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新闻:小学语文教学札记 《蟋蟀的住宅》备课随想
来源:
2021-07-28 20:18:48
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教学参考《蟋蟀的住宅》备课随想福州教育学院二附小 何 捷
友人要上此课,临近开课还不能定案。她发出“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中午,我应约伏案备课。
此课教过数次,均以失败告终。课文被肢解得七零八散,儿童学习后既没有对蟋蟀的住宅产生好感,也没有对法布尔产生兴趣,只是记忆背诵了一些干燥无味的“住宅特点”,仅仅是能回答“为什么这住宅是伟大的工程?”这类问题,而且答案还都保持高度一致。说道常人认为的本课最有价值的写作手法──拟人,其实这是不需要教的。拿到课文,看到题目,儿童嘴里就能蹦出来这两个字眼。可是我们往往煞有介事地深入分析,精细品味……
课文堪称佳品,是我们没有切中要害。感觉它就像是一座神秘的花园,而想要进去的我却没有发现钥匙。
阅读龙协涛先生所著的《文学阅读学》,钦佩与他将文学文本的解读感悟称之为超越语言表面,直奔语言内核的“妙赏”。此言本身就是妙语。“妙”这个字最早出现在老子的《道德经》中。老子所说的“道”即是无,无形,无象,无色,无味,但无中保罗万象,无奇不有。文本内涵丰富,字虽不能言却是一种无言的感召,就是一种存在的“道”,解读文本就是悟出文中之道。怎么悟?“故常无,欲以观其妙”要在文字品读中感悟“玄之又玄”,找到“众妙之门”,发现文本的气韵,境界,意味,内化顿悟,了然于心,赏文字背后的无尽风光。龙先生的言论给我启发,妙赏就是“迷人向文字中求,悟人向心而觉”。可见,备课首先要静心,沉心,虚心,要和心灵中的那个作者,作品对话。
首先要确认的是,《蟋蟀的住宅》是文学文本么?不少人说他是科学的说明文,也有人说不清,就说是“记叙文”,也有认为类似童话的……但是,它就是文学文本,《昆虫记》有着无法替代的文学魅力。有人说,法布尔的《昆虫记》是一般文学家无法企及的,因为它有着严谨的科学依据。法布尔的《昆虫记》又是一般科学家无法企及的,因为它有着让文学家也拍案叫绝的形象和生动。文本定位后,“发现本心,寻求妙赏”就成了我的备课思路的定向。
阅读《蟋蟀的住宅》,扑面而来的感觉是疑问:法布尔怎么做到的呢?查阅网络上的图片,几乎都是蟋蟀匍匐在洞穴口的样子,没有发现任何一张深入洞穴中的图片。要知道现如今的微摄像微摄影技术已经能做到深入洞穴中拍摄,可是没有人做到,没有人愿意做,也可能是没有人想去做。法布尔做到了,写下来了。他如何做到的呢?顺着我心灵的追问,我先读法布尔。在这里,我不想把网络上的文字照抄给您看,读一读这位科学家的成长经历你就能感受到什么叫伟大:伟大的情怀,伟大的志向,伟大的人格,伟大的成就,伟大的作品。“妙”字在这个阶段就跃出来了。妙在何处呢?伟大的人居然做着一件没有人愿意做,甚至受到大家鄙夷的事──爱昆虫。两个巨大反差的事物牵扯在一起,能起到非同一般的审美效应。法布尔花了自己的积蓄购买一块荒地,就为了在这里能自由自在地观察昆虫,能与他挚爱的生灵相伴。我非常理解这样的快意人生,一个对所热爱的对象有着超越生命的执着时,他的行为是怪诞的,但他的内心是富足的。我能想象到法布尔在这块荒地上沉迷,忘我,自由的生命状态。而此时在我的心中,“生命”“热爱”“自由”这些伟大的字眼就一起构成法布尔的人格特征。作品背后的他,渐渐明晰起来。我坚信,人品必将影响作品。《蟋蟀的住宅》正是在这数十年的荒园观察中写下的,因此我料定其中必定有着让人痴迷的生命密码。
