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浅谈教学语言的美

广西隆安县雁江镇龙庄小学 乃光业
[摘要] 新课程改革可谓牵一发动全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其实这就是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教学语言要精益求精。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语言素养精益求精教育性直观性启发性
教学过程是一个“传道”与“授业”同步进行的教书育人的过程,教师讲授是通过语言这一媒体进行的,主就决定了教学语言势必带有教育针对性。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他们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而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为此,教学语言要精益求精,不能越俎代庖。有素质的教学语言不仅能够使文本的深度得到挖掘,而且能展现语文教学应具有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
讲授的艺术是语言的艺术,讲授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教师语言素质制约着学生脑力劳动的频率。教师讲授语言的清晰生动,语言的逻辑性、启发性、趣味性等,像指挥捧一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位语言大师,他能够表达出丰富而深刻的内容,用广阔的思维自由度去启迪学生的多种思路,开发学生的智力,用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打动学生的心灵。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思想的根据是语言,脱离了语言就无从思想。”因此,本就教师教学语言的素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谈些简浅的看法,希望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教学语言素养之一——教育性
1、它体现在组织教学的语言里
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就具有惊人的教育力量,课堂口语的教育性渗透于组织教学的语言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总是精心设计组织教学语言,细致地考虑如何运用语言才能使学生安下来,说什么才能使学生专心听课,如何组织教学才能使课堂井然有序,怎样才能牵动学生的心——这一切决定了组织教学是带有教育性的。这种教育性的取得与教师个人素养关系密切,常常流露于教师看似不经意的细小言谈之中。例如,一位教师请学生读课文,他是这样讲的:“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把这部分朗读一遍。好,请某某同学来读。”待学生读完之后,老师说:“读得很流利,看来你在课下做了认真的练习,请坐下。”看似很普通的几句话,好像缺乏精彩,但却包含了教师对学生的尊重、鼓励与爱护。这对于密切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信、自爱的意识,以及进行文明礼貌的语言教育,都会起到切实的积极作用。
2、它体现在组织教学过程中
一节生动的语文课,无时无刻不存在语言的教育性,例如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读懂了《鸟的天堂》一文之后,因势利导,说了这样一番话:“同学们,鸟儿是人类的好朋友,可是许多人却肆意抹杀鸟类,危害它们的生存环境,使它们濒临灭绝,假如有一天,我们再也听不到鸟儿婉转的啼鸣,看不到鸟儿振翅的身影,那么,这个只有‘花香’没有‘鸟语’的世界是多么冷清,多么乏味啊!所以,让我们也保护鸟类,爱护这些可爱的生灵吧!愿祖国的山山岭岭,江河湖海出现更多的‘鸟的天堂’!”我们大人听了这番话都会感到震撼,何况孩子呢?相信这些话也会像一粒种子,将爱护鸟类的思想播进孩子们幼小的心田,更相信这样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教育作用的!
二、教学语言素养之二——直观性
所谓教学的直观性,是指语言生动形象,既幽诙谐,又浅显易懂,深入浅出,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达到化抽象为具体,融意会于言传的效果。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课文内容生动形象的讲述,对课文声情并茂的朗读,对课文人物语言神态惟妙惟肖的模仿,对课文展示的典型环境栩栩如生的描述,对课文立意的深入浅出、丝丝入扣的剖析,会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而震撼学生心灵。
1、它体现在教学的语境描述中。
教学语言的直观性体现在各年级的教学中。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思维能力、语言文字再现能力都有不强,智力水平有限,因此,直观性的教学语言更形象、亲切、轻松、活泼、更有吸引力,可以让学生身心愉悦地投入于学习中,使之乐于学!
如一位教师在上《称象》这一课时,说了这样的引语:“大象,是一种庞大的动物。我们在动物园或者电视里都曾看见过,它那么大,想称一称它究竟有多重,这可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摇头,表示为难),可是(惊喜),在古代就有这么一个非常聪明的小孩,他只有六岁,比你们还小呢!他就想出了一个称象的好办法。他是谁呢?他为什么要称象呢?怎样称的?结果怎样?”
这样直观的教学语言和表情把其中的主要内容介绍出来以后,连设了几个简单却体现主要问题,生动形象的语言加上得体的动作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是“比你们还小呢!”这句话,会使学生更不服气,想要探个究竟才善罢甘休。那么,不正中了我们实现教学目的的下怀了吗?相信,经常运用直观的教学语言和动作于教学中,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自然而然就会稳步提高了!
2、它体现在识字教学中。
其实,教学语言的直观性,在识字环节上也有很大的作用,比如一年级教材,有个识字部分:“田力男,小土尘,小大尖……”就很直观,而高年级在写作时,经常把“尊敬”的“尊”与“遵守”的“遵”混为一谈,甚至还“买”“卖”不分。那么,我就教学生:“遵守”的“遵”是与“纪律”搭配,纪律是大家制定出来的条款,它严格规定我们在哪些地方应该怎么做,不允许违反,所以有个“走之底”包围起来,表示有约束,是依照,按照的意思。而“尊敬”的“尊”是指敬重地位或辈分高的意思。是一种自觉的道德性的文明礼貌,所以,没有“走之底”困住。而关于“买卖”,我则结合平时生活经验进行直观引导,如,“十”字头表示多,少“十”则“买”,多“十”则卖。再如“自大一点就要‘臭’了,‘臭’字口边就是‘嗅’(闻)了。”这样,学生则不难理解,以后也不易再出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