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教学案例研究 勿以多少论英雄
来源:
2021-05-29 17:35:05
导读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
当下教育都是每个家庭中非常重要一个环节,因为很多家庭为了让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煞会苦心,但是不一定会获得效果这才是真正愁的地方,孩子出门的言行举止就能看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是什么样,有句古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课外教育也很重要,那么现在小编就为小伙伴们收集到了一些课外知识,希望大家看了有所帮助。
本期“问题研讨”提供的案例是: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后,让学生思考把火柴盒放在桌面上所占面积最大是多少,最小是多少。学生动手测量火柴盒的长、宽、高,在汇报火柴盒的长时,有的学生说是5.7厘米,有的说是5.8厘米,争执不下。通过学生举手,教师发现多数学生测得的结果是5.8厘米,于是便说:少数服从多数,火柴盒的长就是5.8厘米。面对这样一个有争议的结果,教师简单地通过“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来判定是非,是不合适的。这主要基于以下两点考虑。第一,“人多”的观点并不一定是正确的。真理有时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比如众所周知的哥白尼日心说,伽利略证实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还有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等等。在当时这些新的理论或观点被认为是异端邪说,遭到了猛烈抨击甚至是无情的打击。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才逐渐认识到原来这些“少数”才是真理的代表,而“多数”的观点反而成了谬论。当然,在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也不乏这样的事例存在。
比如,上述案例中多数学生认为火柴盒的长是5.8厘米,少数学生认为长是5.7厘米。5.7厘米与5.8厘米相差只有1毫米,这应该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测量误差。比如,火柴盒的大小不一定完全相同,火柴盒的长度也有可能介于5.7至5.8厘米之间,测量用的直尺制造不十分精准、直尺的摆放或者读数时的视线角度存在细微的差别等。在实际测量中,误差是无法避免的,对于相差只有1毫米的两个结果,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它们都可以看作火柴盒长的近似值。教学中,教师应该告诉学生测量过程中难免会有误差,并点明出现误差的原因,测量时要力求精确,体现数学的严谨。
第二,仅凭“少数服从多数”判定是非,容易误导学生判断,产生从众心理。教学中,学生对正误两个结果产生争议,并且多数持有正确的结果,如果只是通过举手先确定两种结果人数的多少,再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弃“少”留“多”,这实质是一种变相地灌输,也是教师隐性霸权的表现。这种以“多少”来论英雄的处理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认识,认为只要人多的答案就一定是对的,而人少的答案就一定是错的,从而使学生产生从众的心理,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容易受到他人特别是大多数人认知判断的影响,形成“跟风”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则会产生思维惰性,从而制约他们主观判断能力和求异创新能力的发展。
教学中,“少数服从多数”应该建立在尊重和理解“少数”的基础上。教师要坦诚地面对少数学生出现的错误,将其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加以利用。通过辨析、比较、讨论等一些方法,既帮助“少数”学生分析查找错误的原因,理解掌握正确的观点;同时也使“多数”学生从反例中提高防范错误的意识,或者从中获得启示,拓宽思路,寻求新的发现。这样,能使“少数”主动自愿地“服从多数”,也使得“多数”理解体谅“少数”,形成一种“少数”不馁、“多数”不骄的良好学习氛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