带着虔诚的朝圣之心,我阅读《蟋蟀的住宅》后有一种很异样的感受。往日里一向以一种玩赏的心态读此文,而如今,当我得知法布尔生平的履历,得知他为写作而付出的生命耗损,得知他如玛丽居里一样对名利的淡薄,在荣誉面前的幽默从容,我带着从未有过的庄严之心拜读此文,感受到其中之“妙”了──这不仅是蟋蟀的住宅,法布尔是蟋蟀住宅的半个主人啊!屋里屋外,犄角旮旯,结构建造,谙熟于心。如果蟋蟀不肯将其视为朋友,未曾邀约做客家中,他怎么如此熟悉。至少说,他也是代理蟋蟀住宅的金牌房产中介。
你来看──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你再看──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你不能错过──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句句都是经典,连我都想亲自去看看。这哪里是在介绍一只不起眼的昆虫,介绍别人的家呢?这分明是带着朋友(读者)在参观自己的家嘛。而法布尔,一定经历了这个家的选料,建造,内部装修等整个过程,也在全过程中和主人攀谈,交往,成为知己。他对蟋蟀建造洞穴是了然于胸的,因此才能让这住宅活生生地跃然纸上。
我不禁想到人类世界。新家装修后带着朋友来参观,先引入门后,任由友人环游一圈,自由看看整个居所。之后是整体装修风格的介绍:您看看我这家是欧式的,我这里是中式的,我这是田园风格,我这是西部风情……随即,带着友人有序参观各个厅堂处所,厨房厕所等均无一遗漏。逢着有特色的房间,一定多停留片刻:您看看这里的设计,那叫一个用心;您看看那里的安排,那叫一个人性化。某个细节也正是全家的亮点,定要重点引导友人驻足观瞧。最后问一句:怎么样,觉得如何?
“妙”在法布尔就是这么做,这么写的。先总说蟋蟀不肯随遇而安,慎重选择住宅;随后从“门”到“平台”再到“屋内”逐一介绍。读者不禁会问:这么伟大的工程是怎么建造的呢?法布尔似乎知道大家共同的兴趣点,不等你问就自己作答。他介绍了建造所需的时间,建造的工具,建造的过程。哇,言意已尽,剩下的就只有参观者(读者)自发的赞叹了。全文之“妙”就体现在于这份自然而全情的投入上。
似乎到此就解读完毕了。可是我的心里又出现一个巨大疑问:法布尔,你是怎么知道这么多有趣的事呢?例如“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你真亲眼所见?又如“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你怎么就这么肯定?“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难不成你也欣赏过这天籁……我心中留存太多的疑问。好文章,总是留给人无限遐想和不尽的思考。好文章,又总是在细细品读之后留给大家妙赏的契机。几乎在思考的同时,一处看似不起眼的文字跳将进来“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从“儿童时代”到了“现在”,法布尔几乎走完了人生的历程,期间经历了多少的变化,不变的是独特的兴趣。这兴趣就是支撑他观察,写作,生活的不灭信念。
掩卷沉思:一个充满童真的人浮现了,他忘情地伏地观察着眼前的草虫,屏息凝视,和大地融为一体。蝴蝶以为他是一截树桩,停落下来休憩;蚂蚁以为他是巨大的食物,呼朋引伴地前来搬运;轻风为被,黄土为床,他的世界中只有钟爱的草虫。瞧,一只蟋蟀正在往洞穴外推土呢。这一切,凝固在大自然中,凝固在人类的历史里,凝固在我的脑海中。草虫就是他的生命,爱草虫,爱自然,爱这自然中的万物,爱自己无以替代的生命。我终于懂了,法布尔,正如他所说的──我悉心观察的是生命。他书写的就是一首生命的赞歌!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