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端正学生观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确实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改革、实验、研究、探索活动在小学语文教学园地里开始活跃起来,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从大面积来说,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也出现一些不正常现象。主要表现在:1.作业量大,学生学习时间过长,睡眠不足,影响身体正常发育。2.学习方式、方法陈旧,重复抄写,死记硬背,尤其是低年级80%的作业时间都用来抄写生字词。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更害怕作文。3.课内学习时间过长(包括上课、作业),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量小,学生生活单调,个性、特长得不到发展等等。当然,这种现象不只是语文教学造成的,原因比较复杂,有社会问题、家庭问题。有些问题是学校和教师不能解决的,但由于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指导思想不够端正,也造成了一些问题。例如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不够明确,落实不够全面;对教学对象──学生的身心特点、智能水平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作用认识得还很不够等。本文侧重就后一问题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教学如果不研究学生,就会失去教学的意义。只有教和学双边活动才能构成教学过程,教师教的目的就是为了学生的学。过去教师把主要力量放在如何钻研教材、讲解教材方面,当然,吃透教材是非常必要的,而对学生的学习相对研究不够。从世界范围来看,教学论的研究总的趋势是由教转向学,以研究学生的学作为教师教的基础。重视学生学习是现代教学论的特点之一。其实,也是我国教学的传统经验,我国自古就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也朝这个方向努力,提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视研究自学方法,这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个转变不是那么轻而易举,也决不是单纯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是教学理论、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首先决定于如何认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决定于对学生的基本观点。



如何看待学生是教学成败的根本问题之一,也是确定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根本出发点。由于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作用的看法不同,在历史上形成了不同的教学派别。一种是把学生置于教学过程被动地位的传统派;一种是使学生居于教学中心地位的儿童中心派。前者忽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后者又过分强调学生的作用,二者都失之偏颇。第三种看法,也是我们的主张: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处于主体地位。也就是说,教学过程要以学生学习为主,要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要起主导作用。从教学实践看,凡是教学上取得成功经验的优秀教师,都是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善于启发学生主动求知的。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必须落实在学生身上:要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增长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情感。总之,一切为了学生。为此,必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动求知的积极性,才能完成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



怎样使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主动求知、主动练习、主动探索呢?当然,具体方法很多,而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对学生的基本看法。要研究学生学习,首先要理解学生,要改变视学生为容器的陈旧的学生观,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学生观,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分析、认识学生。



一 要相信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



从主观和情理上讲,没有哪位老师会不把学生看做人,但事实上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没有把学生当作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来对待,而是将学生视为器物,采用“灌”和“压”的教学方法。我曾见过一个学生的练习本,上面全部抄写的是词语解释、范句(一个词写五个范句),还有全册书的分段和中心思想解答。如果这是出于学生自愿,当然没有问题,据说是该学校要求毕业班学生抄写背记的。这种做法并不是个别的。最近我还看到一个学生重抄前一天的作业。因为上一次作业他写错了一道题,老师罚抄全部。这孩子也很会想办法,他把空白纸放在原作业上,重誊一遍。要求学生改错题是必要的,但应该让学生明白错在何处,为什么要改。命学生重抄正确答案目的何在呢?这样的作业究竟起什么作用?这不就是把学生当作抄写的小机器吗?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实践活动中,不但能认识世界,而且能够改造世界。这一点对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这是使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从思想感情上要热爱学生,从认识上要相信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从心理学上要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及其特点。有的教师对学生人格不够尊重,学生学习不好,不是斥责,就是讽刺。这样的教师是少数,多数教师出于负责态度,不肯放手让学生学习,篇篇课文都讲深讲透,不太相信学生有主动求知的潜力,不懂得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启发诱导。儿童具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儿童喜欢童话,善于活动……理解儿童也就是热爱儿童,理解了儿童的心,才能使之学习得既紧张,又活泼、愉快!



其次,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思想认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去实现。为什么有的教师辛辛苦苦讲课,而学生的语文水平还是提不高呢?恐怕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太少了。我们既要相信学生,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使之有较多的听说读写实践机会。



目前,学生听的能力低,说的能力差,朗读能力不高。因为升学从来不考听的能力、说的能力和朗读能力,所以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就少得多。这关系到全面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问题。听、说和读、写是相辅相成的,听说读写应进行综合训练。有的同志可能提出,学生的读、写训练并不少,否则,作业量怎么会大呢!我们承认学生的练习是不少,但要看练习的是什么内容,如果练习内容总是和升学考试对口,而对阅读的理解、品评、欣赏训练不够,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就不会提高。如果学生生活贫乏,出了家门进校门,在校上课,回家作业,学生阅读量再少,吸收不到典范的语言,又怎能使学生写出反映自己生活情趣的文章呢?背《优秀作文选》,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吗!所以要组织学生听说读写实践,必须全面有效地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