁令,不遵者为不孝。”不许就是不许。

朱棣知道了,勃然大怒,写了一封信给梅殷,霸气地告诉梅殷:“我今日起兵,清除君侧,天命有归,不是你或任何人可以阻止的。”言下之意,劝梅殷别那么倔强,不如早日投降。

梅殷的答复更是倔强激烈,他居然把使者的耳朵、鼻子全给割了,气咻咻地对使者说:“我留下你一张嘴巴,让你对燕王殿下讲君臣大义。”

总而言之,梅殷是死硬派,谨守对朱元璋的诺言,全力护卫皇帝,燕王朱棣对此也无可奈何。等到燕王攻入南京,即皇帝位,梅殷仍坚守淮安。

朱棣怒火了,有一天,他把妹妹宁国公主叫来,对她说:“你写一封信。叫驸马赶快回来。”

宁国公主不肯依,摇摇头,不答应。

朱棣拍着桌子大吼:“我是皇帝,又是你哥哥,兄长如父亲,你敢不听吗?”

宁国公主悠悠道:“未嫁从父,既嫁从夫。”

“哼,梅殷也得听我的。”朱棣怒声道,“快写!”

宁国公主迫不得已,只好当着朱棣的面写了一封给梅殷的信,写完了,赌气般地拿给朱棣看。

朱棣一看,顺手就把信揉成一团,扔在地上,大声地说:“这个不行,你要用血书才行。”

宁国公主大惊失色,这个哥哥如此狠,低下头,咬破手指,噙着眼泪,给驸马写了一封望君早归的信。

梅殷与公主伉俪情深,人人称羡,他一向体贴妻子;忽地接到一封血书,简直张皇失措,眼前全是公主咬破雪白手指的画面,一时之间,方寸大乱,匆匆之间,结束了淮安的军防。

梅殷回到南京,朱棣见计得逞,笑嘻嘻趋前相迎:“驸马爷辛苦了。”

“不过劳而无功。”梅殷淡淡地回了一句,而且话中有话。

朱棣讪讪地离开,心中颇不是滋味。

永乐二年,都御史陈瑛告了梅殷一状,说:“驸马私养许多亡命之徒,并且与女秀才刘氏窜谋图谋不轨。”

朱棣回答:“这件事,朕自有处置。”

于是,他下令减少了梅殷仪仗队的人数,裁减了卫队,甚且命令锦衣卫把梅殷家人送到辽东。

宁国公主自从写了血书,把驸马找回来,夫妻相见,恍若隔世,她一天到晚担心梅殷出事,早晚总要叮咛再三,梅殷也挂念公主,每日外出,无不再三道珍重。

这一回,梅殷家人被送往辽东,公主心知不祥,半夜醒来都会握着梅殷的手,惟恐梅殷不见了。

每一回梅殷上朝,公主就痴痴等在门口,远远见到梅殷的身影,她心中的石头才放下,惊喜地迎上前去。第二天,又开始穷紧张。

永乐三年(1405年)十月里,宁国公主又照例在盼驸马回朝。她望眼欲穿,等了又等,盼了又盼,还是不见踪影。公主手心开始出汗,背脊开始发凉,额头一点一滴在冒汗,她在心中喊:“不可以,千万不可以!”

这时,一名使者骑着快马赶来飞报:“不好了,驸马爷经过笪桥时,突然跳水自杀了。”

宁国公主听完大声说:“胡说,驸马爷才不会自杀。”梅殷与她相约白首偕老,岂会好端端地自杀?

宁国公主脸色惨白,飞快地跑到宫中,扯着哥哥朱棣道:“人是你杀的对不对,你还我的驸马来,我跟你没完!”

朱棣假惺惺地安慰公主,并且再三表示:“一定调查个水落石出”。

最后朱棣调查的结果是“梅殷自尽,抢救不及”二原以为神不知鬼不觉消除心中一大患。

岂料,现场目击者都督许成上了一个报告,原来当时是梅殷过桥,锦衣卫赵曦、前军都督佥事谭深也一起上桥,两人合力一挤,硬是把驸马爷挤入水中,活活淹死。

朱棣心中直怨许成多事,却不得不审讯谭深、赵曦二人,这两人原是奉朱棣之命办事,却落了个祭拜梅殷的下场。

最后,朱棣皮里阳秋写了封信给宁国公主:“驸马梅殷虽有过失,做哥哥的我因为至亲的关系,放他一马,不予闻问:梅殷溺死一事,我也觉得很奇怪,最近都督许成向我报告了经过,朕已赐给爵赏,谋害者受到重惩,特报妹知。”

宁国公主手捧着信,眼泪一滴滴往下流……

#看《山河月明》学了哪些历史知识##以书之名#

本文爵信,爵信家具有限公司)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