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

分享一篇关于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思维是灵魂的自我谈话

——尝试“软性”思考模式 构筑有效语文课堂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小捷滘小学 卢沛成



  [摘要]



  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时,常用的“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一类思考模式称为“硬性”思考,往往具有静止的、直接的、肯定的、唯一的特点,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但我认为,身为师者,应同时教给他们创造性思考方式。这种思考具有发散性、动态性、灵活性,也称“软性”思考。经过教学实践,我越来越觉得这种思考模式,合理地运用到阅读教学课堂,能起到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软性”思考 阅读 教学



  新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的教学建议部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是学生加深对文本理解、体验的关键环节。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尝试“软式”思考,进行“读思”结合,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然后发表对文本比较深入的看法,可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另外,阅读教学中“思考”的程度也不要过分、过细。我们看到有些公开课中,老师一味强调“精思”,就一个细节反复研磨,甚至不惜东拉西扯地去发挥“微言大义”,这样的“思悟”,反而有可能把好端端的作品肢解得支离破碎。阅读教学,对小学生来说,应重在阅读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对教师来说,应重在教给学生创造性思考方式。那么怎样将“软性”思考这种模式运用到我们的阅读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阅读教学实效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尝试将“喻思”“推思”“变思”“反思”“异思”“疑思”合理、恰当的运用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之中,不但能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而且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教学效果。



  一、喻思——使难点迎刃而解



  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遇到费解处,思不明又查不到,怎么办?不妨向自己提出“……好比……”问题,去寻找与之类相类似的事物,以它打比方,做解释。这种喻思属于类比思维,是一种迂回性的思考。古今中外许多科学家都是靠喻思获得创意,取得发明硕果。以喻思理解难点,也会触类旁通,化生疏为熟悉。



  如在《养花》一课中,学生不明白既然“有忧”“有泪”,为什么会对养花产生乐趣呢?此时,若让学生自己思考:“这种苦中有乐好比自己生活中的什么事?”就会激发他们搜寻身边熟识的类似的情况,就不难想到:做游戏、参加竞赛,输了可能要伤心,但不会因此而放弃玩和比赛,反而对它更有兴致。再如学生在学习《金色的脚印》时,在学生体会到课文的思想内容后,理解课题是教学难点。怎样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深刻的含义呢?于是,我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一篇课文《金色的鱼钩》,让学生认识到这一课用“金色的鱼钩”做课题,意义深刻。“‘鱼钩’记录着老班长的英雄历程,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有独特的含义。”于是我顺水推舟,将《金色的鱼钩》的最后一句话与《金色的脚印》一起拿到课堂上:“‘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好比‘迎着耀眼的朝阳,狐狸们的脚印闪着金色的光芒’这句话;‘金色的鱼钩’记录着老班长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昭示着老班长关心同志、舍己为人、忠于革命的精神永垂不朽好比‘金色的脚印’体现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友善,也包含着人类对其他生命的珍重与爱护。”教师这样的触类旁通,这样的化生疏为熟悉,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思考,难点